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本是湖畔山間一座座祈福求天香煙裊裊的浮屠,偶面單層,陰陽暗合,意接天地。
哲人們將它作為一根根針,將時間和空間縫合在一起,把蒼生的苦難凝成了忡忡憂思,在它的穿引下穿梭於過去未來。
游子們將它視為一盞盞燭台,長明不滅,懸於心頭,在暮色裡收攏迷茫的心靈,指引前行的方向。
文人們則將它當做一支支筆,在歷史的畫卷裡潑墨揮毫,書寫著一個個或淒美、或壯烈、或歡喜的傳奇故事。
歲月的磨礪,讓它們沒有了繚繞在虔誠香火裡的神秘,也褪去了流光爍金的浮華。如今,它們化作了立於天地的一支支晷針,以古都大地為盤,刻下時光流逝的印記,讓人們在心裡記住老城無法磨滅的滄桑。
古城,塔影,唏憶千年。 (戴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