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潺潺,清水安瀾(家在運河岸)

“運河在哺育兩岸的同時,我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她”
我是土生土長的浙江余姚人,從小生活在姚江邊。姚江是余姚的母親河,是浙東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姚江流域“鍋底”的特殊地理位置令余姚屢遭洪水之“痛”。小時候,每次看著父母辛苦種的庄稼被洪水淹沒,我總是想,要是可以控制水流走向就好了。
大學畢業后,我毅然選擇從事水利工作。姚西北治澇工程是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個工程,當時技術手段有限,河道開挖大多要靠人工,10萬群眾參與河道土方開挖的情形深深觸動了我。工程完工后,洪水分流減輕城區壓力,工程效益發揮得很好,這也為后期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以下簡稱“西分工程”)建設奠定了基礎。
2018年7月,西分工程項目主體工程開工,因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區域范圍廣、線路長、建設內容繁復,施工難度大……面對一連串棘手問題,我們不斷優化技術方案。
比如,西分工程瑤街弄調控樞紐坐落於浙東運河之上,為滿足1000噸級運河船隻通行需求,擋洪閘單跨寬度要求達到45米,當時全國最大的擋洪閘單跨寬度僅為30米。為解決這一工程難點,我們創新方案,通過優化砼骨料級配、預埋冷卻水管等一系列技術保障措施,解決了大體積混凝土極容易因溫控不佳出現裂縫等難題,最終建成直升式閘門單跨國內最大的瑤街弄樞紐。
2022年9月,超強台風“梅花”期間,強降雨令姚江水位暴漲,寧波余姚站更是出現歷史最高水位3.67米,超保証水位1.07米。當時西分工程剛具備應急通水條件,根據“防指”調度令,我們及時調試泵組和閘門,指揮泵組的開啟和閘門升降……最終西分工程累計排水696萬立方米,為減輕流域和城區防洪壓力起到了關鍵作用。
作為一名水利人,近年來,我親身參與並親眼見証著余姚不斷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守住了浙東運河安瀾,運河在哺育兩岸的同時,我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她。
(作者為余姚市水利局工程建設管理科科長、姚江上游西分工程技術負責人,人民日報記者竇瀚洋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