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張藍圖繪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擘畫浙江“千萬工程”帶來鄉村巨變

人民日報記者
2023年06月25日08: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詩畫村庄,和美城鄉,富樂之江。

  一幅新時代《富春山居圖》鋪展眼前。

  循跡溯源,20年前起筆的“千萬工程”擘畫藍圖。

  2003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親自出席全省“千萬工程”啟動會,親自部署從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入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要把‘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作為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基礎工程、統籌城鄉發展的龍頭工程、優化農村環境的生態工程、造福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

  農業農村農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盤、壓艙石。環境資源生態,發展中國家邁向現代化的短板與瓶頸。

  “千萬工程”以省域為單元率先破題。20年持續奮斗,成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直面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執政應答。

  起筆於群眾利益,落筆答“四個之問”,工筆繪鄉村新貌,走筆成長遠大計。

  戰略擘畫開新局,一張藍圖繪到底。

  這張藍圖,習近平總書記看得重、望得遠、抓得實,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20年鍥而不舍、久久為功,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萬千農民群眾,深刻改變之江,贏得中外贊譽。

  ——浙江農民群眾稱之為“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受益的一件實事”﹔

  ——專家學者評價其是“在浙江經濟變革、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讓列車換道變軌的那個扳手,轉動了鄉村振興的車輪”﹔

  ——2018年9月“千萬工程”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頒獎詞認為:“這一極度成功的生態恢復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

  大江奔流有其源。

  20年前,這場變革為何肇興於浙江,理論和實踐的“原點”是什麼?

  20年來,其旺盛生命力、巨大感召力、廣泛影響力來自哪裡?

  20年不懈奮斗,“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之窗”如何呈現“中國之美”“中國之治”?

  20年后再出發,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走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我們又該從“千萬工程”中汲取什麼?

  …………

  “千萬工程”實施20年之際,本報記者循著這張藍圖,看鄉村巨變、觀錢塘潮涌、聽歷史回響、探時代脈動,深刻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實踐偉力,深刻感悟人民領袖深厚情懷與人民群眾蓬勃創造的交相呼應、激蕩共鳴。

  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

  “千萬工程”歷久彌新,根在思想指引。20年擘畫推動,彰顯遠見卓識、為民情懷、歷史擔當

  汽笛聲起,4.5公裡軌道繞村,觀光小火車串起竹園、茶園、果園、花園。

  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昔日“臟亂差”,而今“綠富美”。

  2018年9月,魯家村村委會主任裘麗琴,代表浙江農民登上聯合國環境署領獎台:“‘千萬工程’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

  幸福之源,飲水思源。

  這是深入調研、問題導向的戰略擘畫——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習近平同志2002年10月到浙江工作,用了118天,跑遍11個地市、25個縣。

  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原浙江省農辦副主任顧益康,多次隨同調研。顧益康回憶,一次,走訪完當地安排好的村子后,習近平同志鎖著眉頭上了車:

  “剛才看的村子不錯,但哪個縣市沒有幾個好鄉村?這是不是浙江絕大多數鄉村的面貌?”

  “果然,停下車來,周邊轉轉,臟亂差的村子不少。”顧益康說。

  剛邁進21世紀的浙江,經濟長足發展,城鄉差距卻大。有新房、無新村,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是當年的鄉村即景。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如何補上短板?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怎樣落子成勢?

  走訪田間地頭,問計干部群眾。

  2002年12月15日,習近平同志走進杭州市蕭山區梅林村。這裡村容整潔、規劃有序,百姓通過村辦企業增收致富。

  “建設一批標准化、規范化、全面發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叫得響的小康示范村鎮,為我省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成功的經驗。”翌日《浙江日報》,記錄下考察調研時的這番話。

  一張藍圖,日漸清晰。2003年6月“千萬工程”啟動會召開:從全省近4萬個村庄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浙江首個村級“共同富裕”指標體系、首個村級電力低碳服務驛站、首個村級青少年宮分宮……今日梅林,風景更新。

  隔壁益農鎮有個群圍村。昔日“整治村”,現今啥模樣?污水溝變風景線,出門菜園和花園。當年村集體欠債100多萬元,如今人均年收入5.28萬元。

  “調查研究開路,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難點問題,從農村長遠利益出發,從群眾身邊實事破題,榜樣引路,帶來千帆競發。”顧益康說。

  這是心懷大局、放眼全局的歷史擔當——

  “千萬工程”的實施,連著省情、國情、世情。

  縱觀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歷程,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極易擴大,從而掉進有增長無發展的“現代化陷阱”。

  “作為沿海發達省份,我省有條件、有必要、有責任通過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全國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探索路子、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千萬工程”啟動會,開宗明義。

  2005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千萬工程”嘉興現場會上再次強調:“這項工程是在我省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推進、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的時代背景下,著眼於縮小城鄉差距、改變農村環境‘臟亂差’和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狀況而實施的。”

  小切口,大思謀。一子落,滿盤活。

  “千萬工程”啟動1個月后,2003年7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提出“八八戰略”,成為指引浙江改革發展和全面小康建設的總方略。其中一條,“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

  從“八八戰略”明確打造“綠色浙江”,到“千萬工程”成為生態省建設有效載體,再到2005年8月首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系列事關浙江乃至中國未來發展的新理念由此萌發,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源頭之一。

  學思踐悟,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感慨:“‘千萬工程’之所以展現出歷久彌新的旺盛生命力,就在於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堅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謀劃推進,以‘千萬工程’牽引撬動‘三農’工作,找到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金鑰匙’。”

  這是真抓實干、久久為功的接續奮斗——

  “千萬工程”的推進,貫穿過去、現在、未來。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親自制定了“千萬工程”的目標要求、實施原則、投入辦法,創新建立、帶頭推動“四個一”工作機制:

  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全面落實分級負責責任制﹔成立一個工作協調小組,由省委副書記任組長﹔每年召開一次工作現場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到會並部署工作﹔定期表彰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2003年的啟動會,連續3年的現場會,習近平同志都親自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千萬工程’實施指明方向。”浙江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說。

  這份牽挂,一以貫之。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舟山市定海區新建社區。在以開辦農家樂為主業的村民袁其忠家裡,總書記說:“這裡是一個天然大氧吧,是‘美麗經濟’,印証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浙江山清水秀,當年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確實抓得早,有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厲,繼續走在前面。”

  牢記囑托,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步一個腳印走。

  每5年一個行動計劃,每個重要階段一個實施意見。“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引領起步,“千村精品、萬村美麗”深化提升,“千村未來、萬村共富”迭代升級。

  今年6月7日,浙江省委常委會會議提出,加快構建“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的“千萬工程”新畫卷,以推進“千萬工程”新成效為鄉村全面振興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浙江新貢獻。

  6月21日,浙江全省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全面打造鄉村振興浙江樣板推進會召開。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續寫新篇。

  一張藍圖繪到底,“千萬工程”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將“廁所革命”推廣到廣大農村地區﹔2018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村振興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生態治理進行曲,綠色發展說明書,鄉村振興路線圖,城鄉統籌啟示錄。“千萬工程”20年,打開一扇窗,讓世界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這是執政為民、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那時候,來一趟是真不容易!”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鄉親們記得清楚。

  2003年4月2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到下姜,一路上換了3種交通工具。

  “那時候的下姜村‘面黃肌瘦’。人均年收入1000多塊錢,村中間沒有橋,河道水不多的時候,我們就在河床上架幾塊木板通行。總書記當年來的時候也是這樣走的。”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楊紅馬說。

  下姜村,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來過4回。

  “村裡大部分農戶家都去過,每次都要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群眾,每次都要召開一個座談會,聽一聽大家對基層情況的反映。習近平同志與老百姓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楊紅馬說。

  “千萬工程”深入實施,下姜徹底變了模樣,浙江省4A級景區村庄,帶動周邊63個村社共同奔富。

  當年過河處,早已建起廊橋。橋頭一行字:“夢開始的地方”。

  “為民要重在辦事”“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

  “千萬工程”啟動會上,習近平同志明確了必須著重把握的五個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個就是“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充分發揮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習近平同志強調:“農民是‘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建設者和受益者,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村庄整治的規劃和建設方案都應經過村民討論,民主決策,切實防止刮風,切忌強迫命令。”

  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千萬工程”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萬千鄉村,成為“夢開始的地方”。

  遠見卓識、為民情懷、歷史擔當。

  “‘千萬工程’實施20年,探索出了一條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科學路徑,深刻展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萌發和實踐的光輝歷程,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無可辯駁地証明,‘兩個確立’是我們實現一切偉大變革、開創一切偉大成就的根本保障。”易煉紅說。

  易煉紅表示:“站在新起點,浙江干部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感恩奮進、篤行實干,不斷將‘千萬工程’向縱深推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錢塘江源,馬金溪倒映白雲青山。走進衢州市開化縣華埠鎮金星村,就走進了山水畫卷。

  金星村原黨支部書記鄭初一,憶起17年前一幕幕:

  “2006年8月1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考察新農村建設。在我們這個小村子,足足看了50多分鐘。即將上車返程時,他回過頭來叮囑,這裡山好、水好、空氣好,將來通過‘山海協作’,空氣也能賣錢。”

  樹高根深。鄭初一記得:考察途中,習近平同志看到一棵千年銀杏,根系裸露在外,立即和我們說,這是金星村的象征,十分珍貴,不能讓它枯掉。

  牢記囑托,管斧頭、護山頭、守源頭,好風景帶來好前景,每年20余萬人次游客涌來。“種種砍砍”變“走走看看”,“靠山吃山”有了新路徑,去年村民人均收入4.2萬元。那棵銀杏呢?鄉親們培土澆水、精心呵護,古樹葳蕤如蓋,成了“鎮村之寶”。

  晨光熹微,看著早早起床到馬金溪邊暢快呼吸的游客,鄭初一恍然大悟:“空氣真的能賣錢!”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行走山水浙江,一個個“金星村”映入眼帘。

  “千萬工程”實施20年,發展理念深刻變革,鄉村環境深刻重塑。90%以上村庄建成新時代美麗鄉村,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5400多元,提高到2022年的37500多元。

  發展,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2003年7月11日,“八八戰略”提出第二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就召開生態省建設動員大會。“千萬工程”成為生態省建設重要抓手、有效載體,廣大農村成為推進綠色發展的主戰場、突破口。

  之江大地,奏響激蕩人心的“綠色變奏曲”——

  美麗生態重塑鄉村。

  小橋流水,荷風蛙鳴。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聯豐村,江南美景扑面來。

  “現在這兒是打卡地,以前一片黑臭水體。”鳳橋鎮副鎮長、聯豐村黨委書記李正峰說。“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庭院”多措並舉,臭河浜變親水地,農家樂、採摘園,聯豐村成大花園。

  “源頭花漫處,踏石問輕舟”。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源頭村,拆違建、清“臭源”、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平台,楠溪江畔“無廢鄉村”,千年舴艋舟,今朝爭上游。

  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著手,全域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專項整治,建立城鄉一體的風貌管控體制機制。20年過去,浙江省規劃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100%,農村衛生廁所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基本“零增長”“零填埋”。

  “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一縣一品牌,浙江成為首個通過國家生態省驗收的省份。”浙江省美麗浙江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郎文榮說。

  美麗經濟振興鄉村。

  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修竹茂林,溪流潺潺。人在余村走,就像畫中游。

  這幅畫,蛻變於滾滾煙塵。“‘千萬工程’實施,村裡痛下決心,關停礦山、水泥廠。”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

  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到余村調研,贊許“這些都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今天的余村,打通“兩山”轉化路徑。余村“全球合伙人計劃”去年7月推出,40余個項目入駐,上千名大學畢業生,鄉村創業生活。

  好生態催生新業態,美麗鄉村孕育美麗經濟。

  距余村不遠的溪龍鄉黃杜村,“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萬畝茶園滿目青綠,白色帳篷錯落有致,“游客白天品白茶、逛茶山,晚上躺在帳篷裡數星星。”半日閑露營基地負責人王月慶看好美麗經濟,回鄉興業。

  美麗經濟如何健康發展?安吉及時出台露營營地項目暫行管理辦法,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全縣露營營地發展到47家。從“賣茶葉”到“賣風景”“賣文化”,茶旅融合,造福一方。

  台州市仙居縣,“化工一條江”變“最美母親河”,生態綠道串起山水田園﹔天台縣后岸村,石料堆放場變體育館,農房變民宿,農文旅體產業每年吸引游客超百萬人次。

  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創意,養生養老,運動健康……放眼浙江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紅紅火火,走出一條“美麗生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美麗機制”激活鄉村。

  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大均鄉,白鷺繞著梯田飛。

  2019年起,麗水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大均鄉發布鄉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報告,景寧縣財政據此向大均鄉“兩山公司”支付188萬元,成為全國首筆生態產品購買資金。

  “盤點清綠色家底,才能將好風景好生態價值量化,納入市場化定價體系。”大均鄉鄉長、鄉級林長詹惠淇說。

  保護修復生態,促進“兩山”轉化,離不開改革創新。

  探索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發布全國首部省級GEP核算技術規范﹔取消衢州、麗水和山區26縣GDP總量考核﹔設立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日”……

  浙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萌發地,“兩山”理念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

  構建新機制,拓展新路徑,GDP和GEP協同增長。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成為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

  2018年,“千萬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時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參觀走訪浙江村鎮后,對綠色發展成果高度贊賞:“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甚至是未來世界的模樣。”

  2020年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諄諄囑托:“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進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從浙江到全國,從鄉村到城市,一場關乎人民福祉、永續發展的偉大實踐,持續推進。

  以業為基,鄉村振興

  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推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三農”領域的實踐范例

  21世紀之初的浙江,“扁擔”兩頭不平衡。一頭,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推進﹔一頭,農業增效難、農民增收難、農村社會進步慢。

  “這種城鄉分割的體制和發展失衡的狀態,使農村小康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大難點。”2003年,“千萬工程”啟動會強調。

  日新月異的城,依然故我的鄉,如何打通?

  謀大勢、把規律、抓基礎。以“千萬工程”牽引撬動“三農”工作,找到了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金鑰匙”。

  從村庄環境綜合整治,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推進未來鄉村建設、打造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千萬工程’實施的20年,是浙江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潘偉光說。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如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千萬工程”迭代升級,浙江先行先試。

  曾經的寧波市鄞州區灣底村,一條黃泥路,“彎來彎去彎不到底”。

  2003年9月2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這裡,鼓勵灣底人:“千萬工程”隻有以業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

  “把村庄整治與發展經濟結合起來!一下子,心亮了,路寬了。”灣底村黨委第一書記吳祖楣說。

  今天的灣底,設施農業園也是國家4A級景區,農文商旅一體,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25萬元。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誰來種地?種糧能賺錢嗎?

  2007年3月21日的《人民日報》,發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文章,題目就是《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千萬工程”以業為基,繪就高效生態農業嶄新畫卷。

  湖州市吳興區八裡店鎮尹家圩村,遇到年輕的“農二代”孫建龍。

  “從小就聽大人說,好好念書進城上班,沒出息才回家種地。”為幫父輩,無奈返鄉,沒想到闖出廣闊天地。

  上湖州農民學院培訓,跟科技特派員請教,能夠操作維護100多台(套)農機。2014年又學了無人機植保作業,十裡八鄉稱他為“開飛機的農民”。

  “一粒米”帶動一鄉人。孫建龍領著合作社,去年種了3500多畝糧田,收入近千萬元,3000多戶農戶受益。他們的農機服務隊,走進江蘇、安徽,育秧到倉儲,全程機械化。

  新農人,金扁擔,種地不是舊模樣。

  清水潤田,魚戲稻間。“一塊田,長出生態稻、清水魚,融出種養游新產業。”麗水市青田縣方山鄉,綠色山根田魚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旭青介紹。

  人防技防,良田糧用。“鐵塔探頭、遙感衛星都是巡田好幫手,全天候守護。”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雙溪村,農田巡查員趙斌很驕傲。

  去年,浙江實現糧食播種面積1530.7萬畝、產量124.2億斤。

  一棵桃樹能“結”出什麼?

  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三星村,水蜜桃之鄉。綠色種桃、直播賣桃、游客摘桃,6000畝桃園年產值1.8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5萬元,村歌就叫《流蜜的地方》。

  開發桃花酥、釀制蜜桃酒、舉辦桃花節,南湖區加力擦亮水蜜桃品牌。“興業態、深融合,產業鏈接,城鄉互促。”南湖區委書記邵潘鋒說。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串珠成鏈。“千萬工程”牽引,浙江省建成82條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全產業鏈,年總產值2575億元,輻射帶動478萬農民就業創業。

  四明山下,革命老區。曾經,寧波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出門就上坡,雨天兩腳泥。

  2003年春節前夕,剛剛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專程到梁弄鎮和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提出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的殷切期望。

  不久后,村兩委給習近平同志寫信,很快收到回信。信裡鼓勵他們加快老區開發建設,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

  2018年2月,橫坎頭村全體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發展變化。當月回信就到了村裡,總書記希望他們“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兩封信,一封囑托興產業,一封教我們興鄉村。”橫坎頭村黨委書記黃科威感慨。

  鄉村是生產空間,也是故土家園,承載鄉愁,寄托憧憬。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農業強國應有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由表及裡、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山區、平原、丘陵、沿海、島嶼,萬千鄉村,千差萬別。和美鄉村如何建?農村現代化咋推進?

  “千萬工程”給答案:規劃先行,因地制宜。

  梅子雨,藕花風,搖櫓咿呀。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新民村,宛如水墨畫。嘉興編制傳統村落保護規劃,繪就“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

  金華永康市建設“智慧減排系統”,農村污水,一水多用。寧波市象山縣採用生態反應鏈工藝,專業公司運營,“污水靠蒸發”變“綠水繞人家”。

  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突出特色,精准施策。強體制機制,下繡花功夫,萬千鄉村,深刻重塑。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種子的力量在於生長。根植沃野,欣欣向榮。

  “‘千萬工程’聚焦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生動印証新發展理念在浙江農村落地生根,由此成為潤澤‘三農’的民心工程。”浙江省副省長李岩益說。

  以文化人,塑形鑄魂

  鄉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熱土和基石。讓身有所棲的美麗鄉村,成為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園

  阡陌村舍,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文化基因。

  之江大地鄉村行,邂逅一古一新。

  一古,博物館。紹興嵊州市甘霖鎮,東王村看完越劇博物館,孔村又遇水稻博物館﹔湖州市吳興區潞村,錢山漾遺址旁有個“絲源館”﹔寧波市鄞州區灣底村,一村5個博物館。

  一新,咖啡店。寧波市鎮海區永旺村,農具倉庫改建為“稻田咖啡”﹔嘉興市南湖區聯豐村,“村口咖啡”是創客工作站,也是村民議事點﹔湖州市安吉縣紅廟村,礦坑湖畔咖啡店,一天賣出1000杯!

  一古一新,相映成趣。是業態場景,也是人間煙火,鄉風鄉韻。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以文化人,塑形鑄魂。“千萬工程”20年,造就萬千美麗鄉村,也為傳承鄉村文化、培育鄉村風尚夯基壘土、搭建舞台。

  木板牆、花格柵、石庫門。金華蘭溪市諸葛鎮,近千年歷史的諸葛八卦村,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諸葛村文化底蘊深厚,2003年9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曾到村裡調研。

  保護和開發並重。今天的諸葛村,人人都是文保員,每幢古建筑都挂了牌。孔明鎖制作、諸葛中醫藥,入選省市級非遺,文創產品遠銷海外。村民成股東,古村落保護者,同時也是受益者。

  文化是村落的靈魂。“千萬工程”,刻錄下守護優秀傳統文化的殷殷期盼、耿耿心志。

  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有幾十株千年古樟樹。習近平同志告誡:“既要發展好經濟,也要保護好古村”。如今,樟樹亭亭,游人如織。

  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烏石村,散落玄武岩石造的烏石屋。習近平同志囑咐:“要保護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烏石屋風貌如昨,農家樂另尋新址。

  習近平同志曾以筆名“哲欣”在《浙江日報》撰文:“建設新農村要注意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不一樣,山區、平原、丘陵、沿海、島嶼不一樣,城郊型和純農業村庄不一樣,杜絕盲目攀比,反對貪大求洋,防止照搬照抄,避免千村一面。”

  不丟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方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麗水市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稻魚共生系統”示范基地。梯田層層,魚稻相依,多彩體驗,讓現代大眾走近古老農耕文明。

  看社戲、釣魚蝦、煮蠶豆……魯迅先生的童年什麼樣?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安橋頭村,“魯迅外婆家”鄉村博物館,引游客觸摸一代文豪童年夢境。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全省推行,近10年覆蓋432個重點村、2105個一般村。14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4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總數全國第一。

  讓傳統文化留下來,活起來。村民閑暇時,有了“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紹興嵊州市甘霖鎮東王村,百年越劇發源地。2004年12月14日,習近平同志來到東王村調研,肯定了村裡打算復建古戲台的想法。

  “這給我們鼓了勁。你看,村裡有戲迷角,城裡有越劇小鎮,藝校還有非遺傳承人班,老老少少都會幾句,外地游客也愛聽。”時任村委會主任李秋順,現在是村裡的“金牌導游”。

  如今的東王村,清揚唱腔,余音繞梁﹔鄉村劇團,周周有戲——“多聽名角,不生口角!”

  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千萬工程”20年,文藝點亮鄉村,提振起萬千農民精氣神。

  寧波市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老木匠、泥瓦匠重拾手藝,溪裡石頭、山上竹子都是素材。“鄉間藝術家”就地生長,村黨支部書記葛萬永連連感嘆:村裡人照樣懂藝術!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也是新民俗創造實踐的主體。“千萬工程”走深走實,育出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

  聚會遲到,罰一曲﹔家有喜事,歌祝福。誕生浙江第一首村歌的衢州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再不聞吵架聲。

  紹興市新昌縣澄潭街道梅渚古村,連續10多年舉辦“村晚”,挖掘保護目連戲等傳統曲目,鄉愁有了安頓。

  美麗鄉村,精神家園,場地就是陣地。

  2005年5月17日,紹興市柯橋區楊汛橋鎮文化中心剛開門,習近平同志就來到這裡,在這個全省首家農村文化綜合體內,和大家拉起家常:現在群眾生活逐漸富裕起來,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要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

  文化禮堂建設,全省全面鋪開,成為鄉村標配。今天,浙江已有1.98萬個農村文化禮堂,2.53萬個農家書屋。

  守正創新,固本開新。

  以新思想凝心鑄魂,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今日浙江鄉村,家家戶戶,亮出鄉規家訓﹔村村鎮鎮,活躍百姓宣講。

  美與富辯証統一,物與人全面促進,古與今交相輝映。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鄉村是熱土、是基石、是底氣。

  詩畫江南,一村一韻。

  最難忘,採訪途中,不期而遇的一張張笑臉。

  城鄉融合,統籌發展

  “千萬工程”引發的這場影響深遠的要素流動,捧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難題的中國方案

  城鄉二元結構,一道世界級難題。

  嘉興南湖區,紅船啟航地,貫通城鄉的101路公交車,當地人稱為“開往春天的幸福號”。

  這條線路,沈水根跑了20多年。那個春天,一直珍藏心間。

  2004年3月2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嘉興調研城鄉統籌工作,登上了沈水根駕駛的101路公交車。

  親身感受嘉興城鄉公交一體化帶來的變化后,習近平同志指出,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個系統工程,要整合資源,完善布局。

  不久后,習近平同志主持制定《浙江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綱要》。2004年7月,全省“千萬工程”現場會強調:“城鄉一體化的實質,就是打破二元結構,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促共進的發展機制,不斷縮小城鄉差別,使城鄉居民共享現代文明生活。”

  盛夏訪嘉興,去坐101。

  下班高峰。碳纖維新能源客車裡,空調涼風輕拂、車廂秩序井然,還有母嬰室、輪椅區。

  19年過去,線路長了,站點多了,而車費隻要2元,刷公交卡隻要1元。

  “有效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

  城鄉一體,交通先行。鄉村康庄工程、四好農村路,一個個扎實項目,成“千萬工程”有力支點。

  麗水市雲和縣,有“中國最美梯田”。四好農村路開通,梯田近旁,有800多年歷史的坑根石寨,游客近悅遠來。

  再看公共服務。一根水管通城鄉,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城鄉同質飲水”,全面消除農村“低電壓”現象,4G網絡農村全覆蓋。

  杭州市淳安縣中聯村,鳩坑鄉中心小學,與百裡外的西湖區行知小學,同上一堂課。

  麗水市慶元縣坪坑村,浙閩交界,到杭州車程5小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專家,常駐縣人民醫院,巡回醫療車,開到坪坑村口。

  20年不停步,以“千萬工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激發強勁動能。

  這是浙江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成績單”:

  2003年至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9倍,連續多年居全國省區第一位﹔

  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43︰1縮小至1.90︰1,是全國倍差最小的省區。

  城市讓鄉村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

  周末,寧波市鎮海區永旺村,稻田、花海、小火車,吸引不少城裡人打卡。

  城鄉結合部的永旺也曾困惑。“與城比,是窪地﹔與鄉比,少資源。兩頭挨不著,差點兒被拆並。”永旺村黨委書記郭誠軍說。

  統籌城鄉,永旺新生。

  既破解“重城輕鄉”,又堅持“城鄉融合”,不是把鄉變城,而是充分挖掘培育鄉村之美,不是千村一面,而是氣象萬千。

  思路一變天地寬。用足近城優勢,盤活田園風光,重新發現鄉村價值的永旺,成為休閑旺地、創業熱土。

  城鄉融合,呼喚要素融通。城鄉一體,重在以人為本。

  推動“兩進兩回”,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稅費減免、社會保障、用水用電,政策支持,一一到位。

  “鄉村愛青年,青年愛鄉村”。今日浙江鄉村,青春力量處處激揚。

  曾經的金華義烏市后宅街道李祖村,緊靠城市,沒啥資源,村裡的年輕人選擇進城務工。城鄉統籌,物暢路通,村黨支部書記方豪龍領著村民,整修老舊廠房、閑置農房,引入專業團隊,打造集創業指導、創業孵化、電商培訓於一體的“眾創空間”。

  金靖就是專業團隊領頭人,人稱“鄉村運營師”。政府、企業、鄉村聚合發力,220名青年創客成為“新村民”。創客經濟賦能古老鄉村,村裡主婦學著開起小吃店,“媽媽的味道”美食街帶動75人就業。李氏家族遷離故裡500多年后,非遺傳承人李期銀舉家返鄉,老字號“李氏梨膏糖”生意紅火。

  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農創客、文創客、科創客,鄉村運營師、農村職業經理人、新農人……新職業、新面貌、新氣象,城鄉統籌發展動能澎湃,重構現代“三農”內涵。

  截至2022年底,浙江鄉村綠領人才培育計劃,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130多萬人﹔農創客培育工程,孵化農創客5萬多名。2022年7月,浙江首次組織“新農匠”遴選,種養、手工藝、社會化服務,一批新型人才,扎根鄉村,共創共富。

  今年浙江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以“千萬工程”統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把提高縣城承載能力與深化“千萬工程”結合起來,在城鄉融合中提升鄉村建設水平。

  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

  21世紀浙江城鄉之間,這場影響深遠的要素流動,為世界捧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難題的中國方案。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堅持黨的領導,走好群眾路線,匯聚起共同奮斗的磅礡力量

  一本“民情日記”,載滿初心。

  “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辦百家事,致百家富。”上世紀90年代開始,紹興嵊州市,黨員干部走村入戶,掏出日記本,記下煩心事,拉近干群心。

  嵊州干部群眾忘不了,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嵊州調研考察,提出“要進一步豐富、完善‘民情日記’這一典型經驗的內涵,讓‘民情日記’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實效”。

  新時代“民情日記”,小本子升級成大數據。手機建檔、線上接單、走訪記錄,急難愁盼早回應,關鍵小事快處理。

  “我們牢記囑托,把續寫‘民情日記’和推進‘千萬工程’緊密結合起來,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嵊州市委書記裘建勇表示。

  美麗塑形,文化鑄魂,還得培元固本。

  “千萬工程”是一場深刻的鄉村治理革命,檢驗初心使命,錘煉干部作風。

  實施“千萬工程”靠什麼?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要求,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承擔“千萬工程”領導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傾心關懷、傾情牽挂、傾力指導“千萬工程”,在重要節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浙江不斷把“千萬工程”推向縱深。

  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

  20年來,“千萬工程”始終是“一把手”工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一年一度的現場會高規格,選在哪裡開,各地打擂台。顧益康記憶猶新:“比力度、比進步、比典型意義,拿成果說話。落選的,暗自較勁,你追我趕,來年干出更硬的成績。”

  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一脈澄潭江,潤澤五地共富。紹興市新昌縣的梅渚村、梅屏村、棠村村、雅庄村、鏡嶺集鎮,圍繞一江兩岸,創新“梅棠雅集”黨建品牌,整合優化旅游資源,春賞花,夏避暑,秋逛綠道,冬享民俗。

  一條永旺路,連起四村產業。寧波市鎮海區庄市街道,萬市徐村、光明村、永旺村、勤勇村,組織聯建、活動聯辦、要事聯商、工作聯推、資源聯享、黨員聯培。

  “增強凝聚力,提升競爭力,4個村累計吸引投資3億元。”庄市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徐益軍說。

  “千萬工程”就是基層黨建的試金石、磨刀石。凡是示范和整治工作搞得好的村庄,都有一個戰斗力比較強的班子。

  “村裡大小事,就靠干部跑。”嘉興市嘉善縣大雲鎮繆家村黨委書記陸榮杰說,村干部和大家一起努力,建鮮切花基地,做好“花”文章,村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6萬元。

  “三個吃虧得起”,是寧波市鄞州區灣底村全體黨員的承諾書。

  氣力吃虧得起——多做實干﹔閑話吃虧得起——寬容大度﹔鈔票吃虧得起——先公后私。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走集體共富路,灣底人過上好日子。

  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是具體的。作風實了,本領硬了,辦法多了,向心力自然強。

  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一切發展的目的。

  20年來,“千萬工程”迭代升級,“為了人民”是價值取向,“依靠人民”是行動路徑。

  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親水岸邊,木欄杆上,方言寫著村民自治俚語——“有本事吃本事,無本事鏟鑊糍”“越縮越懶,越吃越饞”“算算用用,一世勿窮”……

  用群眾聽得懂的話,入腦入心。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匯聚鄉村治理內生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85后姜鵬,大學畢業在外創業,幾年前返回老家衢州農村,“一盒故鄉”共富工坊裡,竹龍栩栩如生,竹燈庄雅別致。

  姜鵬笑稱自己是“啃老族”。老祖宗、老建筑、老手藝、老百姓,這是他奮斗的依托、回饋的對象。“工坊一根竹子形成的產品能賣上千元,帶動2000多人增收。”

  湖州,更年輕的倪程偶遇潞村,“柴房咖啡”落戶扎根,古村添了共富場景。

  “當初吸引我的,是村口牆上一句標語——白天干、晚上干、晴天雨天一起干。”一年多過去,每天清早,一路與村裡人打著招呼去上班,倪程覺得這裡就是自己的家。

  浙江提出,3年打造1萬家“共富工坊”,實現山區26縣鄉鎮全覆蓋、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全覆蓋。目前已有7000多家,累計吸納34萬多人就業。

  “千萬工程”20年,影響早已走出浙江。

  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和四川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結成對子,基層組織共建,產業開發共興,“山海情·彝家樂”歌會落戶四明山下。

  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100多批700多名茶農,將白茶苗種進湘川黔大山。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干勁十足:“今年增派村干部,教技術,也強黨建。”

  灣底村村口,石碑上銘刻:“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千萬工程”20年壯闊歷程,深刻表明:人民群眾偉大實踐同人民領袖偉大思想、偉大情懷相互激蕩,就會產生出無比強大的凝聚力、創造力!

  富春江畔,杭州市富陽區黃公望村,一場宣講會,在梅娟民宿進行。

  這裡是錢塘江上游。600多年前,富春山水吸引元代畫家黃公望,揮洒出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

  今天,大學畢業生李靜文,講述著挂職基層200多天來,心中感悟的源頭活水,眼中所見的振興圖景。

  “畫卷為媒,山水傳情”。這個全國文明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庄,茶園、民宿、農家樂,古韻新風,生機勃勃。公望兩岸文創產業基地,不少台胞在此樂業安居。江對岸,富陽水上運動中心,靜待杭州亞運會健兒。

  “今日已無黃子久,誰人能畫富春山?”

  江山如畫今勝昔,一張藍圖繪到底!

  (人民日報記者胡果、李中文、劉毅、王浩、竇皓)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5日 01 版)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