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遂昌:鄉風鄉韻煥光彩 藝術鄉村得雙贏

12月14日上午,“一個有金子的地方 一個沒有圍牆的美術館”浙江水彩大峽谷採風及寫生展覽活動在麗水遂昌濂竹鄉啟動。鄉村與藝術珠聯璧合,喚醒了這個小鄉鎮的生機。
“今年以來,我們已接待寫生採風師生、藝術家6000余人次,間接產生經濟效益超過90萬元,逐步探索出一條以‘寫生經濟’賦能山區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濂竹鄉黨委副書記鄭斌華表示,近年來,以國家級傳統古村落打造為契機,濂竹鄉扎實推動花園數字鄉村、美麗宜居、鄉村旅舍等項目建設,累計與近30家院校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濂竹鄉已成為浙江省唯一與省美術家協會挂牌簽約的鄉鎮級寫生基地。
如今,在遂昌的大小村落中,被“美學”賦能的不隻有濂竹這個小鄉鎮。立足地域文化基礎,近年來,遂昌始終將“藝術鄉建”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探索“藝術鄉建”新載體、新模式、新融合,不斷以文藝因子美化鄉村環境、激活鄉村資源、賦能鄉村產業,努力推動精神富有和物質富裕相互促進、有機統一。
“圍繞‘標准化建設試點’‘特色品牌打造’‘文藝名家深扎’等方面,遂昌各地紛紛落實相關舉措。縣裡也同步向各鄉鎮(街道)輸送文化特派員,協助參與指導‘藝術鄉建’工作,做到以文惠民、以文興業、以文潤村。”遂昌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伴隨更多點綴平昌大地的“文藝之光”連點成線,遂昌“藝術鄉建”正從“找跑道、上跑道”向“對准跑道、加速奔跑”轉變。
作為首批市級藝術特色示范村,湖山鄉黃泥嶺村成功憑借“音樂”二字撬動了山村“二次開發”。2009年,某企業在黃泥嶺村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躬耕書院,吸引了一批音樂人在此聚首。緊接著,一個以普及音樂教育為宗旨的公益教育項目——躬耕書院“音樂筑夢班”正式誕生,為大山裡的孩子們插上了音樂翅膀。
“十年多來,400多名遂昌孩子免費接受了專業的音樂教育,還先后登上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大型舞台,見識到了更廣闊的世界。”躬耕書院授課老師兼“管家”朱引鋒說,隨著“音樂筑夢班”聲名鵲起、“原創遂昌”品牌被持續擦亮,黃泥嶺村愈發成為一眾音樂人的向往之地,滋養了諸多尊重藝術、推崇藝術的純真心靈,更成為培養音樂大師的一片沃土。
依托古村的保護和活化利用,遂昌焦灘鄉獨山村這一小山村同樣集聚了“大人氣”。乘“藝術鄉建”之風,近年來,獨山村積極開展跨區聯建,接連引進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各高校師生等前來研學參訪和藝術創作,並聯合他們圍繞保護獨山、打開獨山、發展獨山等進行了一系列規劃、改造,不斷為千年古村增添亮麗色彩。
“今年來,我們已吸引3萬余人次前來研學、游玩。以省級對台交流基地創建工作在獨山全面啟動為契機,我們還精心籌備開展了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創作營活動,進一步加深美育實踐,濃厚兩岸情誼。”焦灘鄉相關負責人表示,著眼未來,焦灘鄉將在留存好多元文化和歷史古跡的同時,繼續做好轉化文章,盤活更多閑置資源,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將文化底蘊真正轉化為“真金白銀”。
據悉,接下來,遂昌將更加注重以藝術介入鄉土文化,大力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辨識度的“藝術鄉建”成果,為和美共富現代化遂昌家園的加快建設持續蓄勢聚能。(趙乾谷、雷曉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