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基層環境問題監管網格

浙江海寧聚焦“最后一公裡”創新推行生態環境片長制

徐淵、黃妙妙

2020年09月12日09:34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織密基層環境問題監管網格

“這裡的河長制牌子倒了。”“這裡堆積的樹枝太多了,容易引發火災,需及時清理。”“這裡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長得太多了,需要清理。”……在浙江海寧市周王廟鎮博儒橋村的微信工作群裡,4名村級片長正在將巡查中發現的生態環境問題上報。博儒橋村總片長——村黨委書記吳清江告訴記者:“我們村目前有110名村設的小片長,他們每人負責10戶人家,每周在自己的片區進行3次巡查,將在村裡發現的生態環境問題上報給4名村級片長,基本能像人工天眼一樣,了解到全村的生態環境情況。”

吳清江口中說的,正是2019年底,海寧市為解決基層環境治理“最后一公裡”問題,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的基層生態環境片長制。海寧將全市劃分鎮級片區167個,配置片長、副片長332名,聯絡員457名,劃分村級片區354個,配置片長、副片長395名,聯絡員394名。各鎮級片區由鎮(街道)班子成員擔任,片長是鎮級片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片區內的片長制工作負總責。各村級片長由所在區域村(社區)負責人擔任,片長是村(社區)級片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村(社區)片長制工作負總責,負責做好村(社區)內生態環境日常巡查、監督、宣教、服務等工作,及時將發現的問題上報各鎮級片長。

同時,海寧充分利用全科網格作用,在各片區定期開展片區巡查,關注重點企業、重點場所,同時結合“生態智慧”平台等信息化、智能化治理手段,提升問題發現能力,實現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解決。按照發現問題的大小,實施分類整改。不涉及執法的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一般環境問題由各級片長積極協調、及時整改。一時難以整改的,7日內制定整改方案,上報鎮(街道),一個月內完成整改。對通過片長制發現、上報的重大問題,要加大環境違法行為聯合懲戒力度,嚴厲打擊環境犯罪行為。

為進一步提升海寧片長制的長效管理機制,海寧市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大體系。理順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具體監督管理、網格片區和行政執法的關系,明確鎮級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分隊、鎮級綜合執法隊伍和片長事權邊界。海寧市生態辦、鎮(街道)生態環境辦要定期梳理、分析研判各片區上報、調處的各類生態環境問題,對於重點、敏感問題要加強統籌協調,嚴格落實責任,採取有力措施,推動問題加快解決。對於重大生態環境問題,要及時上報市委市政府。各片長要加強問題調查處置,督促協調和推動問題解決到位。

“我們開展生態環境片長制旨在健全完善生態環境問題分類分級處理和上報反饋制度,著力改善‘問題發現不了’的現狀,力爭依托現有的‘微網格’等方式讓每個片區生態環境問題無所遁形,讓大部分生態環境污染能夠在基層發現、得到解決,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格局。”海寧市生態示范市創建辦副主任詹善杰介紹。海寧市在推行片長制后,基層生態環保力量得到增強,鎮(街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更加落實,村(社區)問題排查發現和整改能力大幅提高。今年,這項制度還獲評了“美麗浙江建設實踐典型案例”。

(責編:張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