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的牽挂

——海外學子心系祖國全力支援戰疫紀實

梁丹、林煥新

2020年02月19日09:12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跨越大洋的牽挂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防控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疫情不僅吸引著國內百姓的關注,也時刻牽動著海外學子的神經。從防控疫情的第一刻起,身處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海外校友會、學聯就投入了為祖國募捐,支援祖國的行動中,在這場特殊的戰“疫”裡完成了一場場力量與溫暖的接力。

捐款捐物,海外學子競速馳援

“昨天拿到了上大學以來掙得最多的一筆工資,一共367.3美元。這對我來說具有紀念意義,也正因為如此,我決定將這筆收入全部捐給武漢紅十字會。”這位來自北京、現於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留學的“Jr”,1月25日晒出了自己的捐款明細。

看到國內醫療物資告急的消息,在日本京都留學的林伊雯和朋友快速行動,聯系京都各地的藥妝店,按照防護標准購買口罩,寄給國內有需要的人。她在微博上的號召吸引了更多留日學生的加入。目前她的志願隊已有了大阪、滋賀、大分3個小組。

面對嚴峻的疫情和國內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告急,海外學子、華人華僑紛紛開展支援行動,其中既有涓涓細流匯成的感動,更有校友會、學聯奔忙的身影。

武漢高校的海外校友、全國各高校海外校友組織﹔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海外中國留學生們都行動起來了,為祖國,八方馳援。

“在48小時內,我們就將85副護目鏡送到了武漢漢口醫院,將100個防護面罩以及4000隻一次性醫用口罩送達了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這是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校友會2月3日的消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張交付清單上,武漢當地醫院的名單越來越長。

在亞洲,全韓中國學人學者聯誼會發起在韓華人疫情防控專項募捐。不到10小時,共有兩萬余名在韓中國學生學者、華人華僑參與了本次募捐,共捐款近54萬元人民幣。“渡盡劫波兄弟在”,在一箱箱從日本大阪發往湖北省的物資上,印著魯迅贈送日本友人的詩句。這些包含750件醫用防護服、1000個醫用帽子和1000隻口罩的醫療物資,來自豐中市中日友好協會與當地留學生的聯合捐贈。

在歐洲,1月24日,丹麥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開始號召捐款並接收來自正規渠道、資質齊全的防護物資。短短3天,2.4萬隻醫用口罩以及醫用手套、防護服和防護眼鏡等物資已准備妥當﹔同一時間,由西班牙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華人學生協會發起,馬德裡市6所高校的中國學生會與馬拉加中國學聯攜手,已完成募捐約11萬元人民幣,籌得防護服1780套﹔全英學聯在1月27日收到物資援助需求信息后,當天就迅速成立了應急響應小組,與武漢市僑聯展開籌款、物資採買、運輸等全面對接工作。

在美國,武漢大學大紐約地區校友會已將籌集的1122套防護服、1582個護目鏡、480隻N95口罩等首批物資送往武漢。休斯敦北京大學校友會在10個小時內就募集到一萬多美元,購置防護物資並打通了休斯敦—長沙—武漢物流通道轉運。在波多黎各,雖然當地剛遭受地震等自然災害,當地中國留學人員也僅20余人,但他們依然積極奔走,在短時間內聯合當地華人華僑捐款3800美元。MD安德森醫學中心中國學聯在第一時間,就通過北美華人醫師聯盟聯系捐款、採購醫護用品和對接捐贈等事宜……

跨過赤道,來自另一個半球的支援同樣給力。截至1月28日,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澳新分會、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校友會和廈門大學澳大利亞校友會聯合籌集到近兩萬件防護服,定向支援給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一約既定,萬山無阻。成千上萬的醫療物資正在跨越重洋來到國內的戰疫一線,在每一份物資裡傾注的是全球華人華僑和海外學子對祖國的拳拳深情。

共克時艱,以專業力並肩戰疫

面對急迫的戰疫需求,如何快速找到合適的貨源,如何打通物流通關渠道,如何保障自身和當地社區防疫安全?面對困難,海外學子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己的專業能力,激活專業資源,贏得了與疫情的一次次賽跑。

24萬隻口罩、2.5萬套防護服和4000個護目鏡……1月30日,由華中科技大學校友會捐贈、從德國法蘭克福發往國內的首批醫療防護物資,經歷三天的跨國輾轉,抵達了湖北16個城市64家醫院的117個科室。

在華中科技大學德國校友會秘書長何爍看來,校友會之所以能快速高效行動,得益於充分調動、發揮了校友們的專業力。“我們校友會中有在德國工作的醫生和醫學院的學生,這對我們迅速採購合格物資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得益於校友的專業知識,我們及時把德國供應商的產品文件進行了翻譯,與國內標准進行對照,為大批量訂貨提供了底氣。”

“從大年初一開始,我們就動員全球物流校友,利用國外的工廠、藥店等資源,希望盡自己一點綿力,共克時艱。”深圳巨航國際物流公司董事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物流校友會會長胡新添介紹,為了緩解大量海外醫療物資運輸、通關、交接的難題,他們還主動發揮專業積累和行業優勢,協助海外捐贈貨物實現快速落地,幫助捐贈方辦理各類通關手續。

“我是7號從武漢天河機場回的東京,目前沒有任何症狀,需要去醫院檢測嗎?”在新冠肺炎在線問詢服務群裡,剛剛從國內返回東京的某留學生問道。

“建議你先請假兩周,在家觀察,每天測體溫。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來自東京大學醫學部胃食道外科的張春東,作為輪值專家,在群裡認真回復道。

該在線問詢服務群,由全日本中國學生學者友好聯誼會於1月23日創建,負責答疑的是來自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東京大學醫學部、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順天堂大學醫學部的10名博士生,截至1月30日,該在線問詢服務群已為百余人提供服務。此外,各級日本學友會還積極通過微信公眾平台發布新冠肺炎相關提醒及安全防護知識。

在國外,一批具有深厚專業背景的學會組織、學生社團,也高度關注著國內疫情發展,積極發揮所長為防疫控疫貢獻著獨特的海外力量。

在法國,旅法生物醫學會利用學科優勢,起草面向在法留學人員的公開信,科普疫情相關知識,提供醫學咨詢和心理輔導﹔在比利時,主要由華人華僑及留學人員組成的比利時華人專業人士協會,及時成立了由華人病理專家、公共衛生防疫專家和醫護人員組成的專家小組,為當地華人提供科學可靠的疫情信息,並及時向國內分享所在國防控疫情措施、研究進展等﹔在美國,由凱斯西儲大學中美醫療峰會發起,北美各大高校聯盟組織開展的“百萬口罩”支援項目也在進行……

在這場五湖四海共克時艱的行動中,除了留學生、校友團體的專業力,境外學者們和機構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戰疫馳援。1月27日,在駐俄羅斯使館教育處的指導下,中國留俄學生總會成立防疫工作組,並開通專設郵箱,向全體留俄學生征集有關疫情防控問題線索及加強和改進防控工作的意見﹔2月4日,一封由駐俄使館教育處、中國留俄學生總會防疫工作組發出的《致全體留俄學子的一封信》裡飽含關切,叮嚀在俄學子注意健康,平穩情緒,配合學校防疫工作。

千山萬水,以愛共盼春暖花開

“遠的是距離,近的是心靈的守護與愛。我們與祖國同在!”

在社交網站流傳的一段視頻裡,遠在法國亞眠的中國留學生和國際友人一同為武漢、為中國加油。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在舉國上下同心協力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遠在異國他鄉的中國留學生,也以各種方式參與到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通過視頻、音樂、繪畫等各種形式,不僅為祖國送來了問候和祝福,還借助社交網絡和媒體的力量,將情牽武漢、心憂疫情的心聲,傳遞給了國人和世界。

“很快你就會消失殆盡,節奏正在加快,經歷挫折但我們最后將繼續……”1月底,節奏鮮明、用四川方言演繹的說唱歌曲《冠狀病毒》在社交媒體上傳播開來,這首原創歌曲來自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求學的王隸沛,90后的他酷愛嘻哈文化,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他決定用自己喜愛的說唱形式和家鄉方言,為武漢加油。在王隸沛的朋友圈,他寫道:“雖然確診人數在不斷增加,但是海內外中國人眾志成城。我希望用這首說唱,為防控病毒加油打氣!”

在加拿大,約克大學中國留學生聯誼會發布了一條名為《一萬一千公裡的挂念》的視頻,中國留學生們用家鄉話為祖國、為武漢加油﹔在泰國清邁,中國留學生與外國友人一起,對著鏡頭說著“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有感於疫情嚴峻,一群十幾歲的留學生在世界各地自發成立了一個團隊CFND(Chinese Faith Never Dies),有人作詞編曲,有人寫文章拍視頻,有人在學校演講組織募捐,同時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創建賬號,介紹中國防疫情況,講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醫生的感人故事。以此應援祖國,為武漢加油。

疫情發生后,正在韓國攻讀博士的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教師李麗,第一時間號召在韓中國留學生制作了預防新冠肺炎科普沙畫及視頻。

配合著武漢城市風光和湖北美景的圖片,一曲旋律動人的鋼琴曲《等待你的奇跡》,在社交網絡上引起關注。雖然遠在季節顛倒、晨昏相差的澳洲東部城市悉尼,留學生黃宇選擇以自己擅長的方式,為武漢送上祝福和力量。

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教育處的留言簿上,一位海外學子提筆寫道:“我們在一起!與武漢攜手同渡難關,匯聚愛心涓涓細流而成奮勇前進的磅礡之力,定能戰勝疫情!”

(責編:郭揚、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