- @小辛:皋亭山最初的桃種是哪來的?傳說是孫悟空從王母娘娘那盜得72顆仙桃,途經皋亭時一隻螃蟹夾了他屁股,為了報復螃蟹,孫悟空拿仙桃堵了蟹穴……三千年一熟當軟木塞使啊!俺覺得杜撰這個傳說的人,真是很懂猴子的心理……
- @九尾:小小皋城村,杭州城的大門戶!古時要入杭州,水路必經上塘河,陸路必經皋亭山,而二者交匯處便是這皋城村。因此皋城村又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長河中多少名人曾至此地,秦始皇為修上塘河曾御駕親臨,馬可波羅入杭城也是從此經過,甚至解放軍入杭也曾駐兵於此。
- @娃娃:據說,皋城村的姑娘們挺漂亮的,還流行招“上門女婿”。我特意向村裡人的“過來人”打聽了下標准:第一是要賣相好,能改良下一代品種﹔第二是要飯量大酒量好,能陪老丈人聊天,陪丈母娘嘮嗑。這樣看來,人家招的是“服務型”的女婿啊。
- @晏紫:路過一戶人家,院子裡冬瓜藤搭起的“蛋蛋屋”,真是遮蔭又透氣,就是一個天然帳篷!想起,小時候,我們幾個小屁孩經常在藤架下鑽來鑽去捉迷藏呢!甜蜜的回憶~
- @九尾:皋城村后有黃鶴山,山上有黃鶴樓。此樓雖不及武漢黃鶴樓,卻也有故事。傳說當年山上有一老君石像,一日某周姓老漢上山砍柴,看見一隊黃鶴載石像而去,鶴唳數聲,群峰回應。還有一說是有一日,仙人王子安騎黃鶴路過此山,世人叩拜。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黃鶴山真是如此。
- @小皮:皋城村的民房太讓我向往了,寬敞的庭院,夜間可以在院子裡開個party,吃個燒烤,喝點扎啤該有多麼幸福。
- @九尾:皋城村后山有龍居寺,相傳乾隆皇帝曾數次夜宿該寺。村外又有奶娘墓一座,相傳為乾隆奶娘。乾隆正是為祭奠奶娘,才夜宿與龍居寺中。關於乾隆身世,坊間多有流傳。這龍居寺的傳說,便稱乾隆乃漢人,姓陳,其弟弟便是陳家洛。歷史上的事兒,當真有趣啊!
- @千尋:千桃園中,建國向我們介紹了一種不知名的野草,我們半信半疑嘗了,酸酸的,味道特別爽口。驚異於他對一草一木的熟悉,也驚異於這裡俯首即拾的美味,對我這個吃貨來說,真是來對了地方。
- @千尋:我們來的時候,千桃園已經繁花落盡,隻剩下顆顆青桃結於樹梢,滿目蒼翠,也算別有一番風情。等下次清明花開,再來一睹十裡桃花的別樣景致。
- @晏紫:“上面150,下面90,血壓有點高,吃的要清淡點!”巧遇汪護士正上門給村民量血壓——她是皋城村的責任護士,一月兩次,定期上門,守護著村民的健康。專配責任醫生、護士的村民們,你們太幸福了,有木有啊?
- @晏紫:鄭大爺的庭院尤其雅致漂亮,裡面種了好多我不認識的花花。不懂就問好孩子呀~大爺耐心地說道,這是南天竹,那是一丈紅,還悄悄地傳授起庭院作物的忌諱:白色的少種﹔隻開花不結果的不種。我問還有啥?大爺說不能公開啦。
- @千尋:村口有棵大樟樹,相傳已經六百多歲了。老樟古朴蒼勁,枝繁葉茂,很像一位霸氣十足的老者雄踞一方。很想看看它的樹根,據說已延伸到百米余外的農家院落裡。如果這些錯節盤根能現於地上,呵,那該是多壯觀的場面哇!
- @千江有水:聽村裡人說,龍居寺的簽文是古簽文,很准。在略有昏暗的偏殿,果然看到了傳說中的簽文,齊齊整整地排好釘在牆上。探頭仔細一看,簽文確實有所不同。除了四句詩詞外,還有類似於“序”的一兩句前言。但是,放眼望去,十之七八都是上上簽......
- @千江有水:皋城村到底講的是啥子個話?為啥我和一個老婆婆能夠用紹興話順利交談,而互相不覺是外鄉話?據說大部分是溫州人。
- @千江有水:在小店裡,遇到一個小潮哥。應該是個光頭造型,偏偏留下了一瞥長長的額前頭發,電風扇一吹,頭發風中凌亂,快意江湖之感頓生......小潮哥隻有5個多月呢。孩子媽說,他們從安徽來皋城七八年了,在這生了兩個娃。
- @娃娃:在皋城村,公廁都是星級的,一個廁所有一個專門的保潔員,村裡還會定期抽檢公廁的干淨程度,五星級的公廁,要求台面上不能有一絲灰,這樣的公廁至少有三個。
- @華仔:“來看看,剛給你拍的照片,帥麼?”“帥!”村中的籃球場上,在玩耍的五六小男孩青澀中帶著皋城人的干脆,身前擺放一堆多彩的鵝卵石,這石子是來自村南的上塘河吧!多年后,他還記得坐在水泥地玩石子的情景麼?
- @華仔:皋城村的農家菜很給力,綠色環保,原汁原味。特別是清燉豬蹄,鮮嫩有嚼勁,回味無窮。X老師忙著陪主人聊天沒吃到,回來后時時惦記。提了好幾次,要再去吃。
- @華仔:皋城多水,除了千年古河、百余口老井外,還有一絕,就是小池。數金山路南邊的池塘最大,四畝見方,垂柳環繞。塘中有三個小渚,世人皆知西湖有“三潭印月”,然此景亦別有風趣。
- @小辛:相傳文天祥也到過皋亭山,不過他不是去游山玩水的,而是去找元軍元帥伯顏“對罵”的,雖然得保性命不死,但是最終沒能挽回南宋的傾頹……謝氏皇后亦是在此地,攜宋朝君臣,投降了元蒙。
(鄒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