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最美風景道 串起共富路

杭州全力創建省級精品示范道路促進美麗經濟發展

王昭奕、杭建宣
2023年11月20日08:34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從杭州淳安縣千島湖鎮出發,途經64公裡到達汾口鎮,一路上18個觀景平台不僅能見到湖光山色,還能拍到四季花海……這就是被譽為“最美公路”“省級精品示范道路”的淳楊公路。

  經過“三改一拆”“四邊三化”“兩路兩側”的一輪輪“美顏”,杭州累計創成15條省級精品示范道路。

  “這些精品示范道路不僅串起美麗鄉村、聯動美麗產業、促進美麗經濟,更是帶動城鄉美好生活的‘紐帶’。今年,我們嚴格按照省級綠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特色精品道路的要求,對藻天線、楓常公路、川行路、S208桐千線進行提升,力爭將4條道路都創成精品道路。”杭州市“三改一拆”辦(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讓精品道路成為美麗經濟走廊,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拓寬共同富裕路徑、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蝶變之路 走出城鄉大美

  與淳楊公路相接,有一條楓常公路,起點位於淳安縣楓樹嶺鎮,經宋家埠村、衍昌村、橫山廟村、白馬村等,一路到達與衢州市常山縣的交界處,全長23.41公裡。

  從前的楓常公路在當地人眼裡是一條“穿山公路”,路窄、彎多,通行不便。“由於交通不方便,毛竹、茶葉等農特產品很難運出去,游客也不願進來。”楓樹嶺鎮相關負責人感慨地說,原來的楓常公路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村民要求修路的呼聲十分強烈。

  於是,承載著近2萬村民的期待,楓常公路啟動改造提升。

  楓常公路的改造跳出原來大填大挖的傳統做法,採取了多橋隧、少填挖的方式,同時摒棄原來邊坡開挖后岩石裸露的粗放做法,採取邊施工邊復綠,盡量做到原公路、原路邊山體不受破壞,保護沿線的生態環境。

  按照“美路、美景、富百姓”的目標,楓常公路的改造提升也改善了沿線村民的居住環境。“我們結合‘兩路兩側’‘四邊三化’工作,不斷提升沿湖沿線路域環境,實施了‘五彩田園’和‘林相彩化’工程,形成了沿線景觀錯落有致、環境整潔有序的農村人居環境。”淳安縣“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說。

  桐千線是杭州桐廬縣城通往紅燈籠、瑤琳仙境、生仙裡滑雪場、垂雲通天河等桐廬特色景區的重要通道,也是通往杭州亞運會馬術賽場的通勤保障道路。

  “移步易景、人在畫中、景隨身動”是改造提升后桐千線的真實寫照。

  “我們對208省道桐千線實施了平面交叉口改造、路面維修養護、沿線設施更新完善、中分帶綠化提升改造及部分邊坡復綠等,把桐廬‘山的偉岸、石的氣勢、水的靈韻、林的秀色’的景致充分融入道路,最大程度提升其‘顏值’。”桐廬縣“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公路路域環境提升時處理好“山水與公路”的關系,充分利用桐廬縣豐富的山水資源裝點公路路域環境,打造桐千線“暢、潔、安、舒、美”的道路品質,使出行在桐千線上的人們時刻感受寓駕於樂、寓駕於美的城鄉風貌。

  振興之路 筑牢共富根基

  位於杭州臨安區的藻天線是通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的必經之路,全長14.088公裡,串聯起金沙灣森林露營度假區、月亮灣漂流、見特門露營基地、禪源寺、天目山等諸多景區。

  “為了提升游客的體驗感,我們充分考慮地形、地質、氣象和水文等自然條件及周邊社會條件對藻天線進行了改造提升。”臨安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道路改造項目大多地處山嶺重丘的特點,我們對原有路線彎道進行了拉直減緩,加固了擋牆和排水設施,完善了沿線標志標牌,改善了綠化及服務設施,提升了藻天線的道路面貌和環境品質。”

  改造提升后的藻天線,極大程度帶動了沿線農家樂、民宿產業快速發展和旅游業集群發展,天目山腳下的月亮橋村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到天目山附近休閑度假,在村集體帶動下,大家開始瞄准旅游產業,辦起了農家樂、民宿。剛開始農家樂和民宿檔次低、不規范,不利於村庄長遠發展。於是,我們著力打造精品民宿集群,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了8家高品質民宿、15家農家樂。”天目山鎮月亮橋村黨總支書記張衛榮介紹,2022年月亮橋村的民宿和農家樂吸引游客超22萬人次。

  據統計,藻天線沿線目前已開設農家樂109家,其中高端民宿8家,實現營收1200余萬元,其中月亮工坊民宿更是被評為全國甲級旅游民宿,是2022年杭州市首家上榜的民宿。

  杭州建德市航頭鎮航川村的川行路,也在不斷拓展沿線產業鏈。

  “我們在道路沿線擴面種植350畝生食水果玉米,單季銷售額超300萬元,並計劃2025年達到500畝。”被譽為“玉米姐姐”的應李一介紹,目前,該水果玉米種植基地已成為新的建德網紅打卡基地,與航川精品草莓園、西瓜園、遠強番茄精品園、童心雲農場一起構造了川行路沿線農業經濟帶。

  不僅如此,航川村借由川行路的提升,創建了面向長三角、以康養為主的“139雲山宿集”品牌,帶動沿線建設民宿28家、床位300余個,實現農戶經營性收入47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10余萬元。

  精品路升級“共富路”,人民美好生活的藍圖愈加清晰。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打造一批建設水平高、管理養護好、示范帶動強、特色創意新的美麗生態特色精品道路,發揮精品項目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走出一條‘道路+產業’的共富之路。”杭州市“三改一拆”辦(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數字海洋產業匯聚“浙”片海
  數字海洋產業是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重要探索。浙江,一個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和獨特海洋文化的省份,正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通過“聚鏈而強”,進一步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全力打造數字海洋產業的新高地。 一場盛會,撬動浙江數字海洋產業 今年10月底,一場以“聚鏈而強”為主題的數字海洋產業鏈合作大會在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舟山召開。…
打造“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 杭州臨平底氣何在?
  近年來,網絡微短劇興起,成為一種新的網絡視聽文藝樣態,其以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緒的敘事特點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已發展成為展現時代風貌、傳播主流價值的文化新窗口。 11月9日至11日,首屆杭州·微短劇大會在杭州市臨平區召開,這也是首個聚焦微短劇行業的全國性活動,旨在共同探討中國微短劇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並以此大會為載體,搭建促進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端交易平台以及傳播展示微短劇作品的重要交流推廣平台。大會期間,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網絡視聽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影視企業頭部網絡平台負責人及小程序企業領域內青年人才約5000人次參會,分專題深入研討行業發展問題,並開展交流合作,為微短劇產業發展賦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