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礙!他們在杭州臨平追逐精彩,感受溫度

10月24日上午,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坐式排球小組賽中國隊的比賽吸引了不少外地觀眾。其中就有一群來自金華的特殊觀眾。他們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坐著輪椅,還有視障和聽障人士。觀賽過程中,他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不僅感受著賽場上的澎湃激情,也感受到了杭州臨平打造無障礙出行圈帶來的便利與溫暖。
無障礙流線順暢便利 志願者提供暖心服務
當天上午8點半,在杭州地鐵9號線臨平站A出口,坐著電動輪椅的殘障人士陸續從垂直電梯出來。經過短暫的休整,他們組成了一支騎行隊,沿著迎賓路、人民大道前行,短短幾分鐘就順利到達臨平體育中心。
吳志水的輪椅編號為“01”,因此他也是第一個到達的。在交談中記者得知,今年59歲的他是因為2013年的一場事故導致的高位截癱,雖然是金華人,但十多年前曾在臨平喬司一帶做生意。當天是他受傷后第一次再來臨平,對於這裡的變化,感覺十分驚喜:“這座城市真的變化好大,不僅環境變美了,我們殘障人士通行也特別方便,一路走來都是無障礙通道。”據了解,這批來自金華東陽的觀眾都是殘障人士和其家屬,除了坐電動輪椅的41名肢殘人士,還有6名盲人。他們選擇從地鐵口沿著盲道行走至臨平體育中心,一路上,親屬、志願者陪伴在身邊,大家說說笑笑,對臨平的無障礙環境滿意極了。
葛聰聰有著一頭長發,是金華當地“小有名氣”的按摩師,人緣特別好,但因為眼睛看不到,很少出門。“盲人出門是最不容易的,有時候走在路上,看不清行人,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葛聰聰說,“今天臨平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不僅有家屬陪伴,還有志願者會熱情上前詢問。感覺特別溫暖,我打算以后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葛聰聰所提到的志願者,就是這群身穿橙白相間服裝的年輕人。從地鐵口到臨平體育中心,一共需要經過大大小小8個路口,每一處都有他們的身影。據了解,這批志願者是臨平學院的學生和老師,主要負責為殘障人士提供專業志願服務。
帶隊老師朱洪炳介紹,為了服務好這群特殊的觀眾,他們10月23日晚結束志願服務工作后,還回學校進行了針對性培訓。“接下來的工作中,還會遇到很多殘障人士,希望有了志願者的陪伴,他們的出行、觀賽體驗能更好。”朱洪炳說。
無障礙觀賽區亮點滿滿 各個領域賽事運行高效有序
乘坐地鐵,來自金華的觀眾們來到臨平體育中心體育館,這是亞殘運會坐式排球項目比賽場館。在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引導下,他們經由專用安檢區域和無障礙安檢通道入場,並帶著他們從無障礙電梯進入場館,直達看台的無障礙席位,落座觀看比賽。而這些席位大多位於看台的平台區,十分寬敞,乘坐輪椅的觀眾可以直接在這裡觀賽,無需換座位。
“這裡場館的無障礙設施很方便,很順利就到了這裡,現在是韓國隊在比賽,馬上就到中國隊了!”剛剛安頓下來,來自東陽69歲的肢殘人士徐瑞芳便和朋友“直播”起了自己的所見所聞。“這麼大的場面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我坐著輪椅出行,一路上得到許多人主動的幫助。”徐瑞芳告訴記者,由於行動不便,過去40多年裡自己鮮少離開東陽,但這次來臨平的經歷給了自己極大鼓舞。
因為常年呆在家中,徐瑞芳身邊的多數殘障朋友從未覺得球賽跟自己有任何關系。這是她的第一次嘗試,對她和身邊朋友而言也是一種鼓勵,“看完比賽后,感覺我們殘障人士也有我們的‘天下’,正常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我想要更經常地走出去看看世界。”徐瑞芳說。
11點40分,中國隊的比賽開始。賽場上,男排小伙子們依靠手臂和臀部的支撐,移動著身體飛扑救球,依然靈活迅捷,扣球也勢如破竹。此時,看台上的錢海濱內心十分激動,他曾經是一位輪椅擊劍運動員,多年的訓練經歷讓他與賽場上的伙伴們多了分“同頻共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這場高水平的運動盛會中,運動員們真的付出很多。對於我們來說,一路上都有人在邊上護著、看著,幫助我們,讓我覺得很暖心很幸福。”錢海濱說。
當然,在組織殘障人士觀賽方面,臨平體育中心體育館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做了不少暖心的細節調整。“在賽前,我們就對如何提供觀賽服務做了具體的分工,無障礙席位旁邊我們還配備了志願者,為觀眾提供服務。”臨平體育中心場館群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臨平體育中心體育館在設置輪椅坐席的同時,裝有無障礙升降平台保障坐輪椅的觀眾順暢行動,並設置護欄裝置,切實提升大家的觀賽體驗。“另外,我們還在場館入口處配備有輪椅寄存、應急輪椅借用等服務,第一時間為觀眾提供服務。”
此外,每個場館都配備了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通道等無障礙設施﹔無障礙指示標識、無障礙電梯、盲文提示、零高差坡道等暖心細節幾乎隨處可見……一些簡單和細微的改造,都在傳遞著暖意和心意。
秉承“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理念,從臨平體育中心再到整個城市的無障礙通行,借助亞殘運會的舉辦,臨平助力更多殘障人士有愛無礙,出行無憂。未來,臨平區還將不斷優化無障礙通道設施,以多種形式,持續推出更多切實有效的服務舉措,打造更加適老適殘的出行空間,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