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科學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讓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紀馭亞

2020年04月17日08:40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讓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經過兩個多月的救治,近日,55歲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張先生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治愈出院。一度命懸一線、需要肺移植才能爭得生機的他,最終在醫生不斷調整救治方案、不到最后一刻決不放棄的日夜救治后,扭轉病情,重獲新生。

戰“疫”的80多個日夜裡,浙大一院作為浙江最早設立的省級新冠肺炎定點診治單位,一直承擔著全省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務。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生命爭奪戰不斷見証“生命的奇跡”。

截至目前,浙大一院已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5例,其中重型、危重型患者79例,兩例患者接受了肺移植手術。醫護人員“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診”、確診患者“零死亡”。

緊急改造

三天“變”出傳染病醫院

4月1日,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恢復正常醫療服務。在過去的兩個多月裡,這家承擔著救治全省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重任的省級定點醫院,牽動著全省所有人的心。

啟用之江院區,是疫情不斷升級后,浙江在“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下,為應急保障作出的緊急決定——3天之內,將一所綜合性醫院改造成基本符合傳染病專科醫院標准的醫院。

“春節前夕接到任務時,大家都覺得這幾乎不可能完成。”浙大一院院長助理金百冶回憶,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專科醫院的標准差異很大,為了疫情后恢復為綜合性醫院,對現有建筑還不能做太多結構性改動。浙大一院對這樣的改造也是“零經驗”,更何況,從出方案到改造完成,隻有3天時間。此時,施工單位早已放了假,工人難覓。

金百冶已經記不清,為了研究改造方案,全院領導和籌建辦、院感部等多個部門的專家開了多少次會。226個病房、ICU、急診、放射科等全部得重新改造,尤其是如何按照院感要求,將住院部每個樓層分為“3區2帶2通道”,成為大家爭論最多的問題。

在一次次修改調整后,最終“筑牆”隔斷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個方案將患者間交叉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工程量也是所有方案中的最優選擇。

方案確定后,施工“沖鋒號”隨即吹響。很多工人除夕當天草草吃了年夜飯,就帶著工具和材料趕到現場,開始連夜施工。到正月初二,之江院區改造工程順利收工並完成驗收。同天,省內的多例重型危重型患者就順利轉院至之江院區。

“現在想來,我都覺得熱血沸騰。”金百冶說,之江院區緊急改造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的背后,正是社會多方齊心戰“疫”的力量。

突破常規

守住生命最后一道“防線”

之江院區重症監護室收治的危重型患者普遍年紀大,基礎疾病多,病情非常復雜。如何守住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是之江院區醫護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

“患者的病情瞬息萬變,隨時需要各科室高手組隊打‘怪獸’。”重症監護室裡的“總舵手”、主任醫師方強說,醫護人員都是24小時手機開機,隨時准備進病房戰斗。

突破常規是重症監護室的常態。為提升救治成效,醫護團隊讓患者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用ECMO(體外人工心肺機)維持心肺功能。但創新也意味著巨大風險——患者可能會有躁症亂動等行為,引發血壓不穩。為此,醫護人員不舍晝夜值守病床前。目前,該院重症救治團隊上ECMO后的患者存活率全國領先。

面對雙肺功能受損不可逆,生命陷入“絕境”,隻能依靠ECMO勉強維持的患者,醫護團隊依然不放棄。挑戰生命極限的肺移植手術在艱險中成功。“手術的難度超乎想象。常規肺移植手術一般花5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移植手術需要10小時。”浙大一院肺移植科主任韓威力告訴記者,手術過程險象環生,稍有不慎,就將直接導致患者死亡。為此,專家組從轉運路線、手術流程到操作標准,每一步都細化再細化,一些關鍵節點甚至精確到以秒計算。如今,接受肺移植的兩位患者病情平穩,正在恢復中。

捷報頻傳背后,是該院醫護人員在實踐中艱辛摸索而得的“浙一經驗”。該經驗也成為“浙版方案”的關鍵內容,為浙江戰“疫”保駕護航。

在兩個多月實戰中,“浙一經驗”根據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持續補充完善,經歷3次迭代。最終,該院各學科聚智攻關,形成以早治療、用對藥、控制炎症風暴為核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浙江診療經驗”。

這份診療經驗通過浙大一院專家組與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的“雲上會診”、各國衛生部門和醫療專家的遠程視頻會議,正在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挑戰極限

刷新多個“第一次”

在“出艙”前幾天,已經在之江院區重症監護室戰斗70多天的外科重症監護室主治醫師方俊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在申請書裡寫道:“疫情中,黨的領導力和黨員的凝聚力讓我深受感觸,我以能加入這個群體為豪。”

“1月27日剛‘進艙’時,醫護人員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也很少,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回顧自己的戰“疫”歷程,方俊君說,雖然是主動請戰,自己的心態也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一開始,最難克服的是內心隱隱的恐懼。

慢慢地,隨著了解深入,心態上不再恐懼病毒,可全省各地轉來的病人數量越來越多。“轉過來的都是病情很重的患者,救治難度很大,心理壓力大到晚上一度失眠。”方俊君告訴記者,這樣高強度高難度的工作,是他從業9年來的頭一遭。但他的成長也是前所未有的。“每當跟隨各科室專家將危重型患者從生死線上搶救回來,前輩的高超技能和敬業精神對我的觸動非常大。”

浙大一院急診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李彤也經歷了從業16年來的許多個“第一次”。“比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更重的患者,我救治過不少。但我第一次遇到如此多危重型病人集中在一起的情況,也第一次身處同時有13個專科的醫生參與救治的重症監護室。”李彤說,剛進病房時,他認為病房裡最危重的十幾名患者中,頂多能救回來一半。但在所有醫護人員竭盡全力的救治下,一些原本被認為不可逆轉的患者也慢慢好轉。

李彤說,這些寶貴的經歷也讓自己對病毒性感染的危重型患者救治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將對疫情結束后的日常工作產生深刻影響。

“無論是之江院區改造的‘浙一速度’,還是凝結戰‘疫’智慧的‘浙一經驗’,以及3個‘零’的佳績,都離不開一支經得住難關考驗的醫護團隊的持續戰斗。”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說,正是這樣的精神,引領戰“疫”中的醫護人員向著正確方向一路前行。

(責編:張帆、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