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泊位互補 組建停車聯盟 創新違停預警

溫州龍灣三招緩解停車供需矛盾

張銀燕、邵晨嬋

2020年08月25日08:34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龍灣三招緩解停車供需矛盾

近年來,城市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在溫州市龍灣區,相關部門通過線上線下分析,發現停車難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個不平衡,兩個不充分”,即車位供求不平衡、信息共享不充分、管理調度不充分。

龍灣區對症下藥,三招破題。數據顯示,龍灣區道路車輛違停率從2018年的28.18%降至2019年的1.53%,道路停車周轉率從不足兩次提升到10.99次,月均增補供社會車輛泊位服務3.75萬次。

錯時互補

停車位動態平衡

日前,剛結束一天工作的龍灣市民徐繼庫,開車回到位於龍灣區雁蕩西路的雁湖住宅區。不需要擔心小區內的車位已經被佔滿,他穩穩地將車停在小區外的公共泊位上。“這要在兩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徐繼庫說。

雁湖住宅區是龍灣區早年建成的小區之一,登記車輛多達1300多輛,但實際配備車位隻有450個,完全無法滿足住戶停車需求。2018年,龍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調研發現,該小區停車供需矛盾尖銳的同時,也存在大量停車資源在部分時段閑置的現象:白天,周邊公共泊位嚴重不足,小區內泊位空余閑置﹔到了夜晚,又恰恰相反。

根治車位供求不平衡,出路就在於“供給”,充分挖掘停車位潛力。2018年10月,龍灣區在雁湖住宅區實行雙錯時“潮汐”車位利用模式,一方面用公共泊位彌補小區內居民夜晚停車缺口,另一方面協調小區車位白天對社會公眾開放,從而使雙方的停車資源形成互補。

目前,龍灣區已陸續開展10個小區的錯時停車工作,新增2500個錯時泊位。

僅靠小區內部的空間,無法完全滿足市民的停車需求,因此,龍灣區整合公共區域、協調更多臨時車位,每年以新增30%的進度增加停車位,今年計劃增加1000個公共配套停車位,以滿足市民出行停車需求。

數據共享

尋找泊位更便捷

龍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林麗說:“由於信息孤島效應,有些地方即便有車位,車主也不能及時找到,隻有整合城市停車資源,共享車位信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

讓數據跑起來,讓車位動起來,是龍灣區破解停車難的又一項重要嘗試。今年4月,龍灣區將錯時小區、公共泊位、公共停車場以及商場、銀行、寫字樓等32個停車場所作為“網點”,組建城市停車聯盟,建立統一的智慧停車平台。通過大數據指引,與高德地圖合作,首批城市停車聯盟點的空余車位數據、出行線路,被一一畫進了地圖。

“太方便了!根據地圖指引,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停車位信息,並引導規劃出行和停車。”龍灣市民吳輝點贊道。近日,要去龍灣區文化水街辦事的他,掏出手機點開“龍灣智慧停車”微信小程序,通過“停車引導”功能,實時查詢到文化水街附近的龍翔湖停車場尚有89個空余車位。隨后,他點擊屏幕上的“導航”按鈕,系統迅速規劃好前往龍翔湖停車場的行車路線。

除了軟件服務,龍灣區還在重要路口設置了30塊“停車引導屏”,市民可以通過它們了解附近城市停車聯盟點的方位、空余車位數量。

違停預警

打造人性化執法

前些天,因為趕著接孩子放學,市民王素珍抱著僥幸心理把車子停在龍灣區永寧西路萬鴻家園人行道上。不到兩分鐘,她就接到一條違停預警短信:您的車輛已被人行道違停預警系統鎖定,請立即駛離,否則將依法予以處罰和拖離,回復“停車誘導”可獲取周邊停車泊位信息。

“太走心了。”王素珍說,“在放學階段,學校周邊停車難是普遍問題,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就知道該停哪裡了。”

政府部門充分把握執法管理的“度”,體現出人性化執法,才能讓市民發自內心有序停車。

2018年初,龍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為破解管理調度不充分難題,打造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創新研發預警執法平台。車輛一旦駛入禁停區域違停,90秒內便自動鎖定,隨即指揮中心通過語音或短信方式溫馨提示車主在8分鐘內及時駛離,並推薦周邊泊位引導車主有序停放,若違規車輛整改不及時,就會被錄入系統或調度人員精准執法。這項“柔性執法”機制啟動以來,該區已發出違停預警14.93萬車次,預警整改12.30萬車次,預警整改率82.37%。

預警也有底線。針對嚴重影響車輛或行人通行,佔用盲道停放,封堵消防、逃生等關鍵通道的違停行為,一旦被偵測發現,當即取証處罰,結合執法可視化調度平台指揮附近執法隊員前往現場抄告拖離。此外,同一地點累計提醒超過兩次,系統也將通過短信和語音通知,提醒車主已被拉入“黑名單”,自此以后不再發送預警通知,發現該車違停將直接進行處罰,杜絕屢教不改或通過多次騰挪惡意停車現象。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