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山南佛手 山北楊梅

新農人做大金華山特色農產業

阮鋒
2024年12月18日08:39 | 來源:金華日報
小字號

初冬的佛手園溫暖如春,駐村主播忙著挑選用來直播的佛手盆景。“價格從兩三百元到上千元都有,精品佛手盆景園一畝收入能達到15萬元。”金華市金東區赤鬆鎮北山口村佛手種植戶邢燕說。

橫亙浙中的金華山,因為氣候、水質、土壤等因素,不少農產品別具風味,其間的佛手、楊梅更有“仙果”之譽。金華山南麓的佛手,色香俱全,赤鬆、羅店一帶種有近4000畝。金華山北麓的楊梅,味美多汁,蘭溪種植面積近7萬畝,形成獨具特色的“五十裡楊梅長廊”。生長其間的新一代果農們,通過創新種植技術、貯存方式、銷售手段,提高深加工水平,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創新精品引領市場。“有一個新品種正在申請專利。”北山口村的張錦林,用了近10年時間,培育出5個佛手新品種。2024年創新培育的嫁接佛手景觀盆栽可創收5000萬元。金華蘭溪市馬澗鎮下杜村的陶奉源,在大棚楊梅種植過程中,採用土肥一體化滴灌、LED燈補光、溫濕度可控系統等生態防控技術,實現楊梅提早上市,而且果形飽滿、汁多香甜,畝收入達8萬元以上。當地楊梅大棚經歷5次迭代,現有3000多畝,佔全省50%以上。

互聯網改變銷售方式。在赤鬆,主播會從村民手裡包下整個大棚採摘佛手,再通過直播間銷往全國,從賣青果到黃果,銷售時間可以從5月持續到次年2月。在馬澗,浙大博士創新站的新型冷庫裡,放了42天的楊梅,吃起來依然很新鮮。鮮楊梅的銷售半徑,國內可達新疆,國外寄到了新加坡、阿聯酋、加拿大。據統計,2024年電商銷售渠道楊梅快遞單量約35萬單,同比增長40%以上。

深加工為市場托底。“佛手我們今年基本已經收購完成,均價30元/公斤,比去年要高。”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金祖炎介紹,凍干食品和冷萃食品需要大量佛手果支持,平均每84公斤佛手鮮果,隻能制出1000克佛手粉。邢燕日前正擬向村民收購非觀賞果,后期將加工成佛手飲料、佛手香薰等20多個種類的產品。她說:“將佛手開發成文創產品和養生產品以后,附加值就提高了不少。”走進另一家食品公司,楊梅深加工產品琳琅滿目,既有果汁,也有果丹球、楊梅酥等新品。據負責人介紹,為發展楊梅酒產業,馬澗將開發金華山北麓萬畝中高海拔果園。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