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金華,一方火腿的傳承與演繹
至味惟豬肉,金華早得名。
沒有一個城市像金華一樣,隻因一種美食而聞名遐邇——那就是“火腿”。早在2001年,金華火腿便獲批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其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火腿腌制技藝,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殊榮的背后,離不開那被譽為火腿的靈魂原料——“兩頭烏”:金華特有豬種,與金華火腿共繪了一幅美食與自然和諧共融的致富圖景。
如今,隨著現代金融的活水灌溉,這一擁有千年歷史、百年積澱的火腿產業正煥發新生。而金融的力量,不僅為火腿制作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更推動了產業鏈的延伸與升級,讓傳統美食在現代社會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中國火腿博物館。農行金華分行供圖
“老字號”挑戰“新味蕾”
生於火腿世家的陳順通,17歲開始便和火腿打起了交道,如今,他不僅是浙江省火腿腌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杰出傳承人,也是某火腿公司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每每提到火腿,陳順通就會如數家珍,“想要火腿品質好,原料必然不能差,金華‘兩頭烏’就是上選。火腿最后會被雕琢成‘霜刀削下黃水精,月斧斫出紅鬆明’般的藝術品,形態或如柳葉輕盈,或似琵琶圓潤。”
“金華兩頭烏”又稱金華豬,是中國四大名豬之一,也是我國首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地方豬種、全國首批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清單中唯一入選的豬肉類畜種。因其后腿皮薄骨細、肉質硬實,兩頭烏成為制作金華火腿的上佳原料。
腌制是金華火腿靈魂孕育的起點,每一顆鹽粒的輕撒,都是對食材深刻理解的體現。后經削、割、修、壓、絞、敲、捧、拍8大工藝48道工序,歷時10個月左右,一隻金華火腿才算成功誕生。
金華火腿現代化生產線。農行金華分行供圖
金華火腿行業協會會長馬曉鐘,從青澀學徒成長為業界專家,已深耕此行四十余載,他同時還是該火腿公司的總工程師,深知技藝背后所承載的艱辛與不易。
經典的歷史傳統產業,要想長久保持競爭力,離不開持之以恆的創新和金融“活水”的滋養。“年輕人並不是不愛吃火腿,而是不會吃火腿。”馬曉鐘說,既要堅守這千年的味道,亦要勇於開拓,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上下功夫,抓住他們的胃。
火腿餅干、火腿八寶粥、火腿醬、豬蹄凍……馬曉鐘組建了一支由10余名高校食品專業畢業生構成的研發團隊,不斷琢磨“一條腿”上的故事,帶領金字火腿開啟“年輕化”變革之路。“今年公司在杭州參加展銷時推出‘火腿冰淇淋’,一上架就被年輕消費者一搶而空。”馬曉鐘說。
“深耕行業三十多年,金字火腿將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走上更多人的餐桌。”該火腿公司總裁周國華表示。
這場變革中,農行金華分行始終給予該火腿公司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作為A股的“火腿第一股”,從基本戶管理、上市募集戶服務,到日常經營結算及代發工資等業務,農行金華分行營業部始終為該火腿公司提供高效、專業的金融服務。今年3月,該火腿公司面臨臨時性融資需求,農行金華分行營業部客戶經理柯虹羽驅車200余公裡前往寧波余姚完成合同手續,並於次日成功為其發放1億元貸款。
千年美食的守正出新,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在詮釋一場共謀發展的生動實踐。
“兩頭烏”產業迎來春天
很多人不知道,“兩頭烏”曾經歷過一場巨大的劫難。
這古老而珍貴的豬種曾因外來豬種的猛烈沖擊,存欄量不斷下降,一度瀕臨滅絕。同時,生長周期長、養殖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瘦肉率相對偏低等難題,也讓一眾養殖兩頭烏的農戶望而卻步,產業陷入困境。
浙江某肉食品有限公司原總經理付美貞和女兒楊莉,前往杭州等地開拓市場,成功將“兩頭烏”推向更廣闊的舞台。
品牌響亮,銷路暢通,“兩頭烏”需求激增卻遇供應瓶頸。對此,該公司開始制定統一的飼養標准,進一步深化村合作社合作,派技術骨干上門傾囊相授,在增強農戶養殖力的同時,還推出豬肉收購保底價,幫助解決農戶“賣豬難”的后顧之憂。
然而,到2023年下半年,非洲豬瘟在周邊國家蔓延,引發了養殖業的普遍擔憂,多家養殖農戶紛紛向該公司提出提前收購的請求。
“農戶能不能過個安心年,就全指望我們了。”於是,該公司新掌門人楊莉從2023年11月起,加大馬力,提前布局收購工作。不過,公司需填補的資金缺口高達500萬元。
一籌莫展之際,農行金華分行再次伸出援手。在一次日常客戶走訪中,時任農行永康石柱支行負責人徐磊獲悉該公司資金周轉困難,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反映情況,並提出專業的信貸建議和方案以爭取政策支持,最終在今年1月底完成各項審批工作,第一時間發放了貸款。
農行金華分行客戶經理走訪了解火腿制作企業情況。農行金華分行供圖
為了支持金華火腿產業鏈發展,農行金華分行推出了多項金融貸款產品,包括惠農共富貸、生豬活體抵押貸、養殖圈舍抵押貸等,解決了眾多養殖戶的資金難題。截至目前,該行已為88戶養殖戶提供金融支持近5.3億元。
近年來,得益於政府的積極扶持與現代金融的有力滋養,眾多養殖企業在“兩頭烏”養殖領域的投入顯著增長,該豬種正經歷著從瀕危到復興的華麗轉身,並帶動金華火腿全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頂流”牧場把“三產”照進現實
距金華市區15公裡處的長山鄉,有一片佔地超1200畝的牧場,歐式建筑群錯落其間,茶田竹林環繞,草坪如茵——它就是金融與科技賦能的“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5000多頭“兩頭烏”住在寬敞舒適的豬舍內,夏天空調送爽,冬天地暖驅寒,日常飲食則是精選原糧、茶葉,配以清澈泉水,耳邊還縈繞著悠揚的音樂……
“熊貓豬豬”樂園全景。農行金華分行供圖
“我們僅有3位工作人員參與日常管理,這得益於物聯網智能環控與AI精准飼喂系統的強大支持,使其成為一個近乎無味的‘5G智能無人豬場’。”“熊貓豬豬”相關負責人黃迎軍說。
“熊貓豬豬”還是一個集智慧養殖、科普教育、親子娛樂、美食體驗及綠色生態於一體的綜合型親子互動樂園。2021年8月開園以來,“熊貓豬豬”憑借其獨特的IP魅力和多元化旅游項目,已吸引游客近200萬人次,單日最高入園量高達1.2萬人次,堪稱牧場“頂流”。
農行金華開發區支行客戶經理沈璇,是“熊貓豬豬”成長的見証者,也是參與者。“農行從該項目初建起便成立專項小組,助力‘熊貓豬豬’構建高效票務系統,比既定期限提早了10天完成目標。”沈璇表示,隨著“熊貓豬豬”品牌持續發展,“專項小組”還將通過不斷創新金融支持農文旅融合模式,進一步豐富金融服務場景供給與資金支持。
“從開建之際高效的資金支持,到對園區內智慧場景建設上持續賦能,再到通過創新的商標質押融資方案,一周內放款,農行金華分行有效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靈活的普惠機制為景區升級與擴張提供了堅實后盾。”黃迎軍說。
今年以來,“熊貓豬豬”所產的“兩頭烏”產品,已穩步踏入高端生鮮市場,其研發的明星產品如“兩頭烏”純肉烤腸與特色“兩頭烏”火腿餅等備受市場青睞。
黃迎軍介紹,二期項目引入了“兩頭烏”主題餐飲,還規劃投資興建一系列觀光工廠及文旅設施,涵蓋主題酒店、展示生食火腿制作過程的觀光工廠。
這座“頂流”牧場,在金融的強力驅動下,正憑借其獨特的品牌魅力與創新精神,開創畜牧業發展的新篇章。
醇厚悠長的金華火腿、重振雄風的“兩頭烏”、火“出圈”的“熊貓豬豬”牧場,在金華,“火腿”與“兩頭烏”的傳奇正被金融的活水滋養得愈發鮮活,在不變的傳承中,香飄四海,歷久彌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