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建設“四好農村路” 通達城鄉幸福處

杭州臨平區交通運輸局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李鳳峰、沈曉璐、王怡旻
2023年11月16日15:49 | 來源:今日臨平
小字號

  在杭州臨平,一條大運河串聯起城市和鄉村,而環繞運河打造的“四好農村路”精品環線,不僅是一條生態路、景觀路,更是一條文化路、旅游路,是臨平區邁向共同富裕的“金腰帶”。臨平區交通運輸局堅持運用干部領起來、黨員沖前來、群眾齊心來“三來領路”模式,發揮高質量黨建優勢,聚焦創建交通服務共同富裕試點,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干部領 打造優質精品工程

  “這排水杉樹陪伴了多少村民長大,本來以為這次修路保不住了,沒想到居然保留下來了,現在路寬了,樹還在。”運河街道計家裡至梁安橋公路原本寬僅3.5米,且兩側均為高大的水杉樹,導致車輛交匯難,亟需拓寬改造。得知這一情況后,臨平區交通運輸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張萍第一時間會同屬地鎮街和設計部門前往現場踏勘,優化設計方案。最終,通過在另一側新建車道的方式,將沿線原有的水杉樹作為隔離帶,形成雙向兩車道,兼顧了道路的通達性與美觀性。

  “想要富,先修路”,讓百姓走在致富的坦途上是臨平區交通運輸局的鄭重承諾,大家始終將“干部領起來”銘記心中,通過成立區、屬地鎮街兩級“四好農村路”建設領導工作小組統籌布局,“名河—名景—名山—名鎮”串珠成鏈,超山環線、運河環線、塘棲鎮美麗鄉村核心片區等12條農文旅精品線路,構建起集旅游帶、休閑帶、經濟帶為一體的文旅產業“大通道”。

  黨員護 構筑暢美路域環境

  “四好農村路”的暢通離不開日常的高要求管理、高質量養護。構筑“暢安舒美潔”的路域環境,時刻考驗著臨平區交通運輸局的黨員們。

  直屬中隊50歲老黨員李新橋,憑借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堅持一線執法,帶領年輕黨員對轄區內違法超限、超載高發頻發路段開展流動巡查。塘棲中隊中隊長陳韜聯合多部門現場踏勘、牽頭制定整治方案﹔帶頭參與“百噸王”清零專項整治行動,對內聯動交警,四班兩運轉開展24小時蹲點設卡執勤整治,對外與相鄰德清縣建立市際跨區域聯合執法,對查處的貨運源頭企業走訪約談。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以充分發揮。2023年以來,該局已查處超限超載車輛182輛次,有效遏止了車輛超限超載的勢頭,構筑了臨平區暢安舒美的路域環境。

  群眾同 鋪就通達幸福道路

  臨平區交通運輸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創新出台“四好農村路”建設專管員管理制度,激發干部黨員群眾活力。

  每條路在建設伊始就設立相應的專管員,一般由屬地村班子人員擔任,由老干部、鄉賢、普通群眾組成監督管理隊伍,在施工過程中參與質量管理和工程監督,讓村民真正成為農村公路發展的參與者、監督者和受益者。沈正榮是塘棲鎮泰山村的一名專管員,在該村“四好農村路”建設期間,他每天早、晚兩次巡查道路建設現場,及時指出施工缺陷督促整改,並引導鄰裡鄉親共同參與農村公路工程監督。同時,通過“交通大家說”平台,群眾紛紛提出關於道路條件狀況、公交出行需求等方面的建議,群眾同路“貢獻”了智慧力,鋪就了一條條通達幸福道路。目前,泰山村共建設完成“四好農村路”12條,質量合格率均達100%。臨平區交通運輸局通過凝聚群眾智慧,不斷釋放“四好農村路”綜合服務效應,為更多群眾出行提供便利。

  目前,臨平區已建成“四好農村路”384.55公裡,獲評浙江省“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市、區)。臨平區交通運輸局將繼續深入踐行“三來領路”模式,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