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硬核工程扛起防洪大旗

寧波余姚十年投資百億元治水患

王博、勞超杰、陳福良、連魚雙
2023年10月24日08:57 | 來源:寧波日報
小字號

前不久,寧波余姚擴大“北排”工程重要組成部分——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最后一個標段完工驗收。該工程概算總投資16.7億元,南起大河門江,北至泗門強排泵站,總長5.1公裡,拓浚后的河道將為台風期間“過載”的姚江開路,讓原本滯留余姚的澇水沿著“高速水路”向北而去,有效減輕姚江干流及余姚、寧波城區的防洪壓力。

余姚城區處於姚江流域的“鍋底”位置,一旦遭遇台風、強降雨天氣,極易造成洪澇災害。“2013年受台風‘菲特’影響,余姚城區80%以上受淹,損失重大。”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長吳劭輝回憶。作為台風“菲特”的親歷者,他在此后十年間,深度參與了余姚治水的全過程。

對“鍋底之城”水患的治理,余姚專題研究部署並提出了“加大東泄、擴大北排、增加強排、城區包圍”的系統治理思路,採取“東泄、南蓄、北排(西分)、西排、中疏、低圍”的流域聯治手段,圍繞姚江流域綜合治理“6+1”工程目標任務,重點加快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建設。

姚江上游余姚西分項目瑤街弄調控樞紐工程通過合同驗收,整個西分工程已具備運行條件﹔四明湖水庫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已全部建設完成,水庫下泄流量從30立方米/秒增至80立方米/秒﹔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全線通水,不僅提升了姚江流域防洪排澇能力,也極大緩解了江北、鎮海兩區的平原內澇危害……十年來,余姚累計投入資金102.7億元,在加快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建設的同時,也增強了應對歷史性高水位的“底氣”。

如今,余姚防洪排澇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水利“重器”已扛起防洪大旗。2022年台風“梅花”影響期間,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與擴大北排工程陶家路江一、二、三期及泗門強排泵站、一通道等聯合調度,累計北排水量3500萬立方米,相當於2.5個西湖的水量。

“台風‘梅花’帶來強降雨,姚江余姚站水位再破歷史極值,高達3.67米,比台風‘菲特’期間的3.40米高出0.27米,但余姚城區秩序井然,經濟損失進一步降低。”吳劭輝表示,余姚水利部門將堅決貫徹落實“十六字”治水思路,做好治水文章,為經濟發展筑起防洪“銅牆鐵壁”。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