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縣域醫療資源、高標准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改革——

打造浙江醫改“金名片”

陳寧、陳娜

2020年06月12日08:36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打造浙江醫改“金名片”

建立“密切接觸者核酸快速檢測”醫防聯動機制、借助遠程會診平台建立線上應急體系、醫防專家堅守基層助力發熱篩查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溫州市洞頭區充分發揮縣域醫共體的“集團”作用,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各司其職,人員、資源有效聯動,織就一張牢固的基層防控網。近日,洞頭區因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成效明顯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長期以來,基層不強是浙江醫療衛生事業的短板之一。鄉鎮衛生院普遍存在技術不強、資源不足,醫學人才招不進、留不住、用不上等問題。

近年來,浙江瞄准縣鄉之間醫療資源的優化、重組,著眼於改變城鄉之間的醫療二元結構,積極探索縣域醫共體建設,以縣級醫院為龍頭、若干家縣級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單位的緊密型醫療集團,將原本零碎、鬆散的縣域內醫療資源有效盤活。目前,全省已有70個縣(市、區)將208家縣級醫院與1063家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為161個醫共體。浙江這一經驗在全國得到推廣。

針對鄉鎮衛生院存在的短板,縣域醫共體建設制定了“一家人、一本賬、一盤棋”的改革初衷,推動縣鄉之間人、財、物的統一,讓縣、鄉醫療機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目前,全省共有5000余名醫共體牽頭醫院的醫生定期在基層工作,基本破解了基層人才不足的難題﹔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醫共體內建立統一的臨床檢驗、影像診斷、心電診斷等共享服務中心,實現縣域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藥品耗材實行統一採購、配送和支付,有效壓縮虛高價格和不合理使用量。

醫療人才能上能下,醫療資源上下聯動,形成了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的強大驅動力。基層有了更為科學、合理的就醫格局,提升了萬千百姓的獲得感。

在常山縣招賢鎮中心衛生院,村民劉秀梅接受了急性闌尾炎手術,為她開刀的是來自常山縣人民醫院的坐診醫生佔雙谷。“這裡有床位、有設備,完全具備開展I類手術的硬件條件,隻要‘軟件’跟上了,不少病人就能第一時間在這裡接受手術。”佔雙谷告訴記者,目前,該衛生院還能夠開展下肢靜脈曲張、肛瘘等手術。

據統計,目前,全省95.6%的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門診手術,53.7%提供住院服務,97.6%開設夜間門急診服務,54.7%開展居家護理服務,100%提供慢性病長處方服務。截至2019年底,縣域內就診率達88.3%。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浙江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紅利正在逐步釋放,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健康支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省公布的100家新冠肺炎定點診治醫院中,超過六成為縣級醫院﹔基層衛生院、村衛生室發揮公共衛生服務之長,為廣大群眾筑起堅實的防疫屏障。

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縣域醫共體改革是浙江繼開展了7年多的“雙下沉、兩提升”實踐之后又一重要創新,直擊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難點、痛點。下一步,浙江將結合基層防疫經驗,探索醫共體背景下縣域公共衛生體系集成改革,將縣域醫共體建設打造成為浙江醫改的“金名片”。

(責編:郭揚、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