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兩會時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一年之計在於春,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各自崗位上埋頭苦干、頑強拼搏,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農田建設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關鍵舉措。
江西省樟樹市經樓鎮,肖江、禮江穿境而過﹔河畔,田成塊、路成網、溝成片。“過去,這是泥沙沖擊下形成的荒灘,啥也干不了。”經樓鎮黨委書記劉峰介紹,“這幾年,鎮裡爭取到專項資金,對肖江、禮江沿線灘涂地進行改造,通過採取改良土壤結構、完善農田基礎水利設施建設等措施,荒灘逐步變成良田。”
近年來,樟樹市自然資源部門聯合農業農村、水利、林業等部門,對可開墾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和整治:近5年對荒草地、灘涂地等非耕地進行土地開發,新增耕地9000余畝﹔對地塊較平整、群眾種植意願高的旱地進行改造利用,4779畝旱地的灌溉難題得到解決,成為適宜種植水稻的水田。“我們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劉峰說。
多種糧種好糧,離不開科技助力。“這幾天,我們得提前調試好設備,讓它們為春耕多出力。”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北大荒集團趙光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內,農技人員郝思文和同事清早便忙碌起來……
“借助智能感知裝置,這套設備可以判別土壤凍融狀態,測量土壤水分、地溫、降水滲透深度等參數,並通過物聯網回傳到指揮中心,技術人員可以綜合分析各項數據,為指導春耕生產提供科學依據。”郝思文介紹。
隨著春耕備耕有序開展,北大荒集團應用一系列農業新技術,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天氣漸暖,在河南省濮陽市韓村鎮,合縱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譚飛濤正在操作智能噴洒噴灌機,給種植基地內的1000畝小麥澆灌返青水﹔不遠處,當地政府修建的泵站、節水管道等基礎設施給田間管理帶來了不少便利。“按照規劃,今年我們鎮計劃建設1.09萬畝高標准農田示范區。我們將以高標准農田建設、節水灌溉等為抓手,推動糧食增產增效。”韓村鎮黨委書記徐進忠說,濮陽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159.9萬畝,並配套電力項目548項,糧食總產量連續17年穩定在50億斤以上。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推進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幾百條大黃魚鋪在碎冰上,收獲的喜悅洋溢在人們的臉上……一大早,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筱埕鎮的養殖大戶盧統鋒就忙著張羅發貨。2021年,盧統鋒投建的大黃魚深遠海養殖平台投用。“同時養殖幾百噸大黃魚,隻需要三四個管理人員。”盧統鋒說,平台養殖水體可達1.58萬立方米,具有機械化、智能化等特點﹔養殖戶打開手機就能實時監控水溫、鹽度、魚類生長情況等。
“像這樣的深水養殖平台,筱埕鎮有8個,養殖水體總計約14萬立方米。”筱埕鎮黨委書記陳友繼說,近年來,筱埕鎮大力發展大黃魚、海帶、牡蠣的養殖與加工,構建育苗、養殖、物流、銷售的全產業鏈,著力增加水產品附加值。“我們正發力優質種苗培育與水產品牌建設,帶動鄉親們的日子更紅火。”陳友繼說。
時值三月,山花綻放,在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牛角溝村,游客紛至沓來。“既能欣賞山川美景,又能了解當地的人文特色,非常開心。”一名游客說。
基於當地豐富的生態資源,蓬溪縣修建民宿群落、水上樂園,設置田間步道,打造出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農文旅融合發展,找准切入點是關鍵。”蓬溪縣文旅局總規劃師楊杰說,縣裡以精品示范村項目建設為契機,深挖當地人文資源,縣域文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春節假期,蓬溪縣共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同比增長19.62%。”楊杰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豐富民宿、研學、康養等新業態,進一步推動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一場場“村超”比賽精彩上演,觀眾坐滿了露天球場的看台,並在網上吸引了眾多關注……“村超”給當地帶來了很多變化。每逢比賽日,在榕江縣體育館周邊,當地群眾推出美食、農特產品,實現就近就業增收。當地還以“村超+鄉村主播”為抓手,積極組織開展“鄉村主播”技能培訓。不少企業也被吸引到當地,相關文創產品大受歡迎。
“‘村超’不僅帶來了文體享受,也拓寬了致富門路。”榕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楊璐說,“過去一年,‘村超’系列賽事吸引全網瀏覽量超580億次,累計吸引游客760.8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3.98億元。我們會繼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把‘村超’和鄉村旅游、農特產品推介等結合起來,為鄉村全面振興聚人氣、添動力。”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風吹水面,蕩起漣漪。江蘇省泗陽縣盧集鎮成子湖社區,風景如畫﹔河岸邊,工作人員拿著工具,仔細清理著河道裡的雜物。“現在村裡環境越來越好,游客也多了起來。”在成子湖社區經營民宿的村民楊麗說。
近年來,泗陽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聚焦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等任務,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們先后出台《泗陽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把規范和標准貫穿整治工作全過程。”泗陽縣委副書記何川說。
鄉村醫生是我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底,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雷大爺患有高血壓,我每個月會幫他測量數據,記錄在5G診療設備中。”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青鬆鄉,鄉村醫生楊財東來到擁處村,為村民看診送藥。
2007年起,楊財東成為青鬆鄉衛生院的一員,17年來積累了豐富的基層診療經驗。如今,楊財東每天上午在村衛生室坐診,下午走家串戶出診。“村裡老人的健康狀況,他都了如指掌,”村民吳阿婆說,“有楊醫生在,我們很安心。”
近年來,白沙縣衛生健康委外送鄉村醫生培訓,內抓“傳幫帶”機制,著力營造引才聚才的環境,持續推動“家門口健康站”建設。“我們將繼續通過開展院校定向培養計劃、醫護人員規范化培訓等方式,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推動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服務提升能力。”白沙縣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許雲宇說。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大源鎮蔣家村,山清水秀,風景宜人,一條清澈的大源溪穿村而過。今年59歲的蔣家村黨委書記蔣順國,在村裡工作了10多年,見証了村裡的發展變化。“建設和美鄉村,離不開村庄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蔣順國說,2009年以來,蔣家村全面梳理當地歷史文化資源,並以創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為契機,下大力氣對村裡的古建筑進行修繕。歷時3年,蔣家村對村中的大弄、祠堂弄、花台弄、白果弄、竹園路等進行了重修改造,以展現村庄的歷史和文化。
“我們要以文化為抓手,展現鄉村魅力,現在的蔣家村活力滿滿……”蔣順國說,除了修舊如舊,村裡還被注入許多新元素。“我們致力於打造‘15分鐘文化圈’,把村裡的文化服務體驗點串聯起來﹔村裡還定期舉辦文化論壇,策劃組織音樂節等活動,不僅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還能吸引外地游客前來觀光休閑。”
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看准了就抓緊干,用實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人民日報記者王永戰、李洋、白光迪、孫海天、竇皓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5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長三角:拉滿弓 鉚足勁 重大項目建設強勁開局
- 上海公布2024年重大工程清單,計劃安排正式項目191項﹔ 江蘇聚焦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大任務”實施重大工業項目600個﹔ 浙江省委、省政府統籌謀劃333個“千項萬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安徽省聚焦重點領域,出台《安徽省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4)》﹔ …………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長三角三省一市2023年GDP達到30.51萬億元,在交出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后,春節假期剛結束,三省一市就以高質量項目建設為牽引,再次吹響奮戰全年經濟“開門紅”的號角,為全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開年掀起重大項目建設熱潮 2月18日,龍年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董村村虹戴公路以北便是一片火熱的景象——婺城區的重大項目“浙中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在這塊土地上正式開工,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大貨車停車場及司機綜合服務生活區、物流供應鏈中心、物流倉儲區等交通樞紐設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