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蚌埠靚淮記

人民網記者 周坤、趙越
2024年10月08日09:3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金秋時節,淮河安徽蚌埠段天高水闊,岸美河暢。

親水廣場上,孩子們玩沙嬉水,歡聲笑語蕩漾在淮河兩岸﹔岸邊健身步道,向遠處不斷蜿蜒,人們在美景中肆意舒展……無限風光中,一幅人水和諧的新畫卷正徐徐鋪展。

治理后穿城而過的淮河扮靚蚌埠。蚌埠市水利局供圖

治理后穿城而過的淮河扮靚蚌埠。蚌埠市水利局供圖

難以想象,幾年前,這裡岸邊還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砂場,是“臟亂差”集中帶。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70年來,淮河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防洪體系越來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要把治理淮河的經驗總結好,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淮河治理方案。

作為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市委、市政府於2022年啟動“靚淮河”工程,推進主城區淮河防洪交通生態綜合治理,致力於“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提高泄洪標准,修復淮河生態,改善城市交通,優化人居環境,拓展城市空間。

從“治淮”到“靚淮”,大河新篇,自此提筆描繪。

治水,保安瀾

千裡淮河,從桐柏山一路向東,奔涌而來,在長江、黃河之間與秦嶺一起,構成了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

但淮河也被稱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之一,由於上游落差大、來水快而急,導致中游洪水入湖困難,下游洪水出路不足。蚌埠市位於淮河中游,過去防汛難點突出表現在河道平緩,狹窄彎曲,洪水宣泄不暢,停留時間長。因此每至汛期,時常泛濫成災。

淮河帶來的“痛”,必須治!怎麼治?

淮河治理,首先要防洪保安。2022年初,蚌埠市正式啟動“靚淮河”工程,水利部門對淮河河道切灘、拓槽、疏浚、清淤,將淮河主河道由原來枯水季不足200米,拓寬至現在的500米,枯水季新增蓄水480萬立方,常年都能呈現“一條大河波浪寬”的磅礡氣勢。

淮河出桐柏山,一路東去,奔騰不息。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淮河出桐柏山,一路東去,奔騰不息。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隨著河道拓寬,淮河蓄水能力得到提升。

7月中旬,2024年淮河1號洪水過境,淮河蚌埠主城區段水位不到20天陡漲了9.22米,超過了三層樓的高度。每個蚌埠人心頭都有一份壓力,這是蚌埠又一次面臨的汛期大考。

但這一次,洪峰過境,淮河安瀾。最高水位比2020年還低了0.22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防御處處長何琦表示,綜合判斷,今年淮河蚌埠段防洪壓力明顯小於2020年,防汛搶險投入大幅降低,過境時間縮短近9天。

淮河兩岸煥然一新。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淮河兩岸煥然一新。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靚淮河’工程將泄洪能力提高了30%左右。”蚌埠水投集團高級工程師冉凡榮表示,通過綜合治理,淮河干流蚌埠段的過洪能力得到提高,避免了荊山湖等蓄滯洪區啟用,降低了人員轉移規模和財產損失,人水、人地矛盾大幅緩解。

千裡長淮東入海,碧波蕩漾滿目新。如今隨著“靚淮河”工程發揮效益,蚌埠人將“洪水能擋、澇水能排”的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靚淮,煥新顏

淮河對於蚌埠,並非隻有防洪、泄洪功能,還有更廣闊的生態景觀等功能。

但在過去,蚌埠主城區淮河兩岸缺乏科學的規劃管理,河道灘地亂搭亂建、亂耕亂種、偷倒垃圾等情況隨處可見,使得淮河從空中俯瞰宛如一道“城市傷疤”,讓百姓“臨河不見河、近水難親水”。

如何讓淮河由“治”到“靚”?

夏天的蚌埠淮河岸邊成為孩子們親水的歡樂海洋。陳昂攝

夏天的蚌埠淮河岸邊成為孩子們親水的歡樂海洋。陳昂攝

蚌埠市政協副主席、市水利局局長荀異然表示,作為淮河流域一項戰略性工程,“靚淮河”工程既是防洪保安工程,也是重要發展工程、生態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隨著淮河河道的拓寬,堤坡、灘地、河岸等近水區域得到重新塑形。蚌埠市著重在保護和修復淮河生態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治理,新增水面4600畝、濕地2600畝、城市綠地1.2萬畝。

“這相當於在城市中心裝了一台‘大空調’,對城市起到‘小氣候’調節的作用。”荀異然說。

一方面,依據洪水位的不同標准布置不同的設施和建設內容,階梯式利用灘涂地,豐水期過洪,枯水期變身“城市客廳”“市民公園”。另一方面,沿河地帶栽上耐水性花草樹木,騎行道路、沙灘、棧橋、親水平台一應俱全,網球場、籃球場等體育場地臨水而建,滿足群眾多元需求。

淮河岸邊,2024蚌埠市業余足球聯賽激戰正酣。陳昂攝

淮河岸邊,2024蚌埠市業余足球聯賽激戰正酣。陳昂攝

8月31日下午,2024蚌埠市業余足球聯賽在淮河岸邊正式上演,吸引了52支球隊近千名足球愛好者參加。淮河北岸,百年大鐵橋下,吶喊聲、汽笛聲交織在一起,動人心魄。

在人水相親、以水興城的“幸福拼圖”裡,人人都是生態紅利的獲益者。半程馬拉鬆、集體婚禮……得益於“靚淮河”工程快速推進,城市與人文一一相連,居民與河水親密相融。

5月20日,蚌埠市百對青年在淮河岸邊舉行集體婚禮。金良巧攝

5月20日,蚌埠市百對青年在淮河岸邊舉行集體婚禮。金良巧攝

蚌埠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許祥海告訴記者,“靚淮河”工程帶動了周邊土地出讓收益大幅提升,當地實現居住、商業商務、產業三大類出讓收益總計超70億元,以“綠水青山”換來了“金山銀山”,描繪出幸福河湖的時代新風貌。

擁河,向未來

放眼全國,凡是有重要水系的城市,“擁河發展”都是一道必答題。蚌埠也不例外。

從地圖上看,穿城而過的淮河,將蚌埠中心城區與淮上區及懷遠、固鎮、五河三縣分割兩岸。

有南北分界標識特征的延安路淮河大橋啟動建設。(效果圖)蚌埠市水利局供圖

有南北分界標識特征的延安路淮河大橋啟動建設。(效果圖)蚌埠市水利局供圖

蚌埠市住建局局長孫如斌告訴記者,當前,蚌埠淮河以北三縣一區人口224.4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75.87%。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如何將過去以河為邊界“沿河以南蔓延式發展”轉向以河為鏈接“雙向立體聚合式發展”,進一步做大城市體量,成為十分迫切的課題。

“推進‘一河兩岸、擁河發展’,將‘郊外河’變為‘城中河’,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認為,對於蚌埠這樣的沿淮城市來說,實施擁河發展意義重大。

2023年10月18日,延安路淮河大橋正式啟動建設﹔2024年9月15日司馬庄淮河大橋開工建設。蚌埠正以“靚淮河”工程為紐帶,在淮河南北兩岸分別建起城市快速通道,城市南北每一條縱向道路都與濱河大道相連接,打通淮河天塹,改變城市發展格局,提升城市發展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蚌埠由“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歷史性轉變。

如今,沿著淮河北岸的淮上區工業園區一路前行,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大項目充滿活力:盛世新能源高透特種封裝材料項目投產,建成世界最大智能連線太陽能光伏電池封裝材料生產線﹔雪郎生物、八一化工、中糧生物等一批代表性企業在此集聚發展。

眼下,隨著皖北零碳新材料產業園、寧波—蚌埠合作產業園和沫河口生物醫藥和精細化工產業園陸續開發建設,淮河北岸將吸納更多人口進城就業,未來在淮河北岸將形成人口規模達到60萬至80萬的城市組團。

2023年,蚌埠“靚淮河”工程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全國首個“推進生態環境重大工程實施”典型示范案例發布推介。

“我們將以打造‘河湖清親兩岸綠’幸福河湖為目標,以河湖長制為抓手,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生態城市,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蚌埠高質量發展。”黃曉武說。

百年以來,蚌埠依靠航運鐵路,工業興起,城市伴水而生、因水而興。

在新時代,蚌埠依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城市治水而榮、依水而靚。

展望未來,蚌埠和淮河的故事,還將不斷更新。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