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金華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一鏈五端”機制

張益曉
2024年08月29日08:44 | 來源:金華日報
小字號

2024年6月下旬,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榜單揭曉,《食用藥菌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金華市由此實現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零的突破”,也意味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取得明顯成效。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否順利,很大程度上決定科技創新的成敗。金華市圍繞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以浙中科創走廊為總引擎,布局建設一批高能級科創平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培育,不斷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一鏈五端”機制,打造成果轉化“最優地”。

一方面,金華市建立健全“源頭創新—概念驗証—早期孵化—產業落地—發展加速”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條。比如,金華市在浙江全省地級市率先成立與浙江大學共建的聯合創新概念驗証中心,聚焦十條重點產業鏈,共篩選入庫項目145個,推進設立首期規模1億元金華創新概念驗証基金,支持概念驗証項目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又如,金華市建立“一院一園一基金一公司一孵化器”的研究院市場化成果轉化模式,通過入股、項目合作、院企共建聯合研發中心、實驗室、實習基地等創新載體方式推動研究院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目前,金華市區三大科創平台累計橫向技術交易輸出額達到3500余萬元,累計孵化(引進)科技企業50余家,成立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30余家。

另一方面,全面發力供給端、需求端、人才端、資金端、服務端,打出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比如供給端,深化“揭榜挂帥 全球引才”創新機制,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從“實驗室”走上“經濟場”,“揭榜挂帥”雲服務平台獲浙江省改革突破獎,列入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S1目錄”,發布企業技術攻關需求榜單5300余項,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近500項,兌現榜金近5億元。

比如需求端,依托中國技術交易所資源優勢,在項目孵化、產業發展、科技金融、人才培養、政策研究等方面全面提升區域技術交易能力,先后與高校院所設立50余家技術轉移中心,引進共建30余家新型研發機構,全市納稅千萬元以上的工業制造業企業80%以上與高校院所有產學研合作關系﹔推動金華工科會升級為國際科技開放合作大會,累計促成近2000家企業與科研院所達成緊密合作,實施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2500多項。

又如人才端,積極探索“百博入企”柔性引才模式,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撐,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近三年,通過“百博入企”機制引進入企博士389名,為企業開展各類技術服務5000余次,解決技術難題200多個,幫助企業引進高校團隊200余個,引入專家880余名,協助企業制定實施自主研發項目960余項,與企業聯合申請專利近1000項,起草各類標准155項。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