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 共進 共富
杭州:西湖湘湖開啟“美美與共”的“西湘盛景”

一江春水穿城過,兩岸風光各不同。6月28日上午,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和蕭山區相聚在西子湖畔,以水為媒,邀湖山見証,西湖與湘湖正式締結“姊妹湖”,義結金蘭、心手相牽,以“西湘”之名,共赴一場未來之約。
同在一城、同屬一根,西湖和湘湖如兩顆明珠閃耀在錢塘江兩側。江之北的西湖,山明水秀,人文薈萃,是充滿東方傳統文化內涵與神韻的文化名湖和歷史名湖﹔江之南的湘湖,清麗婉約,文脈流芳,是見証杭州城市發展的新興之湖和活力之湖。
兩湖相遇,新時代“西湘記”序幕徐徐拉開,“美美與共”的“西湘盛景”在期待中逐筆呈現。
共享
2002年,西湖啟動了持續至今的綜合保護工程,西湖“東南西北中”得到全方位保護和整治,環湖公園景點和博物館免費開放,還湖於民、還景於民,開創了全國旅游景區先河﹔2003年,蕭山作出“圓夢湘湖,還湖於民”的重大決策,湘湖先后歷經三期建設,實現了從復湖、建湖到成湖的破繭成蝶,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20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湘湖正式牽手,“還湖於民”蘊含的“共享”要義仍然是關鍵詞之一。
未來,“兩湖”將通過品牌共建、智庫共享、文化共興、旅游共榮、賽事共辦、文創共拓、商業共育和資源共融,全方位、深層次開展合作,進一步提升“兩湖”的文化影響力、文化旅游吸引力和文旅產業競爭力,讓市民游客更加充分地參與西湖、湘湖的保護發展,讓西湖、湘湖的保護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游客。
共進
西湖與湘湖攜手締約,在杭州文旅發展史和區域合作史上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西湖與湘湖將著力打破邊界概念,以更加接近的物理距離、心理距離、思想距離,齊頭共進,推動實現有域無界、一體發展。
西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接下去將為湘湖輸出高水平規劃、高品質建設、精細化管理等一系列經驗做法﹔西湖也將積極對標湘湖產業優勢,加快推動景區數字化改革、經營模式轉型、產業結構升級,推進業態多元融合發展,把西湖的品質、能級提升到新的高度。
2023年是亞運之年,屆時五湖四海的游客將匯聚杭州。西湖、湘湖作為城市門面,也將在管理上、服務上加強合作,互相對標,給中外游客提供高質量的體驗。
共富
“西湘記”匯聚西湖和湘湖之能,將“兩湖”生態效益和人文價值不斷疊加放大,是在推進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助力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積極探索。
西湖和湘湖宜居宜游宜業,在山水風光、人文景觀上各具特色。未來,“兩湖”將在生態治理上協同共進,持續放大“兩湖”生態效應,助力打造杭州親水宜居品牌,推動綠水青山的“生態顏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持續提升,讓“兩湖”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生態財富。
“兩湖”還將通過建設旅游共同體、成立導游聯盟,合作開發西湖—湘湖一體化旅游精品線路,互設旅游資源推介點,進行文旅資源展示、旅行社設點,加強“新經濟、新旅游、新文化”的互通互融、創新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浙江為共享法庭建設與運行建立省級標准
- 人民網杭州6月27日電 (記者郭揚)“浙江省地方標准明確了共享法庭是一項共建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而不是一個機構,並圍繞隊伍建設、信息流轉、服務輸出等方面,歸納出共享法庭必備的三個特征,即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務共享……”今天,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全社會發布《共享法庭建設與運行規范》浙江省地方標准,對共享法庭是什麼、怎麼建、干什麼、怎麼管進行了規范。據悉,該標准經過近7個月的調研、立項申報、研討論証,歷經專家審評和社會公示,將於6月29日正式實施。 共享法庭是一站式訴訟服務、一站式多元解紛、一站式基層治理的最小支點,也是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的重大創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