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甌劇《張協狀元》

為古本賦新聲

趙建新
2024年01月11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甌劇《張協狀元》劇照。
  浙江省溫州市甌劇藝術研究院供圖

  不久前,甌劇《張協狀元》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演出一開場就給觀眾帶來新奇和驚喜。為營造早期南宋戲班行走江湖的場景,編導讓樂隊人員現場升挂台帘幕帳,各行當角色抬戲箱穿台而過,在一曲吹打樂中唱出即將敷演之故事。整個演出過程中,演員全場跳進跳出、插科打諢,完全通過形體技藝來表現外在場景和角色內在心理。每一場次的轉換連字幕都不用,直接讓角色在舞台上出示給觀眾。戲中廟判和廟鬼在不同場景三次“作門”的細節,更彰顯了古典戲曲美學虛實相生、以簡馭繁的原則。整出戲明白地告訴觀眾:“我是在演戲,你是在看戲。”這是古典戲曲游戲精神的回歸。

  在中國戲劇史上,“溫州”(古稱永嘉)和“張協狀元”是兩個重要的關鍵詞。我國的戲劇,起源於先秦的俳優,但作為唱、做、念、舞熔於一爐的戲曲藝術,卻經歷了漫長的孕育時期,到兩宋之交才誕生於東南沿海的浙江永嘉一帶。800多年前,戲文《張協狀元》在溫州九山書會出現,標志著中國最早的成熟戲曲形態“南戲”誕生。今天,溫州戲曲人以當地獨有的劇種甌劇再次創演《張協狀元》,不僅是向經典致敬,更是傳統戲曲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次具有價值的探索。

  甌劇《張協狀元》編導遵從了史從戲出、以戲証史的理念,讓當代觀眾得以管窺南戲的古朴風貌。溫州歷史上經濟發達,這裡的書會才人繼承了此前宋雜劇的表演技藝,又結合當地俚謠俗曲,漸漸將歌舞小戲發展為“南戲”這一成熟的戲劇樣態。作為中國戲曲的開山之作,《張協狀元》存留著早期戲曲諸多的文本形態和表演樣式,呈現出稚拙、古朴的風貌,其學術價值和意義早已被戲曲界所公認。自1920年葉恭綽發現《張協狀元》劇本之后,學術界對中國早期戲曲的研究多以此為切入點,輯佚校勘、發微掘隱,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不得不承認,早期戲曲的場上形態究竟如何,我們知之甚少。甌劇《張協狀元》立足文本,努力對南戲的作場樣式和演出體制進行歷史還原,讓古老南戲走上當代舞台。

  此劇相對完整地體現了南戲的角色體制。甌劇《張協狀元》人物全部由生旦淨丑末五個行當敷演。“末”這一行當自古有之,但在當下戲曲舞台上除少數劇種外已不多見。此劇以末行扮大婆、強盜等人物,基本符合此行當在歷史上的呈現類型。“丑”行是九山書會才人所創,其主要功能是與末、淨形成插科打諢、相映成趣的喜劇效果。在這出戲中,丑扮由兩個演員承擔,一個演員飾演小二、王德用、黃門太監和強盜這組人物,一個演員飾演廟鬼和門官這組人物。丑扮人物的增多,無疑增加了丑角的戲份,加強了喜劇張力,這是對南戲喜劇化表演特色的繼承和強化。

  對800年前的南戲進行完整精准的恢復,既不現實,也無可能。但是,溫州甌劇團的藝術家們循著古本字裡行間的氣息,解讀南戲基因,追溯南戲原貌,這本身就是一個探索和創新的過程。

  除了舞美上的回歸質朴至簡,甌劇《張協狀元》的返璞向新,還“新”在以下幾點。

  一是劇作上老戲新編。《張協狀元》原作53出、5萬余言、近30個人物,改成甌劇后共7場12個人物。主創把場景集中於古廟、京城街道和狀元府第等處,以廟判和廟鬼作為串聯人物穿針引線,緊扣張協高中前后的情感遭際和經歷,劇情緊湊單純,更適合現代演劇體制。同時,這出新戲繼承了經典戲文《張協狀元》諧謔風趣、謔不傷雅的語言風格。

  二是形象上化扁為圓。原劇中的張協嫌貧愛富、虛偽負心,在性格塑造和戲劇行動上多有粗疏和矛盾之處,是傳統戲曲中典型的“扁平人物”。甌劇則立足現代美學觀念,對主人公進行適度人性化處理,在成婚、拒認和殺廟等場次強化了外部環境壓力,為人物行動尋求動力,努力讓人物更加豐富立體。

  三是聲腔上舊曲新唱。甌劇《張協狀元》由6個演員分飾12個人物,其中一個演員所演角色多達4個。不同人物之間的行當跨度大,會導致彼此之間辨識度不高。為解決這一難題,編導充分利用甌劇多聲腔的特點,以“亂彈”為主要聲腔,又輔之以徽調、昆腔、高腔、灘簧和時調等,讓同一演員扮演不同人物時使用不同聲腔,甚至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境中也是如此,這就發揮了聲腔和音樂調性上的差異,強化了人物情感色彩的豐富性。

  甌劇《張協狀元》投入成本較低,但業界影響卻很大。它為古本賦新聲,在挖掘經典的同時,也為經典注入了時代生命力。它的成功創演再次証明,古典往往意味著現代,傳統常常蘊含著時尚。

  (作者為中國戲曲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1日 19 版)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