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來,娃哈哈產業扶貧碩果累累——

讓鄉親創富路上笑哈哈

章卉

2020年05月27日08:34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讓鄉親創富路上笑哈哈

  “我們‘康有利’這次的主打產品刺梨C壓片糖果,原材料刺梨來自杭州市的對口支援地區——貴州省黔東南州。”5月29日,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就要親自上電商平台直播,為新推出的保健品帶貨。宗慶后告訴記者,娃哈哈將不斷挖掘各少數民族的有益健康的秘方產品,幫助產品銷往全國。

  上直播是偶爾為之,幫鄉親們脫貧致富早日奔小康,才是娃哈哈的初心。從1994年在重慶涪陵建廠開始,娃哈哈先后在17個省市投資85億元,建立了71家分公司,直接吸納當地人口就業近1.3萬人(數據截至2019年底)。眼下,宗慶后又找到了一條“互聯網+扶貧”的新路。

  “當時涪陵的條件很差,工人們很久沒開工,廠裡電都斷了。我把所有的中層干部都叫過去考察,沒一個人贊同。”75歲的宗慶后回憶當初坐著快艇去涪陵考察的情景。之所以頂住壓力,選擇不放棄,他的初衷很簡單,要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建設。

  在重慶市涪陵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老員工陳小剛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還是26年前那位風風火火的浙江企業家。

  那會兒,陳小剛在涪陵酒廠工作,剛滿30周歲,一個月工資190元。乘著快艇來的宗慶后改變了他和很多人的命運。

  “娃哈哈合並了涪陵糖果廠、罐頭廠和酒廠3家工廠。很快,流水線上跑起了果奶、關帝酒等當時的明星產品。”1994年12月28日,涪陵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成立。娃哈哈實行多勞多得的薪酬制度,工人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第二年,公司盈利,陳小剛破天荒地領到了800元年終獎。

  如今,娃哈哈在全國有80多個基地,很大一部分都在革命老區、國家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娃哈哈一方面幫助他們“造血”,通過勤勞致富﹔另一方面也促進娃哈哈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而從“輸血”到“造血”,背后是數十年的產業扶貧探索。

  在選人用人上,宗慶后摒棄地域觀念,大膽使用當地員工,通過經營管理思想的引入、技術技能的培訓,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使扶貧企業真正成為當地人自己的企業。“娃哈哈來得早,成效也大,是廣元招商引資最成功的企業,而今廣元基地的生產規模在集團內能排前列。”廣元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鄭訓莉說,公司除了總經理,全部都是本地員工。

  娃哈哈一視同仁,不把貧困地區企業當試驗田和淘汰落后設備、產品的場所,而是把有成熟技術、成熟市場的成熟產品引進去,把經營風險降到最低。

  “現在娃哈哈的茶飲料在西藏賣得很火,去年又投了一條每小時3萬瓶的高速水汽飲料生產線。”西藏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后勤主管兼工會主席阿旺說,流水線上先跑起來的必須是娃哈哈的明星產品,本地生產、本地銷售,降低了物流成本,減少了銷售環節。

  在這些中西部及貧困地區企業內,娃哈哈一開始就推行“崗位責任制”“定額計件工資制”“黑板干部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市場觀念,實施嚴格管理。每年阿旺都會和很多年輕干部一起到總部學習、培訓。

  “西藏娃哈哈是落戶拉薩經濟開發區最早的3家企業之一,為當地帶來了就業、稅收,還帶動了包裝、印刷等配套產業。”阿旺說。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