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文化“耕基”工程 揭秘寧波鎮海鄉村精神富有新路徑

寧波鎮海,立東海之濱,踏遠古而來,沉澱著千年文化底蘊。近年來,鎮海賡續古老文明,聚焦文化“耕基”工程,不斷探索文化賦能鄉村精神富有新路徑。
“耙地”“播種”
將美好願景厚植於文化沃土
在鎮海,一座座文化禮堂拔地而起,像堅硬的基石夯實每一處鄉村文化根基。2019年底,鎮海區在寧波市率先實現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全覆蓋,全區35家文化禮堂凝聚起35個鄉村的精氣神,構筑起35個精神家園,讓百姓身有所憩、心有所寄。
同年,依托禮堂全覆蓋的關鍵性節點,“禮堂夜市”應運而生,在浙江率先實現“日夜盤活文化禮堂”,夜學、夜演、夜練、夜議次第登場。一時間,晚飯后前往文化禮堂,成了村民津津樂道的潮流。
那麼,如何點燃文化“火種”,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鎮海深度整合全區文化資源,依次建立四大資源庫——由8位文藝大師、130位鎮海籍文藝名家組成的導師資源庫﹔由本土具有文化特長的105名文化人才、276名信息發布官和文化傳播員組建駐村文化大使聯盟形成的大使資源庫﹔梳理形成涵蓋理論宣講、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等6大類1200余項項目的項目資源庫﹔根據群眾需求,推出的8大類200余項活動服務清單的服務資源庫。
截至目前,文藝導師、駐村文化大使已在鎮海37個鄉村全面覆蓋,並建立了“N對1”駐村機制,通過鏈接項目、服務資源庫,組織各類文化活動、文化服務、文化項目進基層3000余場次,實現村民需求精准對接,成功為鄉村的“土味”賦予“文化味”,讓文化“活出圈”“火出圈”。
2022年5月18日,鎮海首家信息傳播中心“十七房村信息傳播中心”揭牌成立,走進這間“臨水小宅”,鄉村新聞發布間、鄉村直播間、外宣會客廳等一應俱全。
鎮海“信息到家”工程同步啟動,與“理享+”宣講矩陣、微笑鎮海、有聲圖書館等特色品牌共同組建起一個巨幅的傳播、服務矩陣。一場場宣講,把黨的聲音送到群眾心坎﹔一抹抹微笑,讓文明有禮之風吹拂心田﹔擺上一張桌、幾把椅子,就能開上一場鄉村新聞發布會……鄉村文化傳播環境不斷優化。
看准時機,全力投擲,鎮海正式啟動文化“耕基”工程,將這顆褒有著“讓人民生活幸福”美好願景的“種子”,撒向鄉村振興的原野。
“耘耥”“灌溉”
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力量
為了精准保障群眾需求,讓群眾的精神富有更常態、更長效,日前,鎮海出台了《關於推動“文化‘耕基’工程”建設若干政策舉措》,以3個方面16條具體舉措,推動村民普遍受惠受益。激勵獎勵機制、培育提升機制、晾晒評價機制多措並舉,為文化“耕基”工程注入“強心劑”“穩定器”,為促進鄉村精神富有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同時,依托全區9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35家農村文化禮堂及200余個公共文化場所、文明單位、景區景點等陣地,鎮海持續“耘耥”沃土,推動資源共享、功能融通,打造以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樞紐、各陣地融合共建的陣地聯盟,全面推動資源組團式供給、常態化下沉。
得益於此,鎮海農村的文化生活發生了更大的變化——
連日來,書畫“大咖”一次次來到澥浦鎮沿山村開展藝術鄉建,在美麗鄉村揮筆洒墨,讓綠水青山入畫來﹔駱駝街道尚志村與象山縣泗洲頭鎮互動頻繁,在“微笑鎮海·喜迎亞運”文化走親活動中,雙方合作舞台讓兩地村民大飽眼福、親上加親﹔“我們的村晚”基層文藝巡演活動走進貴駟街道裡洞橋村文化禮堂,由基層草根文藝工作者自己創編表演的節目,讓群眾從“觀眾”變成“主角”,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
事實上,這樣的創新實踐在鎮海屢見不鮮。為群眾宣講7200余場次、制作推送微宣講視頻240余個,線上線下受眾達80萬人次的“理享+”百姓宣講團火了,“我們的公益課堂”“幸福來敲門”“望海909”主題文化活動也火了……
在這場文化“耕基”工程中,千千萬萬的鎮海群眾正涌入這一隊伍中,把品質文化之城建設推向縱深發展。
“光照”“收獲”
“豐”景如畫繪就鄉村振興
5月22日—28日,2023鎮海品質文化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以強大的思想動能推動鎮海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科創強區、品質之城建設,鋪陳開一張大美圖景。
邱瑞敏、陳茗屋、孫培利、吳玉霞、方亞芬等8名區級文藝大咖齊聚鎮海,與連環畫、琵琶、插圖裝幀相關的高規格展賽先后亮相。鎮海“中國琵琶之鄉”“連環畫藝術之都”“蹦床之城”金名片的光芒更足更亮,寧波幫精神更加充盈,映照在每一個人的心田。
與此同時,鎮海聯動區級新媒體矩陣、各村社新媒體平台、“E路同心”互聯網企業黨建聯盟、“文化心願薈”等數字文化應用,並利用區內現有的869個基層治理網格、53個教育系統網絡、25個“共富工坊”等系統外資源,分別搭建線上傳播、聚能、造勢的有效網絡矩陣和線下聯通、聚力、賦能的有質網格矩陣。
永旺村農村文化禮堂以人流量高為支點,打造“實踐陣地+產業帶動+人氣聚集”的良性循環。在澥浦鎮的鄉間一隅,名為沿山路77號的“村咖”脫穎而出,成為寧波最火的網紅打卡地之一,以沉浸式、互動式的“文旅”新場景帶動了文旅消費新熱潮……
秋日如詩,綠水青山、鄉村景觀與鄉土文化相映生輝。這個初秋,不妨來鎮海的鄉村走走,欣賞燦爛的良辰美景,一起踏上“文化‘耕基’工程”這條行穩致遠的精神富有之路。(陳秀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