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化初心 映照美好童心
台州臨海:打造“1米視角”兒童文旅品牌

如何把跨越時空、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發揚光大?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在孩子們眼前活起來?不久前,“府城童行·宋韻奇游記”宋韻研學親子行活動在浙江臨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區舉行,5組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家庭,以親子同行的方式走進府城古跡、解碼宋韻文化基因。
這是臨海在傳承文化初心、映照美好童心上探索的新路徑,也是用“1米視角”探索兒童文旅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2023年,臨海在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過程中,創新提出“文旅友好”理念,立足臨海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獨具臨海辨識度的兒童文旅品牌。
彎下腰——打造兒童文旅IP
“這位是李尚書,他將帶領大家開啟這場宋韻研學之旅。”隨著“李尚書”角色的登場,宋韻研學親子行活動的劇本正式開始演繹。
每位兒童“沉浸式”代入文學家之女、商人之子、將軍之后等角色,與父母共同參與曲水流觴茶會、斗雅賽、開城門禮、百戲游藝、營造法式、走讀詩路文化等活動。
不難看出,這是一場以宋韻文化為主基調的“穿越之旅”,同時也是一場“兒童友好之旅”。為滿足兒童群體的游戲需求和競爭心理,主辦方特意將“贏取交子”的任務貫穿研學各環節﹔考慮到兒童視角的局限性,活動中的展示台、宣傳語等均以“1米高度”為基准設置。
“這和以前參加的研學游都不一樣,不單要換裝,還要學宋朝知識、行宋朝禮儀,體會宋人的生活方式,真的像穿越一樣。”來自杭州的小學生黃哲熙拿到自己喜歡的劇本角色后興奮地說。
細節之處,盡顯“兒童友好”。放眼臨海全域,兒童文旅IP也已遍地開花。依托台州府城詩路文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府城研學游”項目已成為“寓教於旅”的典型樣板﹔括蒼鎮的“柴古唐斯兒童越野賽”已成為風靡兒童群體的熱門賽事﹔在匯溪鎮,“溪小匠”研學課程成了深受孩子歡迎的建筑啟蒙課。
俯下身——創設兒童友好空間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靈湖景區環湖步道上,來來往往會遇上不少參與親子騎行的家庭﹔大草坪上,父母帶著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在文創商店江南贊的兒童閱讀書吧,擠滿了埋頭讀繪本的孩子們……“兒童友好”已然成為靈湖景區的新標簽。
不僅是景區,城市的各個角落也向兒童傳遞友好的信號。公共圖書館專門配備了少兒藏書室和閱覽室,大部分社區圖書館設立了親子閱讀室﹔博物館、非遺中心劃定公共空間,作為兒童自然教育、科技體驗基地﹔新建台州府城宋韻·詩路文化體驗館,為兒童提供自主探索、自由學樂的詩詞空間。
“目前在建的江南·溪望谷、溪山有道等鄉村文旅項目都融入了親子同游、家庭陪伴等元素。熊出沒文旅小鎮也將在不久后開園,屆時將為臨海及周邊地區的兒童新增一個休閑度假、親子娛樂的好去處。”臨海市社發集團工作人員介紹。
伸出手——搭建成長陪伴平台
在臨海,兒童作為城市小主人,還擁有一張專屬的“城市地圖”。地圖上不僅用卡通圖標標注出19個鎮(街)的特色景點和地道物產,還用不同色系勾勒出“環游臨海”的主題路線,涵蓋紅色教育、生態旅游、體能拓展等7大板塊36個點位。每位兒童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開啟城市探索之旅。
2023年5月,臨海成立“兒童友好企業(商戶)聯盟”,首期招募了30多家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企業(商戶),同步啟動“百業童萌·成長計劃”“和家人一起做6+1挑戰”等活動,為兒童搭建素質提升活動平台和家庭服務平台。
這些都是臨海推出家庭教育主體責任人積分服務體系的特色內容,通過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多方聯動,進一步深化關愛未成年人“雙手”行動,以累積積分、點亮榮譽勛章、獲取成長禮遇的形式,提供更有趣味性的多種成長陪伴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數字海洋產業匯聚“浙”片海
- 數字海洋產業是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重要探索。浙江,一個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和獨特海洋文化的省份,正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通過“聚鏈而強”,進一步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全力打造數字海洋產業的新高地。 一場盛會,撬動浙江數字海洋產業 今年10月底,一場以“聚鏈而強”為主題的數字海洋產業鏈合作大會在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舟山召開。…
- 打造“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 杭州臨平底氣何在?
- 近年來,網絡微短劇興起,成為一種新的網絡視聽文藝樣態,其以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緒的敘事特點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已發展成為展現時代風貌、傳播主流價值的文化新窗口。 11月9日至11日,首屆杭州·微短劇大會在杭州市臨平區召開,這也是首個聚焦微短劇行業的全國性活動,旨在共同探討中國微短劇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並以此大會為載體,搭建促進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端交易平台以及傳播展示微短劇作品的重要交流推廣平台。大會期間,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網絡視聽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影視企業頭部網絡平台負責人及小程序企業領域內青年人才約5000人次參會,分專題深入研討行業發展問題,並開展交流合作,為微短劇產業發展賦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