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等你回來“享春天”

張彧、劉健

2020年04月08日08:41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老余,等你回來“享春天”

4月7日,第23天了,老余還沒醒。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門口,同事胡俊拿出手機給老余發了一條微信:“老余,一定要醒來啊!大家還在等你‘拍春天’。”

胡俊口中的“老余”,是淳安縣千島湖傳媒集團副總編輯余昌順。從疫情防控戰役打響開始,這位56歲的老黨員在宣傳一線連續忙活了兩個多月。如果沒有23天前的那一場意外,現在的他應該正在山村裡繼續他的直播策劃,可一切“如果”都在3月16日中午戛然而止——

當天,余昌順帶著電視直播團隊在楓樹嶺鎮進行復工主題的新媒體直播。“‘享春天’的方案還要再細化……”返程的路上,余昌順還在和同事聊著關於復工復產的策劃。下午1時剛趕回縣裡不久,他卻突發腦溢血暈倒了,至今仍處於深昏迷的狀態。

為排故障,他一路狂奔

從2月底開始,為了服務淳安全縣“戰疫情,促發展”中心工作,余昌順把目光投向“大下姜”鄉村旅游的復工復產,帶著同事走訪楓樹嶺鎮汪村村、楓樹嶺鎮下姜村、大墅鎮高山村等近10個村,連續熬了兩個晚上拿出“大下姜”全年宣傳策劃方案。“光是踩點,10天裡他就去了5趟。”淳安縣千島湖傳媒集團黨委書記方振華說。

3月16日,余昌順早早和同事趕到下姜村,這一天上午10時,“來下姜·享春天”首場活動准時在省市多個新媒體平台直播。作為這場直播的總負責人,他必須保証整個過程萬無一失。

“余總,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茶山山頂直播點的信號中斷了……”上午9時30分,老余收到了一通來自前方的緊急電話。

此時距離直播開始隻剩不到半小時,老余急忙喊上3名技術人員驅車趕往現場。“從山腳到山頂垂直落差有200多米,老余是咬著牙一路跑著上去的。后來我們才知道,他在前年剛中風做過手術,平常連倒水都得放慢速度。”回憶起當天的場景,技術人員姜葉軍眼圈泛紅。

距離直播開始不到5分鐘,信號故障成功排除。從山上跑下來的老余滿腳是泥,喘著粗氣。

這樣的“沖刺”對老余來說,其實並不陌生。胡俊還清晰地記得3月13日那一天,余昌順帶領大家去鳩坑拍攝地理風情片的情景。“早上7時多出發,一個上午跑遍5個點,基本在海拔700米以上,下午1時多才吃上飯。”胡俊說,年輕人都覺得精疲力盡,年紀最大的余昌順卻總是咬著牙走在第一個。

最終,這場直播收獲了超百萬的點擊量,但老余卻來不及分享這份喜悅。

最晚熄燈,總是他的辦公室

余昌順的筆記本上,策劃方案寫得密密麻麻。

疫情防控啟動伊始,經驗豐富的余昌順就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直奔工作崗位。

“疫情期間,我們要多策劃制作一些淳安百姓看得懂、接地氣的宣傳短片。”余昌順敏銳地捕捉著宣傳需求。在他的策劃下,一系列防控知識宣傳節目應運而生:從“方言防控”“睦劇宣傳”到“我在春天的千島湖等你”,一系列視頻短片相繼在淳安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

2月10日,余昌順把辦公室搬進新聞中心,這一蹲就是整整一周,改稿件、調同期、審節目……“老余總是說,‘分工不分家’,越是特殊時期,融媒體的作用就越重要。”新聞中心負責人鄒楚環回憶起這句話時,紅了眼眶。

“從師”14年,在廣播中心負責人林男眼裡,老余是一個“最晚熄燈”的工作狂。“單位裡,老余是個出了名的夜貓子。白天在外面跑,晚上他一直加班到凌晨。可第二天,他又准時出現在辦公室了。”

就在老余出事前兩天,妻子徐荷富還“埋怨”過他周末連續兩天加班:“你看你,怎麼越來越忙了?”

老余咧了咧嘴:“我是‘老兵’了,能多做一點就多擔當一點。”

腳底沾泥,是他一貫的樣子

老余的辦公室很簡單,一桌一椅一櫃而已。唯一稱得上“裝飾”的是一塊擱在櫃子裡的石頭。

“那是他下鄉時在路上撿的,他總是說做新聞不能蜻蜓點水,一定要扎得深。”胡俊說,老余的心裡永遠裝著“鄉愁”。

一年裡三分之二的工作時間,都沉在了鄉村。同事們常問老余,“為什麼次次親力親為?”老余給出答案:“腳底有泥,這是新聞人該有的樣子。”

從事新聞工作22年,他對基層的愛,從來不是挂在嘴上的口號,而是踩出來的一個個泥腳印——

老余出生在淳安山村,從最初的公社廣播站值機員,到縣廣播站編輯、專題部記者、社教中心主任,再到縣傳媒集團的副總編輯,走得扎實又深沉,心裡始終沒放下淳安的那抹綠色。

余昌順倒下前,留下的最后一條建議依然很“鄉土”:新入職的採編人員要去農村待一個月,與村民同吃同住,了解村民的所想所盼。

老余“缺崗”的第23日,徐荷富還在病房外徘徊著,同事們路過他的辦公室還會習慣性地張望一眼……

老余發的最后一條微信朋友圈《來下姜 享春天》依然還有人在不斷留言:“老余,挺住!”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