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裡斯本丸”號船英國幸存者家屬和曾參與營救行動的中國漁民后代相聚——

“這段故事值得年輕一代銘記”

人民日報記者 周卓斌
2024年02月28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能不懷想。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在歌聲中,人們手挽手,合唱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近日,“裡斯本丸”號船幸存者家屬和曾參與營救行動的中國漁民后代相聚在英國格洛斯特郡,一同緬懷歷史,傳承兩國人民友誼。

  1942年10月,日軍征用“裡斯本丸”號客貨船,押運1800多名英軍戰俘從中國香港返回日本,途經中國舟山附近海域時被美軍擊中,843名英俘遇難,384名英俘被當地漁民舍命救起。

  “在海上我們都是一家人,無論什麼人在海上遇險,我們都會出手相救。”作為營救英軍戰俘的舟山漁民后代代表,吳布偉在現場講述祖父吳其生的事跡以及那場驚心動魄的大營救。

  每每提到這段歷史,維尼都會深深動容。維尼的父親莫利是“裡斯本丸”號船最后一名幸存者。“我父親生前反復提起一句話:‘如果沒有中國漁民,我就活不下來了。”維尼表示,將永遠銘記那些不顧自身安危、舍身營救英軍戰俘的舟山漁民的恩情。

  當年,舟山漁民吳其麟曾兩次下水救起了7人,之后又與親人一道為他們提供衣物和食品。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友誼,吳其麟的孫女吳小飛創作了一幅畫,畫中是莫利與吳其麟一家人的合影,畫面的背景是舟山漁民日常生活和勞作的場景。

  參加當天活動的“裡斯本丸”號船幸存者家屬來自英國各地,不少是祖孫三代、四代一同出席。他們有的攜帶著父輩留下的徽章和照片,有的展示搜集到的相關史料。

  幸存者后人丹尼爾已是第二次陪著祖父母和父母來參加活動。在現場,丹尼爾5歲的女兒安娜被舟山藝術家們的舞蹈表演深深吸引。“這段故事值得年輕一代銘記。”丹尼爾說,希望以后有機會帶女兒去一趟中國舟山,“讓她了解中國漁民舍身營救的故事,也親眼看一看舟山美麗的島嶼”。

  家住英國北安普頓的賽奧斯卡同丈夫驅車3小時前來參加活動,她的父親威廉姆森是“裡斯本丸”號船幸存者之一。“父親曾說,沒有中國漁民舍身相救,就沒有自己后來的一切。”

  長期致力於收集整理“裡斯本丸”號營救事件資料的英國退役少校費恩祺表示,很高興看到“裡斯本丸”號營救事件越來越廣為人知,希望大家傳承好這份記憶和情誼,共促英中民間友好。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表示,“裡斯本丸”號營救事件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盟友並肩作戰、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見証,也是兩國人民結下深厚情誼的歷史佳話。希望“裡斯本丸”號船幸存者家屬及各界人士傳承好中英人民友誼,為促進兩國關系穩定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人民日報英國格洛斯特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8日 03 版)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