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麗水市創新全鏈條機制推進非遺保護傳承

鐘根清、陳雅慧
2024年11月10日09:50 | 來源:麗水日報
小字號

  日前,龍泉發布“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龍泉寶劍鍛制技藝”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文表述使用指南。這是浙江省首個非遺項目圖文表述使用指南,也是麗水市完善非遺活化傳承機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作為名副其實的“非遺寶庫”,麗水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持續迭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轉化全鏈條工作機制,深入推進非遺活化傳承工程。目前,全市已擁有3項“人類非遺”項目、21項國遺項目、114項省遺項目。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6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65人。

  在非遺保護上,麗水市先后出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與認定辦法》等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和體系,切實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和協調。

  與此同時,麗水市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打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全量歸集文字、錄音、攝像、照片等素材,累計搜集非遺線索21.21萬條,涵蓋100余個種類。通過組建非遺研究團隊,編寫《非遺印記》《浮雲記憶》《慶元廊橋》《鬆陽高腔》等著作。

  在非遺傳承上,麗水市實施“梯度育才”機制,推進非遺“后生”計劃,建設縉雲燒餅學院和龍泉青瓷寶劍技師學院,常態化開展縉雲燒餅、青田石雕、龍泉寶劍和畬族刺繡等非遺項目培訓。目前,全市非遺從業人員已達4717人。

  圍繞龍泉青瓷、龍泉寶劍、青田石雕、遂昌長粽、鬆陽紅糖等非遺項目,麗水市打造相對集中的傳統工藝生產、培訓和交流展示空間,設立浙西南畬鄉非遺技藝體驗等非遺現場展示體驗點,進一步提升大眾參與度。舉辦非遺技藝直播展示、非遺故事短視頻大賽等活動,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為助推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麗水市做足“非遺+民宿”“非遺+旅游”“非遺+文創”文章,創新建立相關聯動、融合和發展機制,創新多元融合新業態,打造關系共聯、產業共創、資源共享的產業融合“共富圈”,讓古老的非遺在當下煥發出新的活力。

  麗水市各地還鼓勵在民宿建設中加入麗水非遺元素,推動文化、風物和民宿建設融合。結合非遺資源、民俗風情,推出龍泉“青瓷文化園區”、景寧“中國·畬鄉之窗景區”、青田“中國石雕文化之旅景區”、縉雲“軒轅黃帝祭祀景區”等一批非遺旅游精品路線。深度挖掘甌江匠人文化底蘊,發揮“青瓷、木作、皮藝、藍染”匠人空間“孵化器”作用,推動文創產品“研發、培訓、制造、流通”全鏈條發展。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浙江:打造人才強引擎 建設醫療新高地
  “貓毛過敏該去哪家醫院?”“面對短宮頸及早產風險該如何處理?”“前列腺癌尿失禁要怎麼治療?”聚焦群眾關心的常見、高發、疑難疾病,今年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啟動了2024年度浙江省臨床創新團隊項目,旨在主攻各類專病診治,更好發揮人才對創新浙江和衛生健康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作用。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人事處(人才處)處長朱煒表示,該項目是“三支隊伍”建設的重點項目,擬通過三年建設,浙江省的醫院在單病種診治上門診手術量顯著提升﹔預計四年內將在全省布局300個“小而強”臨床創新團隊,以滿足群眾看病就醫需求和看病不出省的目標。 自浙江“新春第一會”召開以來,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全面推進衛生健康領域“三支隊伍”建設,在加強衛生人才計劃、人才項目改革探索、突出標准制定和項目落地方面成效顯著。…
總投資超300億元 杭州市西湖區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人民網杭州11月9日電 昨天,杭州市西湖區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推進暨重點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西湖大學地鐵TOD項目現場舉行。本次活動推進2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135億元﹔60個重點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213億元。 據悉,此次推進的25個重大項目中有西湖大學TOD項目,五裡塘、合建兩個留用地項目,圖譜光電項目,之江未來社區配套道路項目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