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聚合新質力量 共享綠色空間

隨著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一場產業升級變革正在悄然發生。作為傳統制造業強市,近年來,浙江余姚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企業科技創新升級持續加碼,高附加值產業快速崛起。今年一季度,余姚市完成規上工業產值614億元,同比增長3.7%﹔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32.2億元,同比增長8.9%。
走進寧波舜宇貝爾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舜宇貝爾)車間,幾組顏色不同、大小不一的自動導引車(AGV)正進行組裝、測試。舜宇貝爾總經理范依清指著一款黃色AGV介紹,“這款AGV可承重600公斤,主要是用於汽車零部件座椅,是我們今年的‘爆款’產品,多家知名車企採購。”
舜宇貝爾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組裝設備。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據介紹,該企業生產的AGV均為定制化非標產品,不僅可提高倉儲、搬運等環節的自動化水平,通過數據分析優化物流流程,還可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智能化升級,成為企業降本增效、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新引擎。
“很多客戶的智慧工廠從設計階段就由我們負責,我們會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為他們提供AGV集成解決方案。”范依清介紹,針對不同特定需求,舜宇貝爾提供從咨詢、設計、實施到售后維護的全鏈條服務,量身定制最合適的AGV應用解決方案。定制化解決方案,賦能產業升級。據悉,舜宇貝爾今年一季度訂單同比增長60%。
位於余姚的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甬矽電子),是近年來國內半導體行業的一顆璀璨新星。該公司依托余姚市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政策環境,迅速成長為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領域的佼佼者。
時光倒轉到8年前,甬矽電子還只是個6人小團隊,沒錢、沒廠房。在中意寧波生態園旗下的陽明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以及管委會的助力下,短短幾個月就完成了從簽約、廠房改造到投產的全過程。
近年來,企業生產線陸續投產,產能快速擴大,產品包括先進球柵陣列封裝、柵格陣列封裝以及系統級封裝等,填補寧波市在高端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領域的空白。去年第四季度,甬矽電子營收拿下全球獨立芯片封測廠第14位的好成績。
甬矽電子專利証擺滿牆面。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近年來,余姚市深入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和“十項重大工程”,積極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已逐步形成以光電信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新材料、機器人及高端裝備等工業發展體系基礎。為增強發展新動能,加速推動產業集群、空間集聚,余姚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啟動工業用地空間騰換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推進工業用地二次開發、有機更新和低效工業區塊開發。
據悉,今年4月,余姚已集中啟動約20個二次開發項目的聯合踏勘。余姚市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我們還構建了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從合法合規性、畝均效益、安全、環保等方面科學建立工業用地和企業評價體系。”與此同時,余姚還推行“控規+承諾制”改革,強化土地出讓后的履約監管,探索土地使用權退出機制,防止新增低效用地。
工業經濟強勁開局的同時,余姚深入實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環境,做活文旅產業、做優鄉村振興。
最近,四明山區域EOD項目又迎新動態,大嵐鎮農村供水系統升級改造工程、梁弄鎮農村污水管網及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工程、白鹿村特色村落改造提升項目等項目正同步推進。
四明山區域EOD項目是寧波市十大民生項目,也是寧波唯一入選浙江省首批EOD試點的項目。該項目總投資超28億元,將從區域關鍵生態環境問題出發,解決四明山區域水環境質量改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業面源污染、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等突出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在區域生態環境修復保護基礎上,還將打造生態農業、特色村落等鄉村振興項目,助推四明山區域‘農、文、旅、體’融合發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將進一步盤活四明山區域經濟效益,實現區域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並為山區EOD模式開發提供有益經驗。
不同於四明山區域EOD項目建設進行中的狀態,在梁弄鎮汪巷村的百姓已切實吃上了“文旅飯”。白牆黛瓦的徽派民居錯落有致,踱步村道,時不時能看到古人傳下來的家風家訓,登科長廊、進士牌坊等以“狀元文化”為核心的景觀更是為村庄增厚了文化底蘊。
房屋外立面改造進一步提升了村容村貌。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汪巷村黨總支書記陳炯直言:“最開始,我們是依托橫坎頭村紅色旅游帶來的客源。游客來了可以進行櫻桃、藍莓等特色水果採摘。現在,村裡通過做大‘狀元’文化IP,打造了花海美拍、叢林穿越、攀岩等多種游樂項目,也擁有了自己的游客。”
發展過程中,不乏探索嘗新,但汪巷村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
在“崇學向善”方面,汪巷村通過成立鄉賢理事會,設立鄉賢“重恩”基金。學子從考上重點中學到讀博期間,每年可領取1000元至5000元獎金。
在“孝善文化”方面,大年初一早上,由村干部敲鑼打鼓,為當年評選上的“孝善之家”送牌匾已成為汪巷村的保留節目。此外,汪巷村定期開展文明宣傳與引導,形成了向上向善、孝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文明風尚。
採訪結束時,幾位老人坐在樹下閑話這幾年的村庄變化,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洒在他們幸福的笑臉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