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嘉興聚焦文化保護和發展 讓現代化美麗城鎮更有韻味

蔡舒安、施君源、楊曉敏
2024年01月19日09:01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看水,碧波蕩漾﹔進村,賞心悅目﹔入院,別致靜雅……放眼嘉興全域,散落其間的城鎮各有各的美。在近日浙江召開的全省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工作交流會上,嘉興圍繞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以《以文塑城、以業流韻,嘉興執筆風貌特色鎮,書寫城鎮興盛新篇章》為題作交流發言。

步入具有古鎮氣息的小蓬萊大門,入口處的大門換上了“新衣”,折西穿過月洞花牆,便是整修一新的蓬萊閣。河邊的綠化帶是新增的,各種景觀照明也是新布置的。一些看上去微小的改造,卻大大提升了整個景區的游玩體驗。

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虹橋社區新村小區居民胡文偉的家與小蓬萊公園隻有一牆之隔,“小蓬萊公園變化特別大,但銀杏樹、蓬萊閣、鐘秀亭這些都還在,我們的回憶都被保留了。”依托古典園林風貌,新塍小蓬萊公園通過小規模、漸進式的“微改造”對建筑、綠化、欄杆、廊架等進行精致提升,打造曲徑通幽的“蓬萊仙境”,繪就一幅美麗人文新圖景。

小城鎮是連接城鄉的關鍵節點。近年來,嘉興充分發揮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優勢,在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基礎上,貫徹“微整治、精提升、可持續”理念,以風貌特色鎮示范建設為牽引,通過文脈保護、空間活化、制度創新,逐步實現全域品質提升、城鄉融合發展。

有“江南文化之源”之稱的馬家浜文化、流淌出“詩和遠方”的運河文化、子城的飛檐屋角深藏歷史、新時代“重走一大路”讓人無限追憶……嘉興是公認的歷史人文聖地。在進行城鄉建設時,嘉興將歷史與特色結合,堅持“無保護不改造”,制定《嘉興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條例》,突出城鎮體檢先導,歷史建筑測繪建檔完成率100%,實現歷史文化資源空間“一張圖”底線管控。該市還研究制定《嘉興市全域推進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實施方案》,各地開展風貌特色鎮建設,建立責任設計師和責任規劃師制度。烏鎮“互聯網文旅”、西塘“生活著的千年古鎮”……14張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的城鎮發展名片,織就城鎮現代化發展藍圖。

悠悠運河流經嘉興,沿著大運河嘉興段行走,能夠感受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坊。2023年以來,嘉興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古鎮發展聯盟,以大運河為紐帶,以烏鎮、西塘、濮院、鹽官四鎮為核心,將18個古鎮串珠成鏈,集成開展歷史遺產活化利用。

文化要“古”,創意要“新”。嘉興還通過更新與活化並進的方式,在保護的基礎上發展新元素、挖掘新價值,通過場景更新、標識營造、服務增值,加快IP植入和資源導入,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文化產品和創意產業,形成獨特文旅品牌,賦予古鎮新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烏鎮戲劇節、中國濮院古鎮時裝周……嘉興推行“文商旅”綜合發展模式,打造食住行游購娛一站式的服務業態,讓歷史文脈更好地融入到現代生活中。2024年元旦期間,嘉興全市旅游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468.72%。

不僅僅是硬件升級,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更要在運營管理上下功夫。嘉興在風貌特色鎮特色街區、文化創意空間等項目策劃和設計階段,鼓勵運營主體提前介入,同步研究解決后續功能承載、資金平衡等一系列問題,前置招商環節,推動“開發方式”向“經營模式”轉變。秀洲區新塍鎮就引入運營團隊開展“規劃—設計—運營”全過程協同,科學制定老街業態分布圖,強化“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新形式導入,50%以上項目帶裝修和經營方案入駐,確保業態可持續發展。

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在提升嘉興人居環境的同時,也促進城鄉設施統籌,實現文化共享,推動各類基本公共服務實現普惠共享。結合文化建設成果,嘉興串聯歷史街區、浙派民居等標志性場景,推出“開往春天的幸福101”“運河拾遺”等10條共富游線,成立休閑垂釣、農家樂、米酒等九大產業聯盟,推動“村集體+村民+社會資本”有機融合,帶動沿線農民增收。“圍繞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課題,我們聯合嘉興大學中國共富研究院設立20個歷史文化實踐觀察點,研究制定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公共環境藝術、數字化賦能資源普查等體系化標准,高質量推進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嘉興市風貌辦相關負責人說。

“我們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實措施謀劃和推進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落地更多具有中國水准、浙江品質、嘉興特色的標志性成果,打造具有中國式現代化品質的世界級詩畫江南。”嘉興市建設局副局長沈偉表示。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