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柯橋建成產業大腦和中試中心
紡織企業快步“跑”向專精深(經濟新方位·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乾雍紡織有限公司智能車間,伴隨著“噠噠”聲,面料從數碼印花機“跳”出來。陽光照射下,面料色彩飽和豐富,分成了深深淺淺十幾層。“這是我們的獨家產品,曾作為巴黎奧運會有關國家代表團運動服的面料。”總經理蕭興水難掩驕傲。
柯橋擁有各類紡織企業近8000家,去年產值達1270億元,年出口的紡織品已超過1000億元。
蕭興水過去在柯橋輕紡城當布商,如今,知名運動品牌、功能性面料領域巨頭都成了他的客戶。
布商為何轉為面料制造商?柯橋紡織行業又經歷了怎樣的轉型?
“過去每染1米布要耗水12.7公斤,卻隻能掙8分錢。”蕭興水說。
柯橋紡織業曾出現產業門檻低、同質化競爭嚴重、企業生產經營低質粗放等問題,行業轉型勢在必行。
“向高端轉型。”2013年,蕭興水拿出多年積蓄,又貸款租下6000平方米的廠房,買入進口數碼印花機,開始探索高端錦綸面料數碼印花領域。
當時,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技術僅掌握在少數國家手中,高端數碼印花紡織品市場幾乎被壟斷。“要實現轉型,必須打破壟斷。”蕭興水聘請研發團隊,一頭扎進打印軟件及納米墨水研發。“第一次打印出來,雖然邊界模糊,顏色也偏暗,但已經讓整個車間歡呼——這是柯橋輕紡城沒有的產品。”蕭興水說。
調試打印軟件、優化墨水……一次次嘗試,圖案越來越精細,顏色越來越飽滿,成像越來越穩定,而且生產過程中排污量僅為普通圓網平網印花的1/10,用水量減少90%以上。
乾雍紡織的發展歷程,是整個柯橋紡織業經歷徹底轉型的一個縮影:印染產業集聚提升,淘汰30%印染落后產能,全區200多家印染企業整合成100余家﹔開展智能化提升行動,全面實施數字化改造,全區紡織印染企業梯度化實施智能化改造848家,其中4家列入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柯橋建成產業大腦和中試中心,鏈接更多傳統紡織業大戶專研技術,向專、精、深發展。”柯橋區經信局負責人嚴煒介紹。
產業大腦駕駛艙中,一面巨大的屏幕前,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雙利一邊指導操作員調取監控畫面,一邊仔細審核大屏幕上的數據。“有了工業互聯網,車間生產、現場運行、資源配置、質量管控一目了然。”傅雙利說。
近幾年,傅雙利的企業面臨小批量、多樣化訂單的考驗,最小的訂單僅1000米。“過去,訂單達到3萬米才接。‘小單快反’對接單排產、工藝控制提出嚴苛要求,部分工廠一時不敢接單。”傅雙利說,公司咬牙為智能工廠新廠區投入10億元,僅智能化裝備和系統就投入了2億元。
這筆投入為啥值得?“用智能設備操控物料投放,車間生產由‘大腦’統籌分配訂單、資源,再小的訂單都能精確完成。”傅雙利說,訂單雖小,效益卻高。數字化改造把企業染色一次成功率提高到95%,訂單周期從30天降低到14天,庫存周轉率提升3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45%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5%。“正在加工的面料,隻有1.2萬米的業務量,要經歷10道生產工藝,附加值每米可達10元。”
“通過改造升級,企業數量變少,產能卻提升了。”嚴煒說,柯橋區有97家印染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88%。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5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