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做好新能源發展規劃 國網浙江電力推動能源綠色轉型

黃琳、張正華
2023年04月21日20:28 | 來源:浙江在線
小字號

4月18日,象山金岙塘“魚光互補”施工現場熱鬧非凡,國網寧波市象山縣供電公司組織工作人員現場查看金岙塘項目建設進度,了解項目總體進度、存在困難,落實解決措施。該項目總裝機容量5.77兆瓦,建成后預計平均每年發電618.78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0.35萬噸,為村集體帶來持續穩定收益的同時帶動村民綠色用電。

綠色低碳的用能方式得益於浙江近年來新能源的迅猛發展,特別是海上風電和光伏。國網浙江電力積極做好新能源發展規劃,加強電網建設,優化電網調度,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上標一級水電站全景。朱益攝

新能源發展被寄予厚望

截至3月底,浙江全社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突破3000萬千瓦,佔全省電源總裝機比超四分之一。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並不具備發展新能源的天然優勢。稟賦不足,新能源發展卻如此迅猛,背后的原因是什麼。

電力保供穩價的要求。2022年夏天,浙江經歷了46天極端高溫,26天用電負荷需求破億的艱難時期,電力保供面臨的困難猶在眼前。

2023年,電力保供依然是浙江電力的頭等大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經濟大省浙江以“起步即沖刺”的姿態,全力發展經濟。凡此種種,都對電力供給穩價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外來電,中長期來看,新能源也被寄予厚望。據國網浙江電力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建設方案規劃,未來新能源將完成出力主體、供應主體的轉變。

能源綠色轉型的要求。《政府工作報告》中同時提出,2023年我國要保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耗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從作出“雙碳”目標承諾,到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國家一直在推動能源清潔化。

以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為目標,浙江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新能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路徑。2021年6月,浙江省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要求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實施“風光倍增計劃”,風光新能源總量計劃從2020年1700萬千瓦增加至2025年3400萬千瓦。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浙江累計新增風光裝機容量約1260萬千瓦,已佔“十四五”規劃目標的74%。

多方共推新能源發展

浙江海上風電主要分布於杭州灣、舟山、溫台沿海地區。

在嘉興,嘉興1號、2號海上風電相繼並網發電,組成長三角最大風電群,每年可向電網輸送超16億千瓦時電能。

在舟山,岱山4號海上風電並網,與嵊泗5號、嵊泗6號海上風電場共同構成了浙江省最大的海上風電群。僅岱山4號海上風電場,每年就可向電網輸送6.18億千瓦時電能。

為了推動更大規模海上風電特別是中遠海上風電的開發利用,國網浙江電力將關注點瞄准到柔性低頻交流輸電技術,該技術可以更好地開發利用中遠海豐富的風電資源,提升風電輸送容量的同時讓輸送更加經濟靈活。

台州首座海上風電站——華電玉環1號海上風電場自並網發電以來,目前已供應綠色電能超1.5億千瓦時。陳維益攝

2022年6月,全國首個柔性低頻輸電示范工程——台州35千伏柔性低頻輸電示范工程投運,首次實現了海上清潔能源降頻直送。台州大陳島上的風轉化為20赫茲低頻交流電,源源不斷地送往陸地。該工程預計年發電量450萬千瓦時,能夠滿足約2000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與海上風電同步,浙江光伏發電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不僅集中式光伏發展迅猛,分布式光伏也遍布樓宇屋頂、田間地頭。據統計,浙江光伏裝機總量已位居全國第三。

浙江並不具備大規模發展集中式光伏的天然條件。因此,浙江充分利用工廠、居民的屋頂,大力發展分布式屋頂光伏。截至2023年3月底,分布式屋頂光伏裝機容量已達1932萬千瓦,佔到光伏總裝機容量的76%。

這樣快的發展趨勢並不是簡單的需求所致,還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引導。

“人人光伏”的發展構想在杭州、嘉興等地被倡導、實現。嘉興海寧尖山幾乎所有大型廠房屋頂都安裝了光伏。截至2022年底,光伏裝機容量29.18萬千瓦,鋪設面積佔區域屋頂總面積的比例突破70%,年發電量2.98億千瓦時,人均光伏容量12.19千瓦,是浙江平均水平的32倍,已提前實現“人人光伏”這一目標。

除了“人人光伏”,全村光伏、全鎮光伏、整縣光伏的模式也在浙江穩步推進。

金華東陽市政府下發通知,明確設定專項資金,對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建成,符合規劃、技術規范並納入市級低碳數據庫的光伏發電項目,根據實際發電量按0.11元/千瓦時給予補助,連續補助3年。

多種形式的光伏發展方式推動了浙江光伏的大發展,也形成了全社會共同發展光伏的良好氛圍。

彈性電網保障新能源消納

隨著風光裝機容量的增長,風光等新能源日發電量最高達到1.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3月14日12時13分,浙江電網光伏出力達到1528萬千瓦,首次突破1500萬千瓦,佔當時全社會用電負荷的20.85%。

國網浙江電力持續支持風光等新能源發展,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

風光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必將面臨送出和大范圍優化配置。國網浙江電力加快構建以特高壓交流環網、特高壓直流為主干的堅強大受端特高壓網架格局,持續完善分區合理的500千伏網架,提升電網設備承載力,為大規模新能源送出創造條件。

3月27日,浙西南網架優化加強工程開展走線預驗收,預計6月投產。該工程將進一步優化浙西南部電網網架結構,提升麗水、衢州地區富裕光伏水電的疏散消納能力。

國網浙江電力調度大廳。陳聰攝

風光等新能源就像草原上的“野馬”,沖勁十足,但性情不定,難馴服,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功率的預測。國網浙江電力利用高精度氣象資源全景監測裝置及網格化數值天氣預報,開啟分布式光伏發電功率精細化預測,開展市級供電公司、縣級供電公司、變電站、母線、饋線五級分布式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的示范應用。目前,短期光伏功率預測准確率已達96%。

國網浙江電力還加強風光等新能源資源的分析和評估,科學引導新能源發展規模和布局,綜合支持風光等新能源發展。國網浙江電力在山區26縣推行“光伏富裕”工程,挖掘農村地區風能、太陽能等能源資源﹔研發出“光伏導航”,篩選適合發展分布式光伏的地塊資源,評估光伏發展潛力值和消納能力﹔在寧波奉化推出“智慧光伏”應用,實現分布式光伏電站集中運管。

此外,為解決風光電力穩定性弱問題,國網浙江電力加快探索儲能和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在寧波、溫州、金華等地開展大型儲能項目建設,創新“共享儲能”新模式,在寧波寧海、湖州長龍山、麗水縉雲等地建設抽水蓄能,有效調節新能源。在麗水、衢州,國網浙江電力促請浙江省發改委統一調整小水電上網峰谷時段,以“水光”多能互補,解決光伏發電能源外送通道擠佔、負荷峰谷倒置問題。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