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喚醒”沉睡的生態資源 溫州樂清鄉村發展走上“綠色通道”

蔡甜甜
2023年06月27日09:49 | 來源:樂清市融媒體中心
小字號

6月25日上午,溫州樂清市大荊鎮下山頭村,清新的花果香中,村民金先英踏上上班路。寬闊的環村道路,串起了村子的果園、石斛園、鐵定溜溜樂園以及村民們的房前屋后。一路沒有紅綠燈,沒有堵車,隻有看不厭的綠意盎然。不到三分鐘,她就到了工作地。在這裡,有近三分之一的員工與她一樣,都是這個村子的村民。“在景區裡生活、工作,每天都幸福感滿滿!”她道出了眾多村民的心聲。

如今的鳥語花香,20年前村民們無法想象。當時,大荊鎮雖背靠雁蕩山,但支柱產業卻是傳統鑄造業。而鑄造業污染大、對生態破壞厲害,使得這裡的環境面貌破舊落后。無致富產業、無整潔村貌、無秀美風光,除了部分村民在周邊的鑄造廠扛勞力外,大量青壯年被迫外出打工。

“鑄造業在大荊發展的30來年中,雖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過一定作用,但對生態環境影響頗大,不是長久之計。市裡和鎮裡曾發動過多次整治,都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回顧起這段過往,大荊鎮相關負責人印象深刻。他說,為了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17年,大荊鎮開展了一輪聲勢浩大的攻堅整治行動,2個月時間徹底拆除並淘汰了低端鑄造業。這片拆后空間,成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石斛產業的主戰場之一。之后,大荊鎮深挖石斛特色資源,廣邀在外“致富能手”回鄉投資,創新村企共建模式,積極打造石斛全產業鏈。金先英所在的下山頭村,在市鎮村三級大力推動、鄉賢傾情支持下,打造了石斛田園綜合體、鐵定溜溜樂園等,走上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之前的10萬元增加到350萬元,下山頭村也獲評3A級景區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下山頭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所取得的成就,是樂清堅持綠色發展的典型案例之一。這些年來,樂清持之以恆地抓好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淨土、清廢四大行動,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取得了顯著的成效。3次奪得治水“大禹鼎”,2022年8個縣控及以上水質監測斷面三類水比例提升12.5%、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6%,以溫州第一的成績獲評美麗浙江建設考核優秀縣(市),雁蕩山景區創成浙江省首個“無廢景區”……

水更綠了,山更青了,發展前景更為廣闊。不久前,大荊鎮、仙溪鎮、龍西鄉三個鄉鎮聯合黨委舉辦的2023樂清石斛花開共富節開幕,游客們紛至沓來,在深度了解琳琅滿目的石斛產品之余,飽覽這幾個鄉鎮靈秀的山水風光。這場活動,是樂清推進黨建引領鄉村連片提升示范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2021年,樂清啟動大荊片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五年規劃,聯動大荊、雁蕩、仙溪、智仁等6個北部城鎮,推動鐵皮石斛、雁蕩毛峰等特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加速交通共聯、生態共保、產業共興、民生共享四大類98個項目落地,打造北部山海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大荊、仙溪、龍西組建聯合黨委,以“‘一株仙草’促一方發展”為主題,推進“斛光山色·跨越發展”黨建引領鄉村連片提升示范區建設,按照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的思路,打造“石斛+”全產業鏈條,疊加雁蕩靈秀、仙溪水韻、古韻北閤繪就秀麗山水之色,實現產業與環境互動共贏、生態與經濟比翼齊飛。

如今,將“綠水青山”變為群眾奔向共同富裕的“金山銀山”,這樣的故事正在樂清大地到處傳講:清江鎮北塘村整合土地資源,打造“花果飄香”田園綜合體,種出了村美民富美麗經濟﹔嶺底鄉深挖山水資源,致力發展農旅文化和旅游產業,喚醒了“沉睡”的生態資本﹔智仁鄉整合“竹、筍、茶”三大特色產業和手工藝品傳統產業,打響“智仁五寶”品牌,“竹鄉智仁”知名度不斷提升……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樂清正不斷發展優勢產業、培育鄉村新業態,做好“生態+”“旅游+”文章,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綠色,已然是樂清高質量發展的美麗底色。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