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八個更”之台州體驗

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圓了群眾“安居夢”

柳祥寶

2021年01月04日09:39  來源:台州日報
 
原標題: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圓了群眾“安居夢”

幸福,對於家住臨海古城街道巾山小區的羅喜萍來說,一個重要標准就是住得舒服,環境宜居、氛圍和諧、生活舒心。

台州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一場城鎮老舊小區三年改造計劃迅速在全市落地。完善的基礎設施、整潔的居住環境、配套的社區服務、長效的管理機制、特色的小區文化、和諧的鄰裡關系,正在走進生活。

寒潮來襲,氣溫陡然下降。上月30日下午,陽光明媚,65歲的羅喜萍趁著外孫睡覺的空隙,到公園跟朋友聊聊天。

公園不大,就在小區裡面,叫“和暢園”,周邊綠樹環繞,涼亭、文化長廊坐落其中。小區的老人們喜歡在這裡聊天、打牌、健身。但在以前,這裡是個雜亂的空地,居民都繞道走,公共設施更無從談起。

“小區環境越來越好,我跟老伴商量好了,就在這養老了,哪也不去。”作為小區最早的一批住戶,這裡一草一木的變化,羅喜萍都看在眼裡。

1998年,羅喜萍一家搬進交付不久的巾山小區。當時,小區前面的台州府路還停留在規劃圖紙上,外面是一片橘林,配套設施寥寥無幾。即便這樣,一家人還是興奮不已,“三四十平方米的老房子換到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整個家都寬敞了。后來陸續添置了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小日子就更舒服了。”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巾山小區存在的問題開始顯露。“亂停車、綠化帶無人打理、衛生清潔沒人做。一些住戶買了雞鴨等家禽,在小區裡放養。”小區面對的困境讓羅喜萍既心疼又無能為力。

十幾年來,小區經歷過多次改造提升。最近較大的一次改造是在2019年9月,涉及住戶650戶、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雨污分流,臭味散了﹔三線入地,“蜘蛛網”不見了﹔增設路燈監控,心裡更安穩了……小區“顏值”在提升,居民的滿意度也在上升。

羅喜萍的女婿不止一次提過,希望老人搬到雲水山庄一起住,平時也好有個照應。羅喜萍和老伴住了半個月就跑回來。除了長久的生活習慣外,羅喜萍心裡還有一個原因,小區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更適合老年人生活。

“和暢園”裡健身器材、休閑桌椅等公共設施齊備,大家可以聊天打牌,興致來了跟著戲迷唱幾句﹔新開辟的停車位讓子女節假日回家,不用再為找車位犯難﹔小區門口的古城中心幼兒園,讓孫輩的接送變得更方便。

“社區正在探索居家養老服務。附近的鹿城社區建起了‘溫暖之家’,提供24小時托養照護、康復理療、洗浴助浴、就餐等服務,給我們提供了新思路。”據人民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黃彬彬介紹,巾山小區常住人口近1.1萬人,其中超過1/3是老年人,這個比例還在逐年增加。社區服務將更加努力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讓老人安度晚年。

臨近傍晚,羅喜萍起身和朋友打了聲招呼,准備回家做飯。抬頭看到小公園裡的兩棵樟樹,她笑了,“這還是公園改造后,我和健身隊十幾個人一起種的,現在枝繁葉茂,是夏天乘涼的好地方。”

數據鏈接:幸福城市,宜居台州,是實打實干出來的。2019年,全市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35個,2020年改造數量30個以上。城鎮棚戶區改造、城鎮公租房保障力度再加大,累計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含貨幣化安置)8.06萬套、基本建成4.45萬套、竣工3.62萬套、交付3.09萬套。目前,城鎮住房保障受益覆蓋率達到23.75%,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指標要求。在農村,農民住房狀況也在逐步改善,到2020年底,全市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治理改造15202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治理改造4582戶。

(責編:康夢琦、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