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新昌打造軸承產業大腦,推動轉型升級

軸承產業集群這樣走智能化之路(經濟聚焦)

人民日報記者 竇瀚洋
2024年01月25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老行業如何迎來新發展?在浙江新昌,軸承產業為突破發展瓶頸,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軸承產業大腦。用戶廣泛接入,平台提質增效,政府保障到位,當地眾多軸承制造企業得以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

  小小的軸承,被業界喻為機械工業的“關節”。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擁有50多年的軸承產業發展史,一年銷售軸承套圈數十億個。不過,在經歷了快速發展階段后,融資難、成本高、利潤低等問題漸次顯現。

  如何加快轉型,尋求新的發展?2021年起,新昌全力打造軸承產業大腦,加快推進軸承行業智能化改造。得益於此,全縣現有600余家軸承制造企業,軸承年銷售額超100億元。

  軸承產業大腦是什麼,起到了什麼作用?記者趕赴新昌一探究竟。

  連接“大腦”,企業獲得實惠

  所謂軸承產業大腦,其實是以軸承工業互聯網平台為支撐,匯集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和全鏈條海量數據,開發行業指數、金融服務、原材料集採等應用場景,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管理成本高、原材料採購資金佔用大及融資難等難題。2021年起,新昌縣政府在原有軸承工業互聯網平台基礎上建設軸承產業大腦,並逐步向各軸承企業推廣。

  前兩年,新昌縣普佑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受大宗商品大幅漲價等因素影響,車間96條產線隻開了不到一半。

  如今再來普佑機電的車間,機聲轟隆,產線生產正忙。車間裡挂著的兩塊顯示屏格外顯眼,其中一塊屏幕展示著各條產線的生產狀況、單位時間產量、開機率等信息,另一塊“實時節能效果”屏幕上,各類節電數據一目了然。

  指著每台機器上的藍色盒子,普佑機電總經理助理婁媛媛介紹,這是公司引進的自適應控制系統,採集數據后便會在顯示屏上同步呈現。

  早在2018年,普佑機電就開始從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智能化生產設備,逐步探索智能化生產,產能得到有效提高。但產能提高不代表管理跟得上,作為一家中型軸承制造企業,普佑機電在經營過程中的一些隱性問題仍舊阻礙著公司的健康發展。

  “就拿盤點來說,過去我們一直是人工統計,手工記賬頻頻出錯。”婁媛媛舉例,這導致倉庫裡的許多原材料狀態不明確,漏記、記錯等情況時有發生。

  2022年初,普佑機電又聯系到陀曼,陀曼為其量身定制了智能制造系統。除生產執行系統外,還添加了維修自主呼叫系統、訂單管理系統等功能。“我們的系統還接入了軸承產業大腦,實現了行業共享。”婁媛媛說。

  接入軸承產業大腦后,管理的科學性大幅提升。“最明顯的就是數據可視化,讓管理變得更方便規范。”婁媛媛說,如今,庫存等數據隨生產實時更新,銷售部門與生產部門的溝通反饋機制打通,為公司爭取到更多訂單。接入軸承產業大腦后,普佑機電已實現產量提升25%、單位耗電降低20%、單位用工成本降低20%。

  採訪中,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依托軸承產業大腦,還能獲取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經營指標趨勢等數據。通過分析數據,可以為下一步生產計劃作參考,對市場變化做出更快反應。

  目前,新昌軸承產業大腦連接設備達11259台,軸承行業綜合成本較改造前下降12%,用工成本下降近50%,利潤率也從改造前的4%提升到了8%,行業整體競爭力大大提升。

  搭建平台,服務商提供支持

  作為深度參與了新昌軸承行業智能化改造的陀曼的產品研發負責人,吳興偉認為,軸承產業大腦的重要作用在於能夠掌握行業發展基礎數據並分析未來趨勢。

  “2015年,我們從設備智能化改造、設備聯網開始,為許多軸承企業提供改造服務,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源,也為軸承產業大腦的研發奠定了基礎。”吳興偉說,如今,軸承產業大腦的服務范圍已覆蓋遼寧、江蘇、浙江等省份的1285家企業。通過推動企業在更大范圍、更深層級開展數據採集、傳輸、存儲、計算及應用,軸承產業大腦帶動全國軸承行業的數據資源“動”了起來。

  在吳興偉看來,小微企業更關注“設備效能”,迫切希望提高企業實際產出並減少損耗﹔中型企業不僅關注“設備效能”,還關注優化“生產管理”中各部門的業務協同,從而實現企業精益化、規范化管理和降本增效﹔大企業則對產品質量與品控更在意。

  婁媛媛坦言,公司過去確實更在意產能,隨著逐步發展,現在對於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在增加,“如果說智能化改造初期更偏向生產端,產業大腦的建設則是對生產端、管理端的更大整合。”

  不僅如此,軸承產業大腦在產業鏈協同上也發揮了積極作用。“經企業授權,數據回流至雲平台,軸承產業大腦可實現行業動態共享,為企業提供行業參考,方便及時調整生產決策。”吳興偉說,以原材料採購為例,小企業議價能力弱,現在就可以在集採平台跟著大企業一起下單,成本平均下降3—5個百分點,在融資授信上,平台也有優惠。

  不只是陀曼,來自杭州的蒲惠智造、來自江蘇的華至雲鏈等數字化服務商也紛紛落戶新昌,多家數字化服務商以“小輕快准”方式為企業提供菜單式數字化建設服務。

  除了服務商,新昌的一些規上企業也在自己搭建平台。2023年,浙江五洲新春集團搭建鏈式數字化管理平台,推動中小供應商進行數字化轉型和產品主數據同步,實現全產業鏈計劃、生產進度、庫存、批次、結算的協同。“如果供應商接入了平台,開工率、產能利用率、單位能耗指數等生產情況都能一目了然。”五洲新春副總裁吳紅英說。

  積極引導,政府做好服務

  對政府部門而言,軸承產業大腦助推了新昌軸承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務效率不能落下。

  “每年我們召開30多次政企對接會,圍繞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需要的服務等開展交流,與會部門要回應企業訴求,提出解決方案。”時任新昌縣經信局副局長趙憨君介紹,經信部門在調研中發現,不少軸承企業因缺個性化應用、缺產業鏈協同、缺智能化分析、缺數字化人才、缺專業化服務,導致數字化改造“用不上、用不實、用不深、用不久”。

  “對中小軸承企業而言,智能化改造投資成本大,對改造后的成效心中沒底。”趙憨君說,“政府在初始階段積極引導,會採取承擔一定改造支出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快改造。”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未來利用智能化改造推動提質增效仍有較大空間。“在實踐中,一些中小企業大多只是上傳數據,無法從中進行分析,並且有時人工上傳的數據並不可靠。”趙憨君說。同時,對於縣域層面來說,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專業人才仍然匱乏,企業提出的需求無法得到及時解決。

  對此,新昌專門出台意見,縣財政每年至少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圍繞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實施技改貼息,同時聯合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建設新昌縣“工業與信息化重點領域裝備數字化(軸承)產業人才基地”,由縣財政每年給予不超過100萬元培訓經費保障。

  “通過軸承產業大腦的行業指數板塊,可以多維度分析國內100多家軸承企業樣本數據,了解行業整體發展趨勢和經營指標趨勢,政府可對比本地軸承行業經營指數,及時介入精准服務。”趙憨君表示。

  “軸承產業大腦在政府側為經濟治理提供智能化工具,在企業側為企業發展提供智能化服務,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重要抓手。”浙江大學北京研究院副院長宋華盛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5日 13 版)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