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機器換人”,企業復產加速器

劉一樂、金舟

2020年03月17日09:37  來源:舟山日報
 
原標題:新區財經|“機器換人”,企業復產加速器

核心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市部分企業面臨招工難。

搶時間、提產能,“機器換人”掀起新一輪智能化技改熱潮,“智能制造”成為企業復工復產的加速器。

科技創新促生產。力爭實現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雙贏”,“機器換人”、智能化生產線的獨特優勢不斷凸顯。

“機器換人”為企業復產贏得先機

位於新區海洋產業集聚區的浙江舟山遠東海鹽制品有限公司,車間內,兩台機器人抓手有條不紊地抓起流水線上打包好的食鹽,裝入托盤。

“一台機器一分鐘加工制成一箱海鹽,10台機器一天能產出140噸小包裝海鹽產品。”隆隆機聲中,遠東海鹽公司發展部經理柴璐狄向記者介紹,車間生產線和包裝都採用自動化生產線,自1月31日復工以來,10台智能機器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保障了全省食鹽市場供應穩定。

“機器換人”不掉鏈子,自動化生產為企業復工復產贏得了先機,遠東海鹽成為全市首批復工企業之一。截至3月10日,遠東海鹽向全省各地供應食鹽4660噸。

不聞人語聲,但聞機器響。伴隨著機器聲,一隻隻淡金色空罐通過自動化生產線送到裝罐機裡,冒著熱氣的金槍魚肉被自動切塊裝入空罐,再通過封罐、殺菌、碼垛、貼標等工序,一罐罐出口國外的金槍魚罐頭就可投放市場了。

在浙江融創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金槍魚罐頭生產車間實現“機器換人”后,企業產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過去一分鐘隻能生產120罐金槍魚,現在每分鐘可以生產240罐。”融創食品公司辦公室主任朱紅燕說,“一條進口生產線,每天投入生產9小時,一天能制成12萬隻金槍魚罐頭。”

自動化程度提高后,明顯緩解了疫情期間企業的用工壓力。“這個月我們的金槍魚罐頭訂單達到500噸,但我們有信心完成。”朱紅燕說,通過生產車間改造升級,產能進一步釋放,企業效益也持續提高。

最近,融創食品公司新訂購了一台高速封口機,一分鐘可以封罐400隻。朱紅燕說:“我們打算再進口一條切塊裝罐機生產線,預計5月底投用。”

得益於一撥又一撥“機器換人”的推動,全市企業復工率領跑全省。測算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全市復工率指數為86.94,比全省平均指數高了17.18。

“機器換人”讓企業更高效更環保

近日,位於定海長白島的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船塢內一派忙碌景象。

一台“飛檐走壁”的機器人在船體靈活穿梭,通過超高壓水噴射,對船舶外體實施除鏽。

“這就是我們提升產能的秘密武器——超高壓水除鏽工藝。”太平洋海工修船總管王江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受物流運輸限制影響,船舶維修的主要原材料銅礦砂庫存緊張,太平洋海工增加了超高壓水機器人外板除鏽的使用比例,利用新型技術規避對緊缺原材料的依賴。

目前,太平洋海工共有12台機器人、8台超高壓水機,用於船舶不同位置的除鏽作業。王江說,花相同的時間,12台機器人能完成60名工人的工作量。“公司將繼續增加機器人數量,爭取實現從一艘船到整個船塢船舶的機器人作業。”

搶時間提產能,“機器換人”讓太平洋海工突出重圍銳氣不減,部分業務訂單已經排到今年12月底。

在普陀馬峙島的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機器換人”不僅帶來了產能釋放,也推動了綠色制造。

這兩天,來自新加坡的VLGC大型液化石油氣運輸船正在萬邦永躍船塢進行船舶外殼維修保養,負責施工的是機器人“大象”。“‘大象’機器人不僅可以搭載‘船塢精神’進行超高壓水射流除鏽,也可以搭載‘船塢力量’進行自動油漆噴涂。”萬邦永躍副總經理萬希海告訴記者,這套系統非常智能高效,可以使生產效率提高3到4倍。

萬希海還告訴記者,船塢的底部,還有一套名叫“藍鯨”的回收處理系統,它可以將油漆渣和生產廢水分離開來,就像藍鯨在口中分離食物和海水一樣。油漆渣進行固廢處理,廢水集中排到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再循環利用。

塢修、船體、機電等方面致力於“機器換人”的同時,萬邦永躍正在積極打造智能化、數字化企業。近年來,萬邦永躍通過啟用“修船智能輔助系統”“船舶維修管理平台”等數字化管理系統,在工程項目、車間生產、日常辦公、財務、物資等管理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

“機器換人”帶動智能化改造提升

“機器換人,使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提高了,也讓生產成本降下來了。”這是記者在多家制造企業採訪時聽到最多的聲音。

在良海糧油漢腦數字化指揮中心,隻要2名工人通過在線監測和智能化操作設備,即可完成調質、破碎、軋胚、膨化、烘干、篩選等工序,一天可預處理糧食4000噸﹔在浙江華業塑料機械有限公司調質車間,新引進的感應調質流水線實現了塑機鎖軸調質熱處理的自動化,操作工人由原先的25人減少到目前的2人﹔在舟山神鷹濾清器有限公司,全自動智能拉伸設備替代人工,降低對人工的需求度,擺脫企業“用工荒”,原本70名員工每天生產3.5萬個濾清器外殼,現在車間僅5至6名員工就可生產7萬個濾清器外殼……

每個生產環節清晰可見、高度透明,信息和生產組成密切相關的網絡﹔整個車間高速運轉,智能機器彼此協作……這樣的智能化生產流程車間已植入全市不少傳統制造企業。

“此次疫情化危為機的‘利好’影響之一,就是明顯加快了舟山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推動傳統制造業技改創新,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全市企業加大智能化建設投入的主動性、積極性比以往更高,“機器換人正成為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趨勢。”

位於定海西碼頭的浙江明珠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這裡將打造1萬噸/年魷魚制品加工智能車間。“通過智能化建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將大大提高。”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陳雲雲告訴記者,車間實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后,預計可減少人工100名,日用水量減少200噸。

舟山德瑪吉實業有限公司投入5130萬元,打造激光熔覆鈷基耐磨螺杆數字化車間。“目前,相關設備已經陸續購入。”該公司項目聯系人余志飛說,“本項目完成數字化車間建設后,將形成年產1000套激光熔覆鈷基耐磨螺杆的生產能力,初步測算可新增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年利稅800萬元,項目產品達產13個月后可收回投資。”

位於岱山的舟山市銀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將進行3500萬件/年汽車遮陽板骨架智能化改造,目前已經投入2000余萬元。“注塑機已到位30多台,各項模具訂貨陸續展開。”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設想,該項目建設完之后將減少員工30%、提高生產力20%、降低能耗25%,加快實現產品、技術、工藝、設備均衡發展,推動企業從全球汽車遮陽生產大企向強企邁進。

“針對智能化技術改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改造提升等重點項目,政府將對企業給予相應的資金補助。”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市將大力推進海洋農副食品加工產品改造、金塘塑機螺杆行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等省重大項目,抓好傳統制造業創新升級、經濟密度提升,完善智能化扶持政策,全方位、多角度地扎實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技術改造升級,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