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七十余年前,當日寇鐵蹄踏入國土,中華兒女書擦干血淚,團結一心,用勇氣和智慧書寫出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給后人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記憶。
    杭州,這座江吳人文都會,也慘遭淪陷。雖然,這裡不是正面主戰場,可杭州軍民一邊敲響著自己的錚錚傲骨,一邊巧計妙施與日寇周旋,同樣留下不少可驚心動魄、可拍案叫絕、可擊掌稱快的抗戰故事。
    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且跟隨我們記者的腳步,一起追尋、重溫抗戰歷史上那些屬於杭州的時刻……

臨危時請命 守護印社更多>>


當時的葉秋生只是在西泠印社周邊做小買賣的商人
    在位於西湖文化廣場的西泠印社總部,西泠印社文物管理處處長王佩智接待了我們。

    “說起印社這段傳奇的歷史,必須要說起這個人。”得知我們的來意,王佩智翻開桌面上的一本書,指著裡面的一張黑白照說,“就是他,葉秋生。”

    這是一張老得泛黃的黑白照片,攝於1947年秋,是西泠印社補行建社40周年時部分社員合影留念照。在33人的大合照中,站在中排最左側身著灰色長褂的便是葉秋生,湊近了細細看,當時的他留著平頭,正眼睛半瞇著看向鏡頭。

    1937年,8月14日,日本轟炸機空襲杭州筧橋空軍基地。一時間,杭州硝煙四起,百姓人心惶惶。濃妝淡抹的西湖在即將來臨的戰火面前也褪去了顏色,文人墨客聚集的孤山驟然間冷清了起來。

    為保護西泠印社收藏的文物,當時負責西泠印社日常事務的王福庵、丁輔之、葉為銘三人帶上大部分可轉移的印刻、書畫…… 【更多】

孤山變“荒山” 拆匾埋碑更多>>


孤山在葉氏兄弟的偽裝下從旅游勝地變成了荒山野嶺
    自被日軍佔領后,杭城隨處是日本士兵,西湖邊也有日軍扛著刺刀巡邏,據傳,當年西湖花港觀魚處的魚群們日軍也不曾放過,打撈上來食用。

    孤山,卻躲過了日軍的洗劫。

    葉秋生兄弟二人是如何做到的?原來,為了保護山上的古物,躲避日軍,秋生兄弟對孤山進行了改造。把原本旅游勝地,改頭換面裝扮成了一座荒山野嶺。

    首先,便是隱藏進山之路。據史料記載,當年進入孤山的道路不像如今這般用水泥石階鋪就而成,而是隻有兩條木欄小道,這也為秋生兄弟成功掩藏入山口提供了可能。

    秋生兄弟倆帶領家人趕在鬼子入侵前,將小道兩邊的柵欄拆除,將原本成型的小道挖爛,再就地取材,從山裡找來樹葉、雜草,順著入山口往山裡開始一層層鋪撒開來。之后,再用枯樹枝壓上,盡量與四周的山體融合。一番忙活下來,入山的兩個路口被藏得不露痕跡…… 【更多】

吸納為社員 西泠感恩更多>>


漢三老石室就是是在葉氏兄弟的偽裝下得以保存下來的文物
    1947年清明節,西泠印社舉行春祭活動,瞻禮《丁敬身先生像》。而這幅代表著印社精神所在的《丁敬身先生像》便是葉秋生戰亂中保存下來的碩果。

    丁輔之請年已72歲的杭州書畫篆刻家高豐在畫幅左裱邊題識,“丁丑之劫,吾杭屋廬文物半遭蹂躪,印社以司事者秋生經營有方,得免摧毀,龍鴻先生遺像尤幸秘密藏,盡完善無恙。”專門對葉秋生做了表彰。

    在當年秋季,西泠印社補行建社40周年。全國各地80多為社員再次共聚孤山。這一年,葉秋生、葉德勝被提名為西泠印社社員。

    “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西泠印社的立社宗旨。自建社一百余年來,西泠印社吸收的社員人數共404人,非文人雅客不能入社。葉秋生兄弟既不精通篆刻印學,也不精通書畫。抗戰時期的八年護社,西泠印社記下了秋生兄弟的貢獻,破格提名,將他們納入印社社員之列。

    記者了解到,王福庵有一封捐贈給杭州市政府的信件裡,專門提到葉秋生護社之舉。上面寫道,該社創設時,由葉六九君管理…… 【更多】

探寶尋蹤

  • 西泠紅梅碑西泠紅梅碑
  • 漢三老石室漢三老石室
  • 丁敬身先生像丁敬身先生像
  • 小龍泓洞小龍泓洞
  • 華嚴經塔華嚴經塔
  • 丁敬先生像丁敬先生像
  • 杭州市檔案館內查史料杭州市檔案館內查史料
  • 西泠印社歷史百年西泠印社歷史百年
  • 初見秋生身影初見秋生身影
  • 題襟館內篆刻仍在繼續題襟館內篆刻仍在繼續
  • 西泠印社成了著名旅游景點西泠印社成了著名旅游景點
  • 游客合影留念游客合影留念

人民微博

印社藏寶

漢三老碑    浙東地區發現最早的東漢時期的石碑,碑上的篆書、隸書、楷書三種文字,反映了中國文字發展史

華嚴經塔    西泠印社建筑制高點,為西泠印社的標志性建筑。塔身佛理與石刻、書法相契合,雕工精細有神

小龍泓洞    洞內匯聚吳昌碩、葉為銘、王一亭手跡

玉帶橋   長不足1米,是全國最短的橋

李叔同印章    李叔同出家前贈送西泠印社94枚印章,是李叔同篆刻水平的真實寫照

丁敬身先生像    丁敬,浙派篆刻開山鼻祖,畫像重現了先生音容相貌。西泠印社敬奉丁敬,設像以祀

疏浚西湖碑記    記載了數百年前的西湖疏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