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城鄉相“融”景更美
59歲的忻宏斌是土生土長的寧波市鄞州區下應街道灣底村人,他兒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灣底灣底,彎來彎去到不了底”。“幾十年前,村裡大多是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濘不堪。”忻宏斌告訴記者。
2019年以來,灣底村自籌資金2億元,拆掉6萬平方米舊房,建起9萬平方米新房,打造涵蓋文化、醫療、教育、娛樂等綜合服務的“五分鐘生活圈”,2022年,灣底村獲評省級未來鄉村。2023年,村裡一次性加裝了67部電梯,讓村民過上了“一鍵直達”的幸福生活。
不僅如此,抓住城鄉融合發展的時代機遇,灣底村大力發展城郊經濟,陸續建成植物園、天宮城堡等一批休閑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讓村庄充滿活力。
穿行在灣底村的田間地頭,智能農業工廠、光伏低碳循環系統、新能源汽車換電站等令人眼前一亮。“我們的生活更現代化了。”忻宏斌自豪地說。
從“爛眼村”到新農村,再到省級未來鄉村,灣底村探索形成了城鄉一體、協調發展、共同奔富的“灣底經驗”,成為寧波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生動實踐。一幅“環境美、產業興、農民富、鄉風正”的現代化新農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寧波城鄉融合發展起步早、基礎扎實,是浙江省首批進入城鄉融合發展階段的城市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寧波創新實踐、積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城鄉融合,首先要改變農村臟亂差面貌。寧波堅持人居環境、生態環境、人文環境一體打造,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千萬工程”在四明大地結出累累碩果。
走進寧波市北侖區大碶街道楊岙村,遠處,青山環抱、層巒疊嶂﹔近處,竹林搖曳、溪水潺潺,整潔干淨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美麗宜居環境整治項目、溪坑小流域整治工程等10個項目的落地及村落田園、文化長廊、休閑步道、星級公廁等21個節點的改造,讓這個北侖海拔最高的小山村舊貌換新顏。“我們要把楊岙村打造成農文旅融合的美麗鄉村新樣板。”楊岙村黨支部書記陳洪海說。
人居環境的改善,打開了進一步塑造和提升鄉村風貌的空間。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河湖、美麗田園、美麗森林“五美”聯創,“精特亮”工程向縱深推進,跨縣域打造的“一環十線”風景線呼之欲出,推動城鄉形象品質大躍升。
2024年,寧波有53個村被列入浙江省未來鄉村創建名單,計劃實施農村基礎設施、人文、數字化等項目360個。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資9.6億元,投資完成率為91.5%。
村庄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公園﹔農村“點”上出彩、“線”上成景,實現華麗蝶變。
城鄉加速融合,勢必要打破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的藩籬,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在城鄉之間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間格局。
對於這一點,寧波市象山縣黃避岙鄉村民深有體會。黃避岙鄉地處象山北部,三面環海。這裡曾因交通不便,地方經濟薄弱。象山港大橋通車后,黃避岙鄉一下進入“寧波半小時都市圈”,迎來發展機遇。為充分發揮象山港大橋通車的“溢出效應”,黃避岙鄉串聯沿海6個村,建設“斑斕海岸”寧波文明示范線,實施美麗鄉村示范村、沿海片供給水水質提升、旅游特色村等項目,徹底改變了破舊的村庄面貌,也激發了沿海村乃至全鄉的經濟活力。
近年來,寧波市寧海縣著力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創新打造“集士驛站”“公交郵路”和“城鄉客貨郵數字化改革”等農村物流運作新模式,打通農村寄遞服務“最后一公裡”。
“集士驛站”成為村裡的便民服務站,除了快遞收寄,還兼具政務服務、產品分銷、電商服務等功能,讓村民享受到同城裡人一樣的便捷生活。
堅持供給側、需求端、運行鏈一體聯動,江北區創新深化城鄉公共資源均衡供給機制,按照“城鄉全域覆蓋、設施高效配置、群眾便捷可及”原則,構建城鄉融合片區式“15分鐘公共服務圈”,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同質同標。
曾幾何時,農村大量人才與資源流向城鎮,造成鄉村“空心化”。如今,人才、資本不斷向鄉村回流。
鄉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家門口可以方便就醫,教學資源實現城鄉共享……放眼四明大地,現代城市與美麗鄉村相得益彰,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城和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