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富新畫卷
浙江衢州探索現代化漁業養殖新模式
時下,正值魚肥水美的時節,走進位於衢州市龍游縣湖鎮鎮地圩村的一家養殖工廠內,隻見25個大大小小圓形桶整齊排列,桶內水流循環不斷,數萬條溪魚暢游其中。
“這個桶裡都是石斑魚,大概有2萬條。”公司負責人翁旭東一邊說,一邊往桶內撒入魚餌,成群的魚兒在池中翻騰跳躍著搶食。每個循環桶上都明確標注了養殖品種、數量和時間,方便工作人員管理。
石斑魚養殖車間。王俊杰攝
“通過這種標准化、工業化養殖,魚的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翁旭東介紹,養殖車間內溫濕度自動調節,每個養殖桶內都裝有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通過循環系統水資源重復利用,實現自動化控制。
溪流性魚類是浙江省“十四五”水產養殖十大主推品種之一。經市、縣兩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的專家牽線,該公司與浙江海洋大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師范大學合作建立龍游溪魚科技小院,採用“公司出資金+經營、高校出技術+思路、村庄出土地+人力”的合作模式,在地圩村建起了“標准化+工業化”模式的繁養基地。
衢州地處丘陵山區,境內江河溪流縱橫交錯,山塘水庫星羅棋布,水產資源豐富。依托優質資源稟賦,當地以“鄉村建設、產業振興、富民強村”為核心,以“標准化+工業化”的養殖新模式,大力發展山塘小型水庫潔水漁業和土著溪流性特色漁業,持續推進稻漁綜合種養,探索發展水產品流通及加工,深入挖掘漁文化產業,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衢州市宜漁面積19.6萬畝,水產養殖面積13.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8.13萬噸,總產值32.8億元,另外還有31家設施養殖企業,共創建部級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08個,每年增殖放流各類水生生物1億尾以上,一幅壯美的漁業共富畫卷正潑墨而成。
位於衢州市開化縣何田鄉田畈村的某清水魚養殖公司,早在2016年就開始探索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清水魚。近年來,該公司與浙江省農科院、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衢州市、開化縣等開展技術合作,將“魚菜共生”系統引入清水魚養殖。
魚類養殖前景可觀。王俊杰攝
據介紹,“魚菜共生”生態循環新模式是將工廠化養殖與無土栽培相結合。水從魚池流出后,經過幾道水處理工序,魚的糞便殘餌轉化為蔬菜需要的養分,蔬菜吸收養分、淨化水質,循環水最終又回到魚池繼續養魚。這種模式能較好解決水質和病害問題。在該公司智能化的鋼架大棚內,養殖系統的水溫一年四季都保持在較為穩定的狀態,實現魚類的常年生長。
此外,衢州還在加緊探索更多的設施漁業養殖實踐,讓鮮活水產“躍”上餐桌。該市衢江區全旺鎮山青家庭農場採用陸基圓桶養魚,水產品畝產量約是傳統養殖的17倍。這種高密度工廠化養殖模式,通過增氧系統、進水管道、排污系統、尾水處理等,實現尾水循環利用“零排放”,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測水質,定期更換養殖用水也使得魚的肉質更緊實鮮美。通過一年多的探索,陸基圓桶養殖鱸魚每桶45立方米水體約能獲利1.5萬元,如今該養殖模式在衢州市多個鄉鎮得到推廣。
衢州市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從傳統魚塘到標准魚塘,再進階到工廠化水產養殖,衢州設施漁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設施漁業是漁業新質生產力,也是漁業新的投資、新的產能、新的漁業經濟增長點,將推動漁業發展率先邁上新的台階。(王俊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