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在拓展功能性、延長服務鏈上有所作為(暖聞熱評)

張佳瑩
2024年04月16日08: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關鍵詞】報刊亭

  【事件】在廣東廣州,一批深紅色調打底、造型精巧的智能報刊亭成為市民“新寵”。除了主營自助售賣或借閱書報外,這些小亭子還具有生活繳費、手機充電、共享雨具等便民服務功能,與群眾需求的貼合度進一步增強。如今,越來越多的新式報刊亭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吸引了不少老街坊和新顧客。

  【點評】

  報刊亭,曾是城市文明的一個窗口、書香社會的一個符號。不大的空間內,整齊地擺放著幾十上百種報紙、雜志,是城市信息的集散地。過去,不少上班族習慣於在這裡買一份報紙帶上地鐵﹔亭前也常見到學生們三五成群,傳閱著排隊買到的青春雜志。報刊亭就像點綴在城市裡的文化驛站,傳播著天南海北的信息,滋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也承載著許多人的美好記憶。

  近年來,城市報刊亭式微。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全國郵政報刊亭總數由2010年的2.8萬處下降到2022年的0.8萬處,12年間下降了71%。如今,當越來越多人習慣從網上獲取各種信息,當數字閱讀成為更加便捷、觸手可及的學習方式,以售賣紙質報刊為主要業務的報刊亭受到的影響不言而喻。作為城市文化生態組成部分的報刊亭如何重新聚起人氣,成為一道現實課題。

  發展有壓力,轉型才有出路。在江蘇南通崇川區,報刊亭新增了售賣咖啡等業務,在報刊亭邊喝咖啡邊看報紙成為不少市民的日常。在浙江杭州,有的報刊亭辦起讀書會,街坊們手捧書報,時而思考、時而探討,還有人視頻連線遠在海外的朋友,墨香彌漫的閱讀體驗無遠弗屆。無論是擁抱數字化、提供便民服務,還是增加新業態、添些生活情調,或是強化社交屬性、創造線下交流空間,從實踐中看,受歡迎的報刊亭多在拓展功能性、延長服務鏈上有所作為,更好滿足了市民的多樣化需求。繼續創新經營模式,才能讓報刊亭主業屹立不倒、副業多點開花。

  客觀而言,小小報刊亭,要想辦出文化味道,凸顯城市內涵,並非易事。如今,許多報刊亭仍在靠賣飲料、旅游紀念品等方式來勉強維持經營﹔一些新式報刊亭雖然獲得了關注,卻面臨入不敷出、經營困難的問題。在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當下,報刊亭需要重新找到自身的價值定位和生存之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堅守文化屬性,將報刊亭打造成傳播城市文化、傳遞城市文明的新空間,實現便民、惠民、城市管理的多贏,或許可以成為報刊亭升級改造的一個發展方向。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與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服務設施相比,報刊亭就在市民身邊,布點更為靈活、開設更加便捷。守住文化味兒,加點新鮮勁兒,凸顯多樣性,相信報刊亭將更好融入當代生活,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道新街景。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6日 05 版)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