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垃圾焚燒處置項目交出溫暖答卷

2021年01月21日08:59  來源:嘉興日報
 

  “淨一方山水,守一朵雲開,半畝清風。不管滄桑幾句,不問風起雨落,就今天的廠區桃朵,九月秋風嬛然一天,監督員日記別致一頁……”近年來,在嘉興市南湖區大橋鎮步雲村,環境監督員奚永良拿起手中的筆,用一首首極具鄉土情懷的詩歌,描繪出了新時代的美好生活。

  這樣鳥語花香的場景,前幾年他還想都不敢想,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變成了現實。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全市域推進“品質嘉興”大會戰中,“綠色生態治理”是關鍵一環,也是居民們呼聲最強烈的內容。

  2019年5月,嘉興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嘉源集團負責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提升改造工程。隨后,嘉源集團聯合上海康恆環境公司成立嘉源康恆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接手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環保提升工程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這一次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群眾的呼聲與期盼得到了有力的回應,也看到了嘉興蝶變躍升、跨越式發展的新氣象。

  “異味圍城”十余年

  居民心病難除

  位於大橋鎮的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最早於2004年就落戶大橋鎮花園村,十多年來,生產設備和技術都已過時,排放的煙氣不達標,影響周邊環境,也因此被中央環保督察組責令整改。

  長期以來,大橋鎮的居民通過信訪等途徑表達訴求,希望盡快提升改造,改善居住環境。

  奚永良是土生土長的大橋鎮人,在步雲集鎮上開店30多年,還做過廣播站的通訊員。當大家被陣陣惡臭嚴重影響生活的時候,他也被大家推選出來,和政府、企業講講村民的訴求。

  “實話實說,那時候垃圾焚燒廠周邊的味道的確很重,可以說是‘異味圍城’。”談及過去的感受,奚永良不無感慨地說。

  家住花園村的沈冬華感受就更為直接了。他和老伴還有母親住在一起,家離廠區不過六七分鐘路程,即使到了周末,他也不希望住在市區的孩子回來看他們,“味道重,粉塵也重,到了夏天別說開窗了,連門都盡量不開。”

  家門口臭氣嚴重,是村民們心頭的痛。事實上,市區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有限、處置技術設施落后,以及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味擾民,是嘉興所面臨的環境治理難題。如何點對點精確實施,把這件好事做好,高品質、高標准推進“品質之綠”建設?

  大橋鎮的居民們都在等待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從“閑人免進”到“開門相迎”

  網格連心讓百姓安心

  2019年6月28日,由嘉源集團主導的嘉源康恆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於同年7月9日正式接手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

  “好是好,但不要建在我家后花園。”起初聽說垃圾焚燒廠要改造,當地群眾普遍存在擔憂和顧慮,並認為該項目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如何才能化開不信任的“堅冰”?

  唯有了解,才能信任。為了減少公眾對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的抵觸心理,改變公眾對項目“臟、亂、差”的傳統認識,在項目建設前期,嘉源康恆環境公司通過“網格連心、組團服務”這一載體,連同科技城、花園村工作人員一起走村入戶,陸續走訪了516戶居民,充分了解民意訴求。同時,組織當地居民參觀國內一流垃圾處置發電項目——康恆寧波項目,實地了解現代環保項目成果。

  “真的沒有氣味,還像公園一樣美。”一批又一批村民發出了感嘆,回來后也和身邊人介紹見到的“稀罕事”。最終,6批次共130名村民去了寧波,大家逐漸對身邊的項目也產生了期待。

  2019年7月9日,嘉源康恆與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辦理了工商及銀行等相關變更手續。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提升改造工程正式拉開序幕。

  “嘉源康恆環境公司成立后,我們將項目分為改造和提升兩個部分。原先廠區的垃圾池是露天的,第一時間對垃圾池進行了封閉處理,並使用霧炮車24小時噴洒除臭,還在垃圾車出入口安裝了感應門。對於項目遺留的滲濾液脹庫、飛灰脹庫問題也加快速度清零。”嘉源康恆環境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沈衛民說。

  為了讓民主監督開放成為規定動作,嘉源康恆環境公司內部成立了辨味黨員巡查小組,在集鎮范圍內設立7個觀察點,24小時巡查,每隔2小時打卡聞臭,及時記錄、報告。同時,還為周邊居民發放了186張企民聯系卡,開通群眾投訴電話,第一時間接收群眾的信息。

  “一旦發現哪個點位有異味,或者居民撥打熱線電話,我們就馬上進行點位除臭,對廠裡的臭源點進行控制。”員工盛玉甫是辨味黨員巡查小組成員之一,冬去春來,小組成員都摸索出了經驗,還會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不同風向重點巡查不同地點。

  漸漸地,村民們發現,身邊的臭氣少了。雖然項目改造提升不可能在轉瞬間完成,但村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嘉源康恆環境公司對項目改造提升的決心和信心。

  化“鄰避”為“鄰利”

  “垃圾場”變身“城市客廳”

  作為嘉興市民關注的民生工程,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近日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環境監督員,他們是周邊的百姓,見証著嘉源康恆環境公司接手綠能公司以來項目取得的進展與周圍環境的轉變。

  2019年11月,在大橋鎮花園村村委會,嘉源康恆環境公司聘請了部分村民代表作為企業的環境監督員,並定期就工程建設及周邊環境保護等問題展開座談。

  “我們不僅要關注當前的問題和企業在過渡期的問題,也要關注未來發展的問題。”在嘉源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嘉源康恆環境公司董事長徐飚看來,要破除其中的“鄰避效應”,關鍵是要讓環保項目與生態環境有機融合。

  然而,要如何促成兩者的有機融合呢?其中,轉變單一治污的觀念尤為重要。如今,環保項目已不是單純地為“治污而治”,方法也不是單獨從市郊劃塊空地出來建設治污工廠,如何在保障環境效益的前提下,兼顧城市更新改造與生態景觀營造,才是破題的關鍵。

  對此,嘉源康恆環境公司一方面通過技改、創新工作方法,內設三台國內最先進的康恆機械爐排爐,煙氣淨化系統採用國際最先進的“七步法”組合工藝,全面提升垃圾焚燒過程中的環保指標,排放指標優於國標和歐盟標准。另一方面,建立社區共建結對幫扶機制,項目建成后將為周邊社區提供市民環保科普教育基地、工業旅游基地等,並推行公眾監督員和公眾開放日制度,將“鄰避”項目變為“鄰利”項目,持續提升周邊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垃圾庫完成密封形成負壓、垃圾坡道建成、新卸料平台投用、主廠房建成……站在以浪潮為概念的廠區建設效果圖前,監督員們感慨萬千,希望項目能早日完工,真正變成一個花園式的工廠,成為一個地標建筑。

  “市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提升改造工程能夠順利實施,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領導,更離不開周圍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沈衛民表示,今后企業將進一步優化項目軟硬件建設,打造世界一流、國際領先的現代化環保明星工程,讓項目真正“綠起來”、真正“紅起來”,體現黨的誕生地特征,成為一個領先和示范工程。(沈哲韜)

(責編:金忠耀、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