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打造養老助供餐食品安全“共富樣板”

徐師傅家是寧波慈溪市白沙路街道的一戶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每天上午10時左右,來自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送餐車,就會准時為他送來免費的愛心助老餐。
“每天晚上也送,頓頓有葷有素,飯菜用保溫盒裝著,熱乎乎的,味道也好。”67歲的徐師傅非常感激當地的愛心送餐服務。
他說,兒子身有殘疾無法參加工作,老兩口平時隻能靠打零工、種點蔬菜貼補家用,“我和老伴兒享受免費餐服務3年多了,飯菜質量一直挺好。”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日益增多,這也對養老助供餐食品安全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慈溪市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食品監管科科長吳燕君介紹,慈溪市早在2017年就開展了養老助供餐機構大調研,發現存在不少問題,於是決定由市政府出資,對慈溪全市養老助供餐機構食堂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慈溪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88家(包括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送餐村(社區)334個,實現了全覆蓋。”她說。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
近年來,寧波市高度重視養老助供餐服務工作,已先后撥付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老年食堂建設及運營補助約4億元,大大激發了村(社區)養老助供餐機構的建設和服務熱情。
目前,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食堂694家,其中提供助供餐服務的老年食堂505家,每天服務3萬多名老年人。
同時,通過制定標准推行“陽光廚房”、強化數字賦能等方式,寧波市著力打造覆蓋城鄉、方便可及、管理規范、安全衛生的多層次養老助供餐服務體系。
特別是2023年以來,寧波市高質量推動養老機構智能“陽光廚房”項目落實落細,進一步提升養老助供餐機構供餐能力。
寧波市江北區福齡頤養院,已投入運行智慧化、規范化“陽光廚房”。
“晨檢、健康証等多項數據,以及各功能間的實時畫面都會在食堂的駕駛艙數字屏上集中顯示,並對不規范操作行為進行預警。”福齡頤養院相關負責人舉例說,烹飪切配間內安裝的3個AI攝像頭,可實時抓拍未規范戴帽子、口罩等行為,並發出警示﹔備餐間內安裝的溫濕度傳感器,會在溫度超過25℃時發出預警,從而避免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風險。
福齡頤養院還導入食品安全“1+6C”精准管理體系,“1”即一名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員,“6C”為原5S現場管理法的升級版,包括常整理、常綠色、常定位、常檢查、常評價、常規范,打造“后廚可觀、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質量可評”的標准化體系。
“截至目前,寧波養老機構食堂大宗食品統一配送或定點採購率、‘陽光廚房’建成率、量化等級AB級率均在90%以上。”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寧波還由政府出資為養老機構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全市總保額達3620萬元,同時充分發揮食責險中心協管員的作用,對養老機構食品安全開展協管協查,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共治共管效力。
為進一步規范全市老年食堂的建設和服務管理,寧波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寧波市民政局制定了《老年食堂建設和服務規范》《寧波市標准化老年食堂建設指引》等地方標准,對老年食堂建設從組織制度、設施設備、人員管理、軟件管理、送餐管理等五個方面進行規范。至今,全市已建成標准化老年食堂345家,全市養老服務機構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