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浙西南 綠色新麗水

浙江麗水:昔日鬧革命的山溝溝 今時奔小康的金窩窩 

王麗瑋

2020年06月19日14:51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保護好生態環境,能賣出大價錢。”大洋鎮83歲的王玉秋老人說起這新鮮事,興奮不已。日前,麗水首例基於GEP核算的市場化交易生態產品落地,一企業向大洋鎮支付279.28萬元購買光伏發電項目所在區域的調節服務類生態系統生產總值。

麗水是浙江唯一的所有縣(市、區)都是革命老根據地縣的地級市,同時又是“浙江之肺”,森林覆蓋率81.7%。近年來,當地秉持“兩山”理念,推動“紅色資源”轉化,爭取高質量綠色發展,2019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1元,同比增長10.1%,實現農民收入增幅全省“十一連冠”。

紅色資源“活”起來

“周恩來視察小順浙江鐵工總廠紀念碑”“馮雪峰同志療傷舊居”“小順-梅灣紅軍古道”……近年來,雲和小順村通過挖掘和整理抗戰文化,發展紅色旅游。村裡推出了黨課套餐、軍事課堂、愛國主義報告會等活動,同時,還創新性地設計出紅色印記、紅燒黨參等“紅八碗”系列特色農家菜。截至目前,小順村有20多戶從事鄉村旅游,14戶從事農家樂,參與戶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

雲和小順村,當地黨史專家介紹革命歷史。麗水宣傳部供圖

麗水共有革命遺址429處,遺址總數位居全省前列。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個黨支部在遂昌建立。從此,革命星火迅速燃遍整個浙西南。劉英、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都曾在麗水留下過光輝的戰斗足跡,由此締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如何讓紅色資源“活”起來?近年來,麗水探索用豐富密集的紅色資源開路架橋,將旅游、攝影、民宿與農產品等節點悉數連接,串起一條“紅綠”融合之路。去年5月,麗水市集中推出10條“浙西南革命精神”紅色之旅精品線路,引導游客欣賞美景同時,重走一段紅軍路、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吃一餐紅軍飯、聽一堂革命歷史課。

在蓮都區,村民參觀展覽了解革命歷史。麗水宣傳部供圖

蓮都區仙渡鄉皂樹村是著名的“和合起義”發生地。如今,這裡將建設麗水重要的紅色文化平台——北鄉革命紀念館以及地瓜公園。通過地瓜公園的建設,皂樹村有望培育出一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地瓜經濟體”。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蓮都區將立項紅綠融合項目4個,總投資15521萬元。

去年8月,麗水發布《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揚和紅色資源價值轉化規劃》。作為全國首份“紅綠融合發展規劃”,其中提出,到2021年麗水將培育紅色鄉村示范鄉鎮40個以上、紅色鄉村示范村100個以上,紅色教育培訓年接待人數增速達到15%已上,年接待紅色旅游人數增速達到15%已上。

綠色發展添動能

“百興的菇醬幫忙備兩盒,還有慶元黃粿幫忙備三盒……”在“麗水山耕”生態精品農產品旗艦店,老板王令玲忙著接訂單。由於產品品質優,且有追溯體系,贏得消費者的喜愛與信任,讓其不僅線下賣得“火爆”,線上同樣熱銷。

麗水生態資源豐富,優質山貨眾多。早些年,這些山貨品類多而散、生產主體多而小,銷路受限,賣不上價。2014年,當地創建覆蓋全品類、全區域、全產業的地市級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通過基地直供、檢測准入、全程追溯等標准建設,目前“麗水山耕”品牌銷售額超80億元,產品平均溢價率30%以上。

創品牌只是當地紅火“生態經濟”路徑之一。近些年,當地通過試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綠水青山“生金”。

麗水充分發揮生態優勢,點綠成金。雷寧攝

水源涵養,5152.19萬元﹔氣候調節,5449.46萬元﹔負氧離子,8.44萬元……在麗水市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生活了大半輩子,85歲的村民程萬能頭一回聽說村裡的山、田、林、水甚至空氣都有價。2019年5月,大田村作為全國首個村級GEP核算試點村,完成了2018年GEP核算評估工作,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達1.6億元。

5月19日,大平山光伏發電“農光互補”項目落地大洋鎮,協議中首次出現了“企業購買生態產品”條款——企業通過向當地生態強村集體經濟有限公司支付279.28萬元,購買項目所在區域的調節服務類GEP。麗水市發改委主任饒鴻來表示,通過創新探索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有助於形成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相互支撐和轉化。

好山好水更引得“金鳳凰”棲息。在龍泉,一座以當地生態大數據為基礎,集合光伏、生物質燃料等清潔能源生產,高效低耗的世界性綠色生態示范工廠高速運轉,通過大輸液系列產品生產,去年創收近10億元。國鏡藥業總經理牟春雷表示,因當地水好、雜質少、硬度低,可以延長生產所需過濾器使用壽命,每年僅水處理就可為企業節約137萬元。

據悉,去年麗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6家。麗水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9%,增幅全省第二,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9%。

紅綠融合富民生

“30元一包的草藥,一天能賣七八包,一個月增收2000多元”。在遂昌王村口鎮“1935文旅古街”上開店的72歲的低保戶張榮貴說道。前年,遂昌挖掘紅色資源,重建了當地一條100多米長的紅色古街。在這條街上,街容、街貌、業態,乃至用以流通購物的“蘇幣”,都重現了1935年紅軍挺進師進入該鎮時的情景。借助鄉村旅游,困難群眾走上了致富新路。

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近年來,以“綠”為本底的麗水,深入踐行和創新兩山理念,走出了“紅綠”融合的新路子,老百姓收獲“金山銀山”。

“去年,合作社銷售額達到一千多萬。”遂昌甜蜜園蜂業專業合作社張根土介紹道。“在‘麗水山耕’品牌的助推下,好產品賣出了好價錢,麗水農民也由此實現了增收致富。繼“麗水山耕”之后,“麗水山居”集體商標也注冊成功,成為富民增收新引擎。

“紅綠融合”實現富民增收。程昌福攝

齋郎村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一個革命老區村。去年4月28日,總投資4000萬元的“齋郎軍旅小鎮”暨省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項目正式開工。“項目的實施將有效帶動村內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紅色教育的發展,形成‘紅+綠’兩色相間發展的新格局。”齋郎村黨支部書記葉伙有說,“該項目已完成紅軍廣場、紅軍醫院、城牆擴建、紅軍講堂、人工紅軍湖等項目建設。”2019年齋郎村接待游客3萬余人,民宿、農家樂綜合收入350余萬元。

據了解,去年麗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1元,同比增長10.1%,增幅排名全省各市第一,實現農民收入增幅全省“十一連冠”﹔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1元,同比增長14.5%,增幅保持全省第一。

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表示,麗水將始終保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核心戰略定力,全力做強做優“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推動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行穩致遠,讓高顏值的生態環境與高水平的經濟發展滿足麗水群眾對高品質美好生活的追求。

(責編:王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