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鎮海多措並舉凝聚僑心 基層僑聯組織煥活力

2023年11月13日14:28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在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后大街社區,有一幢2000余平方米的百年老宅胡亨房。在街道僑聯精心運作之下,這幢老宅成為街道歸僑僑眷、留學人員家屬等僑界群眾的聯誼交友之家、為僑服務之家和形象展示之家。

近年來,鎮海區僑聯注重政治引領、凝聚僑心,不斷夯實基礎、建強組織,積極守正創新、培育品牌,僑聯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僑聯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深挖區域優勢,扎實網絡根基

志願者為僑眷送“福”字。招寶山街道供圖

志願者為僑眷送“福”字。招寶山街道供圖

招寶山街道現有僑界群眾2242人,其中歸僑僑眷及留學生家屬1400余人、海外僑胞527人、留學生300余人,走出了西班牙愛國僑領林漣水等杰出僑界人士。為提升基層僑聯組織活力、團結凝聚僑界群眾,鎮海區以招寶山街道為試點,打造了“1+5+N+X”樞紐型工作矩陣,即一支基層僑聯隊伍、五個特色服務圈、“N”家僑聯工作陣地、“X”家展館。胡亨房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在每個社區的‘僑胞之家’推行品牌特色建設,打造一域一品的獨特配置。”招寶山街道僑聯秘書長翁香玄介紹。目前,街道內已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僑聯活動陣地,如城東社區“綠色僑胞之家”崇尚生態環保生活、總浦橋社區“孝道僑胞之家”倡導愛老互助美德、順隆社區“書香僑胞之家”以墨芳傳禮儀、西門社區“愛心僑胞之家”以扶貧濟困關愛弱勢群體為風尚、后大街社區“文化僑胞之家”以文藝創作百花齊放為特色。

此外,招寶山街道設立的僑界政協委員工作室立足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現實問題,定期開展建言獻策座談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2022年,該工作室共收集建議70余條,涉及民生、市容市貌、教育、交通等多個方面,許多建議被有關部門領導採納,有力助推民生工作。

僑眷參加中秋活動。招寶山街道供圖

僑眷參加中秋活動。招寶山街道供圖

如今,鎮海區僑聯已通過統籌謀劃、系統重塑僑聯組織,大力推進基層僑聯組織示范創建。鎮(街道)“僑胞之家”實現“全覆蓋”,村(社區)“僑胞之家”應建盡建,“僑胞之家”一域一品建設扎實推進,招寶山街道“僑胞之家”更是獲全國僑聯系統“僑胞之家”典型選樹單位。

切實為僑服務,溫暖送入心坎

近年來,鎮海區僑聯深入貫徹落實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等涉僑法律法規,積極創新為僑服務機制,指導招寶山街道僑聯建立為僑服務引才引智聯動服務圈、便利快捷生活服務圈、豐富多彩文化活動圈、科技貼心健康共享圈、便僑惠僑志願服務圈。

招寶山街道僑聯送文化活動。招寶山街道供圖

招寶山街道僑聯開展送文化活動。招寶山街道供圖

“新春佳節、九九重陽、臘八節,這些國人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社區‘僑相伴’志願服務聯盟成員必會上門拜訪老年歸僑僑眷,開展暖巢行動。”后大街社區黨委書記、后大街社區僑聯主席張靜波表示。

針對僑界“空巢老人”等困難群體,后大街社區建立“1+3”為僑服務機制。1是指“僑相伴”志願服務聯盟,3是指“家院互融·老有所養”為老服務、“真情服務·凝聚僑心”暖巢行動、“健康項目·綠色義診”醫療服務三項工作機制。

在暖巢行動中,“僑相伴”志願服務聯盟通過社區“老友助老”俱樂部平台,為高齡、獨居、困難的老年歸僑僑眷提供應急幫助、生活照料等助老服務,著力打造“老友助老”為老服務品牌。“目前,社區已有30名老年歸僑僑眷接受服務,累計服務1440次。”張靜波說。

志願者上門看望僑眷。招寶山街道供圖

志願者上門看望僑眷。招寶山街道供圖

此外,后大街社區推行“家院互融”模式,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的服務隊伍為依靠,服務涵蓋甬愛e家、舒心便民坊、幸福康養驛站、樂享鄰裡吧等多個特色化服務項目和服務團隊,採取社會化方式為歸僑僑眷提供生活保障和精神慰藉服務。

“街道以社區為基礎,依托社會力量,充分整合社區資源,創新工作載體和工作機制,加大對老年歸僑僑眷生活保障、日常照料、精神慰藉方面幫扶力度,更好地凝聚了海內外僑心。”曹曉芳說。(王莞喬、翁香玄)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