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新版越劇《琵琶記》唱響國家大劇院

7月18日晚,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內,琵琶悠揚、掌聲如潮,浙江瑞安新版越劇《琵琶記》在這裡傾情上演,為首都觀眾帶來一場由高則誠故裡產出的戲曲盛宴。
18時50分,距離正式演出還有40分鐘,觀眾陸續進場,不一會兒,三層觀眾席便座無虛席。戲劇場共有900多個座位,所有演出票早在7月16日就已售空。
瑞安新版《琵琶記》參加的是“百戲中華——國家大劇院非遺戲曲劇種展演”。國家大劇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展演從2020年開展至今,已陸續上演京劇、昆曲等大小非遺劇種20余個,合計近30個劇目、50余場精彩演出。“之所以能入選,是由於該劇目藝術質量‘過硬’,加之《琵琶記》是‘南戲之祖’,瑞安是其作者高則誠的故裡,國家大劇院有義務為地方優秀且有代表性的小劇團提供展示才華的平台。”工作人員說。
《琵琶記》劇照。吳小淮攝
“南曲戲文說宋韻,瑞安文脈根植深。琵琶為先引傳奇,東嘉魁名天下聞……”19時30分,大幕拉開,鼓詞唱響,台上,演員傾情演繹著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台下,觀眾時而潸然淚下,時而掌聲雷鳴。
《琵琶記》劇照。吳小淮攝
瑞安新版《琵琶記》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去蕪存菁、刪減枝蔓,壓縮成八出兩小時的容量,矛盾沖突集中,舞美寫意唯美,十余種樂器交織融合。全劇獨具匠心地運用雙層式架構:上層特設高則誠角色,通過其旁白串聯劇情﹔下層是演員的戲劇推進,還融入鼓詞、高腔等瑞安傳統文化元素。如此巧妙設置,使該版《琵琶記》有著鮮明的瑞安地域文化特色。
隨著琵琶曲終,演員逐一登台謝幕,現場沸騰了,觀眾掌聲經久不絕。演職人員多次鞠躬致謝,觀眾仍沉浸在《琵琶記》的余韻裡,不斷叫“好”,並久久不願離去。
王強是定居北京的瑞安人,聽說家鄉劇團來京演出,早早就購票了。演出結束后,他眼裡仍含著激動的淚花:“太精彩了!作為瑞安人,我感到驕傲!”
北京人吳潔則是一名戲迷,特意過來觀看《琵琶記》。“表現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角色形象飽滿立體,令人共情。”她如是評價。
《琵琶記》劇照。吳小淮攝
24歲的瑞安越劇團演員呂佳容是劇中男主角蔡伯喈的扮演者,演出結束后,她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靜。“依然感覺像做夢!首都觀眾太熱情了!這是榮譽更是激勵。未來我定將更加努力,為傳承弘揚瑞安戲曲不遺余力。”她說。
瑞安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金鎧說,瑞安新版《琵琶記》在國家大劇院完美上演,綻放出奪目光彩,這是瑞安戲曲的一大幸事,也是“高則誠故裡”瑞安的莫大榮耀。新起點,更多精彩未完待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