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時間減少三分之二 企業省時省事又省錢
溫州龍港中介服務一站式辦理

這些天,地處溫州龍港新城、總投資10億元的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綠色建筑新材料生產基地,機聲隆隆,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真沒想到這麼快就能進入施工階段。”項目負責人周世文說,以往,“新建投資項目”施工申請審批至少十幾天,如今僅用5天就一次性通過,這得益於龍港“涉企審批中介服務全過程”改革,讓企業省時省事又省錢。
作為全國首個“鎮改市”,龍港2023年頂格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年”攻堅行動。6月,龍港市政務服務中心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圍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探索推行“涉企審批中介服務全過程”專項改革,進一步提升項目全流程審批效率。
龍港市政務服務中心審批一科負責人林佳銳告訴記者,一個社會投資的工業項目,從立項開始到竣工驗收,項目涉及的能評、環評、水土保持、水資源論証等各種評審,企業往往會將這些環節分別委托給中介主體,用於編制各類評估檢測報告。各審批部門也要針對中介提供的評估檢測結果開展多次評審、審查。這一套流程下來,大致會佔整個審批時間的一半以上,是造成整體報批慢的主要因素。
直面審批難點、堵點,龍港採取“一個主體、一組評測、一份報告、一次聯審”新模式,重塑審批流程。以該綠色建筑新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為例,在辦理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之前,需要對設計、環評、水保等事項進行審查,內容涉及行政審批局、綜合行政執法局、自然資源與規劃建設局、農業農村局等多個部門。
通過專項改革,該項目從設計申報起,就從“多條線”變為“一條線”。新建投資項目不必分事項提供材料,隻需在專窗提供一份包含設計、環保、水保的綜合審批方案及相關材料,就可以申請和辦理立項和施工各個環節的審批。
審批過程從“一事一委托”升級成“一站式團購”。龍港推動形成“以設計單位牽頭,工程咨詢、環評、水評等中介為一體”的“中介聯合體”新模式:企業隻需全過程一次委托、由一個中介主體(或聯合體)承接,就能獲得一份涉及建設階段的所有涉企中介評估報告。這一模式在避免不同中介主體分別提供、多頭提供、內容重復浪費之余,還因“團購”節省了費用。據測算,企業中介服務總成本普遍可削減10%至20%,此次該企業新項目就節約成本近3萬元。
審查階段,從“部門分別審”到“一次性聯合審”。項目初審完成后,由龍港市行政審批局牽頭組織多部門和專家成員對企業項目開展一次性聯合審查,將原來3個事項的15天審查時間縮短至5天,評審時間減少三分之二。
“讓項目審批流程更開放、規范、精簡、高效。”龍港市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還將持續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實現投資項目辦理從一件事向一類事、某個點向整個面、單環節向全鏈條轉變,促進投資項目極速開工極速投用,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