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紹興上虞區以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

強化創新驅動 助力先進制造

人民日報記者 竇皓
2024年01月16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如果將高效連續結晶技術應用於過碳酸鈉結晶之中,就可以更好地提高產品結晶質量與結晶穩定性。”在浙江紹興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金科日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會議室,一場學術研討會正在進行。來自天津大學和企業的科研人員,圍繞生產技術方面的難題,各抒己見。

  “院企合作,‘家門口’有了科研平台,新產品研發順利不少。”金科日化董事長魏洪濤說,在當地政府的牽線下,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紹興)與金科日化簽約共建了聯合創新實驗室。雙方以實驗室為平台,推進高端日化原料領域的新產品開發和中試生產,促進科技成果高速轉化。

  數據顯示,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紹興)從全國各地引進134名科研人員,其中碩士及以上人員佔比90%,同時吸引本校及合作高校145名在讀碩博士來到上虞,與當地企業聯合展開17個項目的產學研攻關。

  這是上虞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縮影。上虞著力構建“曹娥江實驗室+在虞高校及大學研究院+企業研究院+創新聯合體”的區域創新體系,分類推進各層級創新平台建設,集聚各類創新資源。目前,曹娥江科創走廊已集聚大學研究院12家,引進項目團隊108個,教授及碩博士1000余人,建成半導體裝備、染料產業基礎再造、高分子聚醚新材料3家創新聯合體。

  化工是上虞的傳統支柱產業,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曾給環境帶來不小的壓力。

  “與原生產裝置相比,新裝置應用后減少設備佔地面積約2/3,減少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排放75%左右。”上虞經開區的廠房裡,浙江巍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強彪說起引進的新設備,贊不絕口。

  上虞經開區安全環保智慧中心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類安全環保數據。平台通過接入開發區全部化工企業、主要路網河道的近21萬個前端感知設備,實現全域可視監管、即時預警。上虞還創設空氣異味評價體系,精准界定異味污染責任主體,精准溯源、精准治理。

  上虞經開區除現有企業升級改造、外資嫁接改造外,不再引進一般類化工項目。新落戶項目也實施嚴格的項目准入制,聘請安全、環保專家對項目的安全可控性、污染情況、工藝水平進行論証把關。兩年來,上虞經開區已強制淘汰11個項目,強制改造24個項目,580台(套)設備實施強制更新,安全生產和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如今,聚焦新能源、半導體等先進制造業,上虞眾多企業不斷創新,一批批“上虞造”新材料接連涌現,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不斷提升。上虞化工行業也持續向“綠色安全、循環高效”的現代產業集群邁進。

  上虞區發展改革局局長盧梁勇表示,當地將繼續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打造多條各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為工業發展持續積攢新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6日 10 版)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