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通到暢 由暢到美
杭州余杭共富“稻”路風光正好

近日,在杭州余杭區,金黃的稻穗與一條條穿過的“四好農村路”渾然一體,構成了城鄉貫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農村路網,串起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成為支撐鄉村振興的堅強基石。
近年來,余杭交通不斷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實踐,高水平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以交通興,帶動產業旺、百姓富、城鄉融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以路助產 “千萬工程”交“稻”路答卷
從余杭街道沿禹航路一路往北,穿過苕溪,就到了該街道城北區塊的八個村,這裡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瓜果之地的美譽。從空中遠望,如今區塊內“四好農村路”四通八達,農家竹樹環繞,一派美麗新農村的景象。自2020年以來,余杭區高標准推進美麗鄉村提升1510苕溪以北示范區塊項目建設,著力構建以永安稻香小鎮為核心的“一心一帶一環八村”功能布局,這些年稻香小鎮一直著力打造“禹上稻鄉”的金名片,“禹上稻鄉”項目覆蓋面積71.8平方公裡,擁有基本農田3萬多畝。余杭區“四好農村路”建設也開辟了一條條新“稻”路,為美麗鄉村建設插上“產業化”的翅膀。
永溪線連通永安村至溪塔村,對內直通稻香小鎮,對外連接235國道,是農產品運輸出去的必經道路,也是游客進入稻香小鎮的主要道路。但是由於常年交流量過大,永溪線路況、路域環境較差,降低了運輸服務能力和游客游玩體驗,永溪線提升改造任務迫在眉睫。
迎著“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東風,稻香小鎮的“四好農村路”開始陸續提升改造,2023年永溪線也提上了改造日程。永溪線提升改造工程於2023年3月開工,8月正式完工。全長6.1公裡,路面寬度9米,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兩側還做了綠化提升。環境優美、路面平坦開闊、四季見綠……是如今永溪線的真實寫照。
余杭街道永安村村民姚鳳賢每天都要去田裡看看,他守著稻田守了40多年了,永安村的路從黃泥路修成水泥路,再到現在寬敞平坦的條條柏油路。永安村這些年的發展也是他沒有想到的。“余杭米的品質真的挺好的,希望我們的農產品能沿著新修的‘四好農村路’越走越遠。”姚鳳賢笑著說。
截至目前,余杭區已經在余杭街道提升改造“四好農村路”41條,總計裡程66.3公裡,構筑了一個更便利的“交通網”。稻香小鎮的“稻香禹上”品牌大米銷售額已達1600多萬元,而文旅業態的融合也已經為稻香小鎮增收800余萬元。通過“四好農村路”稻香小鎮的好米有了“路頭”,通過多渠道走向市場,實現了城鄉之間的“零距離”,促進稻香小鎮完成了從“經濟薄弱村”到“美麗鄉村”的蝶變、由“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的轉型,助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取之於民 合力“亮劍”注交通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浙江省民生實事“農村公路新改建13公裡,農村公路養護工程69.8公裡”提前超額完成,進一步完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農村公路路域環境。不僅僅是余杭街道的永溪線,瓶窯鎮的G234至中心組等“四好農村路”的陸續提前完成,為余杭區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也讓廣大農民感覺到了民生的溫度。
路網建設是增強城鄉互動、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關鍵一環,更是百姓對幸福生活的迫切需求,民生工程的重要實事之一。余杭交通從群眾需求出發,帶領團隊走村訪企,收集意見及建議,通過現場踏勘,掌握“通村、通企、通景”道路需求和條件,科學制定“四好農村路”建設計劃,從政策制定、方案設計、過程管理、項目驗收給予鎮街全過程指導服務。
“‘四好農村路’是民生路、民心路,是余杭公路‘三化一平’工作向鄉村覆蓋延伸的主要載體,讓‘四好農村路’充分串聯余杭區西部特色生態、文化、旅游資源,促進‘交文旅’融合發展,讓當地群眾有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余杭區公路與運輸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孫其軍表示。“四好農村路”建設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助推器,真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帶來“金山銀山”。
打通動脈 多方聯合助力共同富裕
2018年,余杭區在全省率先開啟“四好農村路”建設序幕,截至目前,已完成“四好農村路”555條共720.4公裡建設,探索出一條以交通興,帶動產業旺、百姓富、城鄉融的鄉村振興新路徑。2022年,余杭區村集體經營性總收入9.44億元,集體經濟村均經營性收入660萬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5萬元,城鄉收入比下降到1.55:1。
接下來,余杭交通將加快構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2.0體系,聚焦抓建管提升路網通達深度、抓運營提升交通服務品質、抓融合提升鄉村產業蓄能“三大抓手”,推動“四好農村路”與特色產業、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特色小鎮、電商物流等新業態的融合發展,成功實現以路便民、以路促旅、以路富農、以路強商、以路興業的發展典型,全景展示“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的勃勃生機。(王黎娜、孟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