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首批文化特派員深入鄉村一線,與農民群眾一起——

共繪鄉村文化新圖景(藝近人和)

李中文、劉軍國
2024年08月01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文化特派員調研杭州市富陽區洞橋鎮文村民居建筑。
  潘倩怡攝

  核心閱讀

  今年5月,浙江首批100名省級文化特派員陸續入駐浙江鄉村,服務指導鄉村基層文化建設。他們中年齡最大的48歲,最小的26歲,既有高校老師、媒體記者,也有文藝工作者、城鄉規劃師等,涵蓋教育、藝術、設計、管理等多個領域。首批省級文化特派員服務周期為2年,將在所駐鄉鎮(街道)范圍內,重點指導1個行政村,結對1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或農村文化禮堂。

  碧水蕩漾、綠意盎然、阡陌稻田、古樹老宅……浙江鄉村,相同的是綠水青山,不同的是文化風景。怎樣助力鄉村從物質富裕到精神富裕,滿足鄉村群眾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今年5月,浙江首批100名省級文化特派員陸續入駐浙江鄉村,服務指導鄉村基層文化建設。他們中年齡最大的48歲,最小的26歲,既有高校老師、媒體記者,也有文藝工作者、城鄉規劃師等,涵蓋教育、藝術、設計、管理等多個領域。首批省級文化特派員服務周期為2年,將在所駐鄉鎮(街道)范圍內,重點指導1個行政村,結對1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或農村文化禮堂。

  當文化特派員與廣袤的鄉野相遇、與淳朴的村民相逢,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兩個多月來,文化特派員做得怎樣?群眾怎麼想?讓我們一探究竟。

  抓住特色,帶來好點子和新穎設計

  “一個精准的文化定位,一種高效的產業聚集模式,一種全景的沉浸式文化體驗,一個鮮明的文創產品系列……”7月12日下午,衢州市柯城區沙灣村的農村文化禮堂,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方騰向村民們介紹經過兩個月調研后對沙灣村的設想。她的另一個身份,是沙灣村的省級文化特派員。5月上旬,方騰帶領浙江傳媒學院的師生團隊,開啟了一次將“文章”寫在廣袤鄉野的實踐。

  沙灣村位於衢州詩畫風光帶的核心區域,區位優勢獨特,是北宋御史趙抃的故鄉。《宋史》中,趙抃與包拯同傳,其剛正不阿的品性廣為人知。在方騰看來,沙灣村有趙抃文化這張“金名片”,有傳承南孔文化、廉政文化的好土壤,但是在產品線豐富、多元化體驗上還有提升空間。“我會盡自己所能,為村庄文化項目建設、文化氛圍營造、文化元素打造多出好點子。”方騰干勁十足。

  “方老師常過來,和我們聊店鋪經營、聊村子的發展。”沙灣村村民一直關注著這群突然“冒”出來的人。

  在村民們的印象裡,一大早,就能看到方騰團隊提著電腦匆匆趕來。下午,看到他們頂著太陽在村裡四處採風。深夜,村辦公樓裡他們的辦公室總是亮堂堂。“文化特派員為沙灣村帶來了新穎的文化定位和品牌設計。”沙灣村黨支部書記徐新虎將文化特派員團隊的認真和嚴謹看在眼裡,他期待這群年輕人能喚醒沙灣村沉睡的文化資源。

  如今,方騰團隊已經在趙抃IP打造、文創產品開發、研學體驗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為沙灣村設計的晴雨傘、筆記本、徽章等文創產品也在10余次修改后即將定稿。“看著用心澆灌的產品得到認可,那種自豪感讓我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沒白費。”方騰的學生周軒宇滿是驕傲地說。

  除了摸清沙灣村的“家底”,方騰團隊還沿著柯城區的“文化地圖”,細致做起了功課:在溝溪鄉余東村,農民畫串聯起集創作、欣賞、展示、銷售、衍生品開發於一體的產業鏈閉環﹔在石梁鎮麻蓬村,隨處可見的武俠文化元素點亮了旅游與全民共富協調並進的新路子……“不同村庄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好做法讓我們眼前一亮,也為我們提供了借鑒。”方騰說,通過打造文化IP,可以讓村庄在產業發展中生機涌動。

  通過調研摸清村庄文化家底,了解村民需求

  “我能為鄉村文化做些什麼?”這是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設計藝術系副主任李承華成為省級文化特派員后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李承華長期從事農業與鄉村品牌設計工作,指導設計過多個相關品牌。5月上旬,他帶著課題組入駐杭州市富陽區洞橋鎮文村,走村入戶發放問卷、開展訪談、深入調研,了解村民們的需求。

  5月23日下午,李承華邀請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副館長王利劍,在洞橋鎮作了一場“美美與共: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宣講。

  為什麼選擇“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作為首場宣講活動的內容?

  “通過調研,我發現文村不僅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獨具匠心的民居建筑,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等待挖掘。”在李承華看來,把國家級文化工程在最接地氣的鄉村文化禮堂裡呈現出來,讓中國經典繪畫“從文村出發”別具意義。參與宣講活動的鎮村干部,也看到了腳下這片土地的“潛質”。“這次活動讓我們看到家鄉的文化價值,更堅定了我們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的決心。”文村村黨總支委員朱逸超說。

  村民們對文化的期待和渴望,給李承華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鎮裡到村裡,從干部到走訪的每一名村民,都是無話不談,很支持我們的工作。”李承華說,“隻有摸清文村的文化家底,把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瑰寶、文化人才挖掘出來,才能為后續‘文潤文村’品牌項目的落地打下基礎。”

  在李承華看來,不僅“送文化”,更要“種文化”,培育出屬於文村自己的文化品牌,讓每名村民都能在文化的滋養中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和李承華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來自浙江省文化會堂(浙江展覽館)的姜磊。作為省級文化特派員,他被派到了麗水市鬆陽縣葉村鄉南岱村。

  南岱村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建筑繁多,是國家級傳統村落,但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影響,該村的價值尚未得到有效挖掘。

  近年來,葉村鄉政府積極打造國家傳統村落家園“藝術部落”,南岱村也嘗試建立藝術資源與鄉村發展互通互促的模式,已建成一處“南岱問山”寫生基地,為“藝術鄉建”的推進打下了較好基礎。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研,姜磊發現南岱村老屋空置率較高,修繕維護負擔較重,村容村貌缺少亮點景觀,鄉村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希望通過招募藝術家進村採風、寫生,開展美育課堂、展覽展示等活動,提升鄉村的顏值。”姜磊期待借助藝術的力量讓南岱村活起來。

  找到突破,實現考古資源向文化資源的有效轉化

  “文化特派員制度讓我多了個做事的身份,非常高興。”見到衢州市衢江區雲溪鄉孟姜村文化特派員張森時,他古銅色的皮膚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與其他文化特派員相比,張森可謂派駐村的“老村民”。1992年出生的他,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西考古工作站站長。這是張森在衢江考古現場的第五個年頭,一年裡300多天埋頭在考古工地,正因如此,他的皮膚比普通人黑了不少。

  2022年,張森完成了衢江西周土墩墓群的考古,為歷史久遠的姑蔑國的存在找到有力証據。與大眾分享考古成果,他總是樂此不疲:在土墩墓群及城址考古現場、展示館的接待講解已不下百次,作為浙江省首批“考古小學堂”導師參與了多次面向中小學生的考古研學游活動……

  今年5月,張森入選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兒,忙碌又快樂著。”張森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調查走訪期間,我發現村民對近在咫尺的考古工作仍是不了解的,大家都知道身邊有個“挖寶貝”的考古隊,但是對“文化寶貝”在哪兒挖的、長什麼樣子、有什麼意義還一知半解。

  這種“一知半解”,成了張森工作的突破口。現在,張森正著手准備姑蔑文化的教育推廣工作。他和同事們正開展針對村民的姑蔑考古知識培訓,希望通過培養一批了解當地姑蔑文化以及考古經歷的導游、講解員等,提高村民的就業技能。

  鼓勵村民參與考古資源的保護利用,在張森看來同樣重要。為此,張森與雲溪鄉中心小學等當地學校對接,開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姑蔑文化校本課程和教材,將姑蔑考古知識納入學校教育體系。

  在孟姜村,姑蔑博物館正有條不紊地建設。“加強數字資源建設,優化展陳體驗,建立考古數據庫和在線平台,將考古資料數字化,方便公眾查詢和研究。”張森對博物館建設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通過多部門多領域的協同合作、創新的思路和方法,我們要努力實現考古資源向文化資源的有效轉化。”在張森看來,文化特派員重任在肩。

  兩年的服務期,才過去兩個多月。文化特派員在基層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文化特派員這個“大家庭”仍在不斷充實。浙江省各市、縣(市、區)也完成了兩級文化特派員選派工作,當前省、市、縣(市、區)三級已有1500多名文化特派員扎根在鄉村大地上,也吸引著更多優秀文化人才加入進來,為鄉村建設注入文化活力,與農民群眾一起,寫好鄉村全面振興這篇大文章。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1日 20 版)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