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發機構要有新作為(創新談)

谷業凱

2020年07月06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新型研發機構要有新作為(創新談)

新型研發機構是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產物,對於盤活創新資源,實現創新鏈條的有機重組,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前不久,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彭練矛院士團隊在碳納米管集成電路批量化制備方面取得關鍵突破。這一成果有望利用碳納米管在物理、電子、化學和機械方面的特殊優勢,生產出性能優、功耗低的芯片,使碳基半導體向規模化、工業化繼續邁進。

這家成立不到2年的新型研發機構,匯聚了電子、物理、材料、工程等多學科的專業人才,他們有的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的通過社會招聘加入進來,目標隻有一個,就是面向“后摩爾時代”發展碳基集成電路,為芯片制造尋找更理想的材料。

新型研發機構是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產物。近年來,伴隨著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新型研發機構加速在全國落地,規模效應初顯,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科技產業力量。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均是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開展先行先試,在不同學科領域持續釋放活力,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

與傳統的研發機構相比,新型研發機構有許多新特點。投資主體相對多元,研發經費既有政府的,也有企業的﹔在管理體制上,實行理事會決策制或院所長負責制,擁有相對獨立的財權、人事權﹔在研發活動中,可根據實際需求自主確定選題,動態設立調整研發單元,靈活配置科研人員、組織研發團隊、調配儀器設備等,學術自主權相對較大。這些新特點,使其在開展周期較長的基礎研究、交叉學科研究、工程化與中試、產業化推廣等方面獨具優勢。

舉例來說,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全球范圍內遴選的PI(獨立研究者)無需項目申報,即可獲得長期資助﹔PI負責的實驗室構成科研組織的基本單元,重大決策由研究人員組成的委員會完成討論﹔成果邀請國際同行做書面評估,積極推進產學研融合……這些在人才選拔、科研評價、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被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借鑒,正實現以增量帶動存量的改革目標。

還要看到,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尚處在探索階段。一些研發機構發展雖快,卻存在定位不清、模式不清、重復建設等問題,造成了科研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身份難界定、法規滯后、配套政策不健全等短板,一直制約著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比如,科研人員在高校領取工資的同時,難以在新型研發機構中取得勞務費﹔許多新型研發機構沒有獨立的研究生招生指標,人才梯隊建設嚴重受限,等等。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支持科技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等新型研發機構。這對於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有關部門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盤活創新資源,實現創新鏈條的有機重組,使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界限,不斷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人民日報》( 2020年07月06日 第 19 版)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