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蕪湖搶佔“低空”

汪瑞華 張俊 丁紀
2024年09月09日13:5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從蕪湖出發,不開車,不坐高鐵,改打一趟“空中的士”,前往黃山,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3000米的高空,豪華雅座,透過機窗,可以俯瞰桃花潭、太平湖、天都峰,想想都有“飛”一般的感覺。

9月6日,在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開幕前夕,蕪湖往返黃山的低空旅游觀光航線正式開通,這是蕪湖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又一普及,也是蕪湖融入“大黃山”旅游出行方式的再次升級。

發展低空經濟,通俗地說,就是把“路”鋪到低空去。

在這條新“路”上,蕪湖先行先試,前瞻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經過10來年的發展,蕪湖低空經濟乘風起勢,正走進大眾視野,為交通物流、應急救援、文旅融合等應用場景不斷賦能。

9月7日,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在蕪湖開幕。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9月7日,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在蕪湖開幕。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未來的天空會更加繁忙

你見過無人機的自動機場嗎?坐過無人駕駛的純電航空器嗎?來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不僅可以先睹為快,還能實地沉浸式體驗一把。

近年來,低空經濟蓬勃發展,應用場景持續拓寬,不斷融入生產生活,已逐步走進千家萬戶,從望而卻步的小眾體驗轉為觸手可及的大眾體驗。

在蕪湖市灣沚區花橋鎮,一座集航空科普教育、航空飛行培訓、文旅康養度假等於一體的航空飛行營地,正悄然拔地而起。

空中俯瞰,長1000米寬50米的跑道赫然在目,不遠處的蕪宣機場,不時有飛機起飛和降落,傳來的引擎轟鳴聲,不絕於耳。

緣何把航空飛行營地落戶灣沚?身為土生土長的灣沚人,安徽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創始人王裕正給出了答案。

“一來是安徽作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的政策優勢,二來是灣沚持續發展低空經濟的產業優勢,兩者疊加,一拍即合。”王裕正告訴記者,尤其是蕪宣機場通航后,看到了家鄉發展低空產業的廣闊前景。

傾轉旋翼E20 eVTOL飛機首次公開亮相。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傾轉旋翼E20 eVTOL飛機首次公開亮相。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無獨有偶,落戶灣沚區的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傾轉旋翼E20 eVTOL首次公開亮相,就選擇了低空經濟大會。

“作為低空經濟領域的實踐者,推出的該款機型承載了低空載人出行的夢想。”在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戴雍威看來,蕪湖是難得一見的航空沃土,時的科技的落地,讓他深深感受到了扎根蕪湖是正確的“雙向奔赴”。

空中游覽、高空跳傘、低空出行……業內專家表示,未來,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多樣,通用機場、航空小鎮、航空飛行營地等將星羅棋布,天空也會更加繁忙。

不出園區可產一架飛機

近年來,全國各地競相搶灘,加速布局,低空經濟發展方興未艾,正迎來快速起飛。

特別是新能源、無人駕駛、先進航空制造等領域,技術創新加速迭代,物流配送、城際通勤、遙感探測等應用場景日益拓展,為低空經濟騰飛注入了澎湃的動力。預計到2030年,低空經濟規模將會達到2萬億。

可以說,低空經濟已經進入密集創新和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窗口期。

“發展低空經濟 創享美好未來”的低空經濟大會主題赫然在目。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發展低空經濟 創享美好未來”的低空經濟大會主題赫然在目。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在低空經濟的賽道上,安徽起步早、力度大。早在2013年,安徽就開始謀劃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體、無人機產業為支撐的低空產業集群,集聚企業300多家。

這其中,蕪湖作為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功不可沒。事實上,在低空經濟的新“路”上,蕪湖已經跑在了前面。

過去造船,后來造車,現在造飛機。要知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蕪湖已經實現了從整機到部件、從初創團隊到龍頭企業的突破。

截至目前,全市集聚低空上下游企業近200家,涵蓋研發、制造、維保、運營、培訓、物流等全產業鏈,整機重點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達100%,基本實現“不出園區即可生產一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通航飛機”。

去年蕪湖市低空產業實現產值400億元,同比增長26.6%﹔今年上半年,產值達253億元、增長26.8%。

觀眾沉浸式體驗低空航空器。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觀眾沉浸式體驗低空航空器。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到2025年低空產值達500億

2021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國家規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從國家層面不難看出,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新領域,已經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低空經濟,飛起來,才能熱起來。

作為全國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安徽率先在省級層面出台培育發展低空經濟的一攬子政策,組建全國首個省屬通航企業,成立省低空經濟產業基金,並聚焦應用牽引和場景供給,圍繞城市管理、公共服務、文旅消費等領域,推出一批面向市場的應用場景。

“到2025年,安徽將打造30個低空標杆應用場景,建設五個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兩個示范城市和一個綜合運用城市群。”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如是說。

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航空專用應急通信系統“中移應龍”。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航空專用應急通信系統“中移應龍”。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乘著政策的東風,蕪湖市加快布局低空產業的政策也相繼出台。

2023年,蕪湖市發布《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300家,其中龍頭企業超過10家,“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翻一番,低空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

在9月7日開幕的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蕪湖市低空智聯建設白皮書》正式發布,這將成為低空空域管理的國家標准,為低空經濟保駕護航。

在灣沚區花橋鎮,即將建成運營的楚王城航空飛行營地。灣沚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灣沚區花橋鎮,即將建成運營的楚王城航空飛行營地。灣沚區委宣傳部供圖

政策,無疑是產業發展最好的“助推器”,在其驅動下,一批低空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

中電科鑽石飛機實現了通用飛機“安徽造”,整機交付量連續多年國內第一﹔勁旋風航空擁有6000余款螺旋槳產品,佔據國內中小型螺旋槳市場90%以上份額﹔航瑞動力成功研制9款航空活塞發動機,填補國內300kW功率段航空產業動力系統空白……

在蕪湖,曾經不顯山、不露水的低空經濟,已然憑“空”起舞,一座面向未來的“天空之城”正御風而來。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